摘要:本文總結了當前我國網絡電影在選題、特效、敘事方面的三大特征,并以2019年年網絡電影《新封神姜子牙》為例,對此三個特征進行分析說明,以期為我國網絡電影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網絡電影;美學;發展思考
根據《2019年網絡電影市場調研報告》,網絡電影播放量再創新高。在2019年網絡電影年度票房榜中,作為2019年上映的《新封神姜子牙》取得了1796萬元的票房收入。這部電影延續了網絡電影小成本、題材玄幻、網絡上映的一貫特色,觀眾口碑嚴重分化。本文就以該網絡電影為例,對其突出特點進行分析,以期為之后的網絡電影創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一、題材:玄幻主題多
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發布的《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在“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系統”正式投入使用后,玄幻、奇幻、魔幻、科幻等超現實元素的網絡電影占比仍高達29%,占網絡電影類型市場的大頭。由于網絡電影投資規模小,為了減少購買版權的費用,80%都使用了原創劇本;與此同時,為了增加點擊量,編劇還會選擇在公版IP的基礎上進行創作[1]。例如:《封神演義》就成了網絡電影改編的主陣地之一:作為古典著作,《封神演義》在我國有廣大的受眾群體;故事題材玄幻,為編劇提供了改編和想象的空間;主人公以神魔鬼怪居多,滿足了網絡電影以特效促點擊的宣傳需求。但在人物和情節上與原作關系不大,更像是衍生作品或同人作品。
《新封神姜子牙》根據《封神演義》進行改編拍攝。姜子牙是《封神演義》中最出名的人物形象之一,有良好的觀眾基礎。《新封神姜子牙》是一部封神IP加持下的玄幻類型網絡大電影,創新的劇情,讓姜子牙這一經典故事中的角色獲得了更多詮釋。此外,電影部分人物沿用了《封神演義》中的造型,可以說是在形式上用心地致敬了影視經典,喚起了廣大影迷對于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美好回憶。部分觀眾因為“情懷”給予了這部電影比較客觀的評價,認為既然經典無可超越,那么以客觀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確實滋潤了影院封閉之后影迷們空虛的精神世界。與此相對,豆瓣平臺上給這部電影的打分是2.9分,認為它空有其表,劇情、演員、特效都并不出挑、平平無奇。
二、畫面:視覺張力強
網絡電影的攝制成本低、宣傳渠道有限,觀眾群體范圍又廣,如何通過一張頁面海報或是15秒的貼片廣告引起觀眾的觀影興趣而購買觀看,是網絡電影能否推向市場的關鍵。因此,絕大部分網絡電影選擇用CG、動畫等特效技術來增強畫面的視覺張力,沖擊觀眾的視覺神經、吸引注意力;同時,為了與院線的大屏幕和環繞聲抗衡,網絡電影選擇在小屏幕里盡可能添加畫面信息,極大地刺激觀眾的感官。
以《新封神姜子牙》為例,在這部電影中,一半的經費都花在制作上,全片共完成500多個特效鏡頭,占電影總時長的85%。就拿電影中,姜子牙容易得到工件“鞭子”扮演上帝的形象來說,《新封神姜子牙》使用了CG和3D面部表情捕捉技術,將“姜子牙”的怪誕形象及打斗時肢體的律動處理得細致、逼真。此外,電影還設計了打斗場面,即便不是動作演員之間拳拳到肉的打擊,觀眾也能通過短劍和石塊的碰撞、感受畫面中的爆破感、動感和動作張力。但是,由于《新封神姜子牙》是情感故事,比起天花亂墜的打斗場面,觀眾更希望看到的是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對人物的重新審視;對于這部電影來說,過于宏大的特效擠占了劇情的時間,顯得人物形象及感情發展過于淺薄。同不少網絡電影一樣,《新封神姜子牙》也被詬病“劇情不夠,特效來湊”。
三、敘事:邏輯性弱
影視劇本屬于文學藝術,在傳統電影劇本的寫作中,編劇時常有意追求劇本的結構性和語言美。然而,在網絡電影里,敘事清晰不再是硬性要求,編劇的創作可以更玄幻、更天馬行空,導演的敘事可以更主觀、更意識流。此外,根據《報告》,網絡電影的時長以60-70分鐘為主,比院線電影少了足足三分之一,導演需要對電影情節進行刪減來迎合觀眾的觀影習慣。在對電影進行刪減時,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卻會使電影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給觀眾帶來誤解。《新封神姜子牙》中姜子牙講述了其打妖怪的故事,卻生搬硬套了一個找打神鞭的網游系故事,敘事上毫無新意可言,情感內容上也很乏味。這種改編,實際上是對原著《封神演義》的傷害。
四、結語
網絡電影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和藝術類型,對網絡電影藝術特征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新封神姜子牙》為例,通過對網絡電影藝術特征的分析,歸納出目前的網絡電影呈現出的主要特征包括,主題以玄幻類居多、畫面視覺張力太強、敘事邏輯性弱,在未來的發展中,網絡必須克服題材高同質化、特效喧賓奪主、敘事邏輯性差這三方面的隱憂,突出網絡電影選題貼近受眾生活、電影制作趨向專業、敘事創新的優勢,才能實現自我革新、自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子威.論網絡電影《罪途》的藝術特征[J].電影文學,2019(12):54-57.
作者簡介:黃義真(1998.10-),女,壯族,廣西崇左人,西南民族大學本科在讀,文化產業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