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工氣割具有設備簡單易攜帶、成本低、使用靈活的優勢,但是也有著不足之處,即超差現象嚴重。為了能夠解決這一難題,可以研制一種能安裝在手工氣割炬上、可以保證割口質量的工具,也就是基于可行走磁性氣割炬支架輔助鋼板切割施工技術。
關鍵詞:可行走磁性;氣割炬支架;輔助鋼板切割;施工技術
一、工程特點
(一)使用單面切削刀口輪,刀口輪沿扁鐵行走,使用高強磁鐵控制走向,實現了割紋深度及切割平面度的有效控制,手工切割存在的割紋深度偏差大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二)割嘴固定圓環箍和支架分離的方式適用范圍比較廣泛,能夠實現對割件和割嘴的角度的調節,滿足對割口角度各種要求。
(三)工具部分部件采用施工現場廢料制作,實現了廢物的二次利用。
二、適用范圍
第一,可行走磁性氣割炬支架輔助鋼板切割施工技術適用于建筑施工中需要施工氣割炬進行切割的施工。第二,可行走磁性氣割炬支架輔助鋼板切割施工技術最佳經濟適用于鋼板、鋼管等切割施工種。
三、工程操作要點
(一)氣割前準備工作
第一,在進行切割之前,要做好工作場地的檢查工作,確保滿足安全生產以及文明生產的標準;第二,切割前,應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切割現場lOm之內,不能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第三,切割現場應有防火擋板,防止火花飛濺灼傷現場人員。
(二)磁性支架制作
第一,材料準備:截取圓鋼、扁鐵以及廢料切割圓盤鋼板需要在現場使用,其他的材料直接到市場上去采購;第二,加工過程:將圖紙以及準備的各種材料送加工廠加工;第三,拼裝:按照繪制的圖紙進行正確拼裝。
(三)氣割火焰的點燃與調整
第一,在點燃火焰之前,需要先把預熱氧調節閥打開,然后隔一會再把乙炔調節閥打開,當這兩種氣體混合之后會從割嘴處噴出來,要把割嘴靠近火源,這樣就能把火焰點燃。第二,火焰在剛點燃時一般都是碳化焰,按照切割材料的種類以及厚度要求,來調節預熱氧以及乙炔調節閥,直到火焰的種類和能率滿足切割要求。
(四)操作姿勢
第一,持割炬姿勢可以采用靠腿式,在下蹲后,這種姿勢和抱腿式相比,兩只腳之間的角度要大得多,成90~120度的夾角,可以根據切割時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第二,左肘彎曲約成90度,自然下垂,用左肘關節以上約lOOmm處左胳膊的外側,緊靠在下蹲后左腿內側。左小臂以下,蹲后的左腿為受力基礎,要緊靠在左腿的內側。這時左肘對左腿有一個方向朝左的推力,與此同時,左腿給左肘一個方向朝右的依靠力,這是一對能夠相互作用的平衡力;第三,用右手握緊割炬的手把,預熱氧調節閥用右手食指以及大拇指握住,這樣能夠便于調節預熱氧火焰能率,在發生回火時,還能夠及時切斷預熱氧。切割氧的調節閥用左手大拇指以及食指握住,這樣可以便于調節切割氧,左手其他三指平穩托住射吸管,確保方向和割嘴與工件處于垂直狀態。
(五)起割
第一,要根據工件的厚度情況來靈活掌握預熱的操作方法,如果工件的厚度超過50mm,需要把割嘴沿著切割方向往后傾斜10度到20度置于工件邊緣,等工件的邊緣加熱后處于暗紅色狀態時,再繼續加熱割嘴垂直工件表面;第二,如果工件厚度小于50mm,在進行預熱時,以割嘴垂直于工件表面的狀態進行加熱作業;第三,在進行氣割工件的輪廓時,薄件的起割點可以直接進行垂直加熱;厚件則需要先在起割點鉆一個孔徑約為切口寬度的通孔,然后再用與厚工件相同的加熱方法來加熱孔的邊緣處。
(六)氣割
第一,在進行氣割時,預熱火焰要經常性調節,確保處于中性焰或是輕微的氧化焰狀態,要保證焰芯尖端與工件表面始終保持在3-5mm的距離范圍;第二,在進行薄板氣割時,由于切割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可以使用比較大的火焰,但是割嘴的位置要距離工件表面稍遠些;第三,在氣割厚度小于20mm的鋼板時,割嘴一般要向后傾斜20-45度,在氣割厚度大于20mm的鋼板時,切割時,割嘴要垂直于工件表面。
(七)氣割收尾
第一,厚板的切割在即將結束時,需要逐漸把噴嘴向切割方向后傾20-30度,要先割穿切口下部的鋼板。第二,氣割結束之后,切割氧調節閥要立即關掉,并且抬起割炬,再把乙炔以及預熱氧調節閥關掉。如果作業停止時間比較長,需要把氧氣瓶閥關掉,然后松開減壓器的調壓螺釘,放出氧氣膠管里面余下的氧氣。
四、質量措施
第一,在進行氣割之前,要把起割點選擇在棱角處,把割嘴與切割線兩側平面的夾角調整為90°;第二,為了確保切口的寬窄較為均勻,在氣割之前,可以在切割線兩側劃出10-15mm的限位線;第三,在進行切割的整個過程中要保持切割的速度均勻一致,否則會直接降低切口的質量,另外為了保持穩定的預熱火焰能率,需要對預熱氧調節閥不斷進行調節。
五、結語
保持切割件邊角的整齊,能夠有利于割件的組裝焊接,更保證了施工質量。減少后期的磨光修邊,減少砂輪片、磨光機等耗材的浪費,合理有效地使用勞動力,可以有效節約建設成本,縮短施工時間。
參考文獻:
[1].熱切割、氣割質量和尺寸偏差[S].JB/T10045.3-1999.
[2].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S].GB50870-2013.
作者簡介:張銳杰,福建永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