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妹 熊蕊
摘要:在中國皮影中的一塊瑰寶——唐山皮影,因其獨有的特色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中華大地乃至世界都有著很高的藝術與研究價值。隨著生產生活的水平不斷提高,全國各地的目光注意到了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山皮影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有著讓人嘆為觀止的雕刻工藝,靈動的操縱技巧和婉轉抒情的唱腔音樂,在傳統藝術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地位。本文將分析唐山皮影的色彩與造型藝術特征與文化價值內涵的關系,通過與食品包裝設計的結合,使唐山皮影的色彩和造型藝術得到傳承與發展,更好地與現代審美相融合,同時為同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提供依據,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唐山皮影;食品包裝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唐山皮影藝術特征與文化價值
唐山皮影戲,又叫作“燈影戲”“影子戲”,是一種用強烈的燈光投射至人物剪影來演繹故事情節的傳統民間戲劇。這種接地氣的藝術形式深受人們的追捧與喜愛。因在河北省唐山市灤縣一帶的語言腔調為其音樂特色,所以又叫“灤州影”。唐山皮影制作的影人、道具等表演材料都是用牛、驢皮制成,所以又叫作驢皮影。在唐山這片土地上流傳了幾百年,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唐山皮影人物的造型大致分為六個部分,高額、小嘴、通鼻是分別于其他流派的主要特征;色彩主要以黑色、紅色、綠色等為主,顏色鮮艷,簡潔明快;角色分為“生”“小”(旦)、“凈”“大”(花臉)、“髯”(老生)、“丑”“妖”七大行當,各行當分別有其獨特的動態唱腔和表演風格,使每個行當的皮影人物別具一格、活潑夸張,極具地域風格韻味和藝術性。
唐山皮影享有“冀東三枝花”之一的美譽,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價值,是中華民族傳統民間藝術中獨具地域特色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有著廣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并且唐山皮影不僅在二維的平面造型、雕刻彩繪工藝和精湛的表演技巧上表現突出,同時也為動畫藝術等其他領域提供了參考與靈感。
唐山皮影戲題材大多來源于有歷史典故和歷史名著,主題種類豐富多彩,其表達的含義積極向上。從傳承的時間與空間范圍來看,這種藝術形式深入人心,并且也是唐山人民的情感慰藉和寄托,有著很深的文化研究價值,從它的色彩、造型、圖案、材質等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二、唐山皮影藝術特征在食品包裝中的設計應用
(一)色彩特征在食品包裝設計的應用
唐山皮影人物的色彩搭配明亮活潑艷麗,皮影人物色彩以黑色、紅色、綠色為主色,鏤空的部分在表演影窗上是白色,這幾種主色從明度和純度上來看是很高的,能給欣賞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標識性和象征性,高純度色彩的運用會讓食品包裝更加具有食欲和購買欲。唐山皮影色彩的高純度、高明度的特征主要通過拼色、撞色以及在原有的色彩基礎上創新的手法應用到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在皮影人物中有特定的含義,是人物角色身份地位的象征,這也是食品包裝設計想表達的設計理念,用不同的唐山皮影人物色彩來表達不同口味的食品,增加食品包裝設計的趣味性與合理性,與此同時達到色彩與食品包裝風格的和諧統一,通過色彩的豐富變化使食品包裝設計更具地域特色、更具傳統藝術氣息。
(二)造型特征在食品包裝設計的應用
唐山皮影通過雕刻的手法使皮影造型在變化中有統一,筆者認為,在當代食品包裝設計中可以運用其雕刻鏤空的手法,使食品包裝內部產生虛實變化,再運用整合的手法,將包裝外部統一,讓包裝內外形成對比,在整體造型中獲得統一。再者,可以運用皮影人物的動態造型與食品本身發生關聯,創造故事性,賦予唐山皮影新時代形象,使食品包裝設計更加生動形象。
三、唐山皮影藝術對食品包裝設計創新性的影響
唐山皮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造型藝術元素是食品包裝設計的新的靈感和創作源泉,在對唐山皮影文化進行系統的認知后,發掘到其藝術特征與食品包裝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在進行設計創新的思考,將唐山皮影的色彩、造型以及其他方面,通過變幻、統一、夸張等手法更好地結合到食品包裝設計中,形成新的設計風格,充分論證了唐山皮影造型藝術發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不僅有利于促進食品包裝設計的多元化,也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新生,同時也為設計行業提供了新的理論參考和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1]劉宏芹.唐山皮影包裝設計與品牌塑造[J].包裝工程,2004(2):86-88.
[2]王默根,董鐵軍.唐山皮影及其造型藝術[J].飾,2007(4):130-132.
[3]劉浩.包裝設計中的視覺流程設計[J].包裝工程,2005(4):174-175.
作者簡介:劉媛妹,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熊蕊,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