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成了必不可少的存在,人們也在此種環境下迎來了大數據時代。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新聞傳播產生了巨大影響。本文將首先分析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的特點,然后對其發展做出具體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新聞傳播;發展
一、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特點
(一)真實性
新聞的首要標準就是真實性,任何報道都需要一定的理論事實去支撐,所有的新聞都要建立在真實性的基礎上進行報道。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改變了以往的傳統模式,在面對報道時往往會通過大數據對內容進行大膽的預測,這都得益于大數據能對新聞信息進行收集、歸納整合、科學分析,因為新聞報道的內容及其分析結果都是建立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因此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就能得到一定的保證。例如依靠大數據分析的地震預測在近些年已經為民眾成功預測多次,讓民眾減少了許多損失。
(二)時效性
新聞的關鍵在于“新”,即對最近發生的新事件進行的報道,在互聯網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網絡已經成為人人都可以發布新聞的存在,對領域的涉獵也越來越廣,各類信息都顯得異常繁多且雜亂。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新聞信息可以及時地進行追蹤、分析,新聞內容的變化也依靠大數據能時刻更新,讓新聞傳播變得更加的高效。另外大數據還能分析受眾的喜好,然后會有目標、有意識的給受眾推薦感興趣的話題新聞,能讓受眾快速精準的獲取新聞信息。
(三)預測性
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在大數據背景下,很多的新聞報道都會根據大數據來對未發生的事情進行預測,有了大數據的支持,就能快速的、精準的完成數據分析等工作,然后憑借龐大的數據資源進行一系列的預測報道,這種新聞報道被稱為“預測性新聞報道”。目前在我國這種預測性報道一般會出現在對自然災害、經濟形勢等方面,這種報道一方面能讓受眾對新聞報道和未發生的情況產生好奇,也能對一些不利影響提早做出防范措施。
(四)融合性
大數據背景下,許多的新聞媒介出現了融合性,新聞報道形式也不再呈現出單一的現象,而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讓新聞報道更具有說服性,以及讓新聞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新聞報道已經將圖像、音頻等要素進行了有效的融合,讓新聞內容以多種方式呈現給受眾。另外在新聞報道下面,對受眾的看法也進行了數據分析,這樣有利于增加受眾的參與感,也有利于增加新聞的傳播力度,這種連鎖反應能讓新聞報道深入人心,從而達到“人傳人”的效果,讓新聞傳播的渠道變得更加廣闊。
二、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發展
(一)新聞獲取渠道發生變化
隨著新媒體行業的興起,新聞信息量也日益劇增,手機上的社交媒體成為受眾獲取新聞的最主要方式,由于新聞呈現出碎片化特點,手中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新聞,而大數據會通過受眾喜好度,新聞的關注度對所有的新聞信息進行篩選,提高新聞的價值度。此種渠道已經成為當前受眾獲取新聞信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徑。
(二)新聞表達方式發生變化
以往的新聞表達方式往往是非常單一的,從最開始的報紙,都是通過文字進行傳播,后來隨著技術發展,報紙上出現了和新聞信息相關的圖片,到電視、廣播的時候,電視可以通過多種圖像、視頻來增加新聞的說服力和價值,到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新聞表達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聞傳播形式更加的豐富,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了視頻、網絡等傳播方式。另外受大數據影響,人們不用再特定時間或者特定地點來獲取新聞信息,而是僅能通過手機就能獲得新聞信息,不再受時間、空間上的限制。
(三)創造了數字化傳播
新聞的傳播渠道發生變化后,受眾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獲取多種充滿個性化的數據信息,受眾可以從中獲取更早的信息,以此來讓自己或得更加全面的新聞信息,發現問題的受眾會不自覺地參與到新聞傳播當中。其具體表現為對新聞信息發表自己觀點并進行傳播,這就使得新聞能夠為受眾服務,讓新聞媒體更加地了解受眾的需求,也讓新聞媒體能更好地反映和傳達民意。
大數據的技術產生為市場分析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新聞媒體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整合,從而讓零散的信息變得更加的統一規范,讓受眾能達到更好的閱讀需求。而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新聞的存儲變得更加的簡單高效,從以往的新聞傳播方式可以看出要存儲新聞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而在大數據下,新聞采編、傳播、存儲都變得非常簡單,新聞媒體通過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能簡單快速地在海量的新聞信息中挖掘出更具有價值性的信息,并且可以通過新聞數據來讓報道的可靠性增加,提高新聞的說服力和可信度,為新聞傳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瑞瑞,張夢寧.博弈中共贏: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10):9.
[2]唐魏,謝少克,董小玉.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相關影響探討[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15(8):117.
作者簡介:劉洋(1989.6-),女,漢族,重慶萬州人,大學本科,助理記者,涪陵廣播電視臺,研究方向為媒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