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
摘要:戲曲毯子功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舞臺藝術專業基本功,也是戲曲、武術和雜技等藝術專業形式經常運用的一種表現手段呈現出來的一種肢體語言的代表。這就是人們在文藝舞臺上經常看到的翻騰撲跌技巧,俗稱“翻筋斗”,或叫“翻跟斗”那么毯子功這一課程在教學課堂中又如何呈現呢?
關鍵詞:戲曲;毯子功;毯子功的重要性;教學的關鍵
一、戲曲毯子功的重要性
在我國歷史長河中,雜技、武術、戲曲等藝人通過上百年的藝術實踐和總結,為形體翻騰訓練積累了極為豐富的表現經驗,逐漸形成了戲曲獨有的武功訓練體系。然而在傳統戲曲藝術將這種武功體系歸為毯子功。戲曲毯子功從廣義上去劃分大致可以分為毯子功、桌子功、彈板功,其業內人也常將其歸類為軟毯子功和硬毯子功兩大類。在于戲曲表演的角度來言不論演武戲或演文戲,演員必須得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很好地將毯子功這一門表演載體呈現出來,那么如何將其淋漓盡致地站顯現出來呢?筆者認為在訓練毯子功時首先得解放身體的各個關節,大大增強力度、速度、柔韌、敏捷、靈活和耐力等身體素質,達到四肢靈活,運用自如,姿態矯健,造型挺拔,進而使演員在舞臺上的一招一式、一舉一動具有壯健、均稱、和諧之美,比之沒有武功根底的演員,在表演上更易于做到輕盈自如、矯健準確,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方面更富于塑形美,為塑造各種人物形象提供必要的條件。
作為一名戲曲表演藝術從教者我深深地認識到毯子功技術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尤其是毯子功在運用武功基功及其難度動作訓練的時候,必須通過理論知識作為輔助利用運動生理學、解剖學、力學的原理相互結合為一體。參照研究,使得自己在教學和學生針對毯子功訓練更加合理化和科學化。作為一名合格的毯子功教師想要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的戲曲從業優秀表演人才,筆者認為我們在教學中除了需要理論知識作為輔助和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廣泛的探討外還需要理解和認識到毯子功的重要性。
在戲曲教學過程中實施毯子功教學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必須從其重要性開始探討。毯子功在戲曲舞臺上最為基本重要性就是能提高戲曲演員形體動作身體的柔韌性。戲曲藝術中的形體動作講究的就是“圓”和“美”其毯子功在表現過程中的各種轉翻、跳躍、技巧的控制力、空翻等動作均需要在一定的身體柔韌性下才能完成,為了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在毯子功教學過程,我們一般格外注重指導學生練習壓肩、練腰、練腿等訓練身體,通過這樣的訓練加強學生自身柔韌度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柔韌度;其二戲曲演員通毯子功能提高肌肉的控制力。在舞臺表演過程中的各種翻轉技巧、跳躍及旋轉動作均需要一定身體肌的控制力才能完成,戲曲毯子功基礎教學過程中各種練腰的動作,耗腰及甩腰等能促進腰部力量的增長,達到控制腰部肌肉的效果,通過這樣有效的訓練能夠有利于戲曲演員的任何形體技巧動作的呈現;其三通過毯子功訓練能夠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活性。戲曲毯子功課程教學和舞蹈的毯子功教學從形式上、內容中都是有很大的差異,舞蹈講究舒展,而戲曲較為重視四肢的配合度,在運用毯子功時表演者在用力避地的同時配合腿部肌肉及背部肌肉的訓練,肌肉反映必須靈活才能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實施毯子功訓練能提高舞蹈者身體的靈活性;其四戲曲毯子最大的功能就是增進戲曲形體語言表演技術的表現:戲曲演員的形體表現形式、跳躍能力、轉翻能力等均需要建立在毯子功的訓練的基礎之上進行,結合上述1-3等相關的重要知識,在強化毯子功的相關技術及訓練力度之后能顯能很好地提高了戲曲表演者的技巧及演技水平。
二、毯子功教學的關鍵
戲曲藝術中毯子功一般來說就是戲曲演員的騰翻身動作,即演員在舞臺上的翻跟頭,以此來體現自身的基本素質。因此,筆者作為一名戲曲毯子功課程的從教者個人認為,在毯子功的教學過程中,最為基本的是需要不斷加強學生的基本功素質訓練,并且需要通過專業教師運用正規的教學方式引領學生進行訓練。在教學中,首先得由毯子功主課教師進行所授動作的規范示范、表演、講解、分析指導,然而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和示范過后,要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動作要領來完成一系列的毯子功訓練。借以一例子說明,例如在授教(開)跟斗項目中的“前后橋”時,在學生做動作時要跟學生講明,該動作的要點在哪里,首先需要以腰部作為支撐點,通過手與地面的接觸來完成一個翻身,并通過腳部進行二次銜接,形成一個“橋形”。這樣的訓練對于初學者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要求教師一定要把訓練中細節要領——講明,教學中老師的語言要簡練易懂,學生反復練習逐步使動作成熟,直至掌握。
在毯子功課程在教學過中,筆者認為從教者必須要特別注意在發掘的基礎上去繼承、通過繼承的形式去總結。例如我國戲曲毯子功的教學訓練中的優秀和成功的經驗中一些毯子功中對“出場”的教學語言為“上去一個蛋,下來一條線”、對練功方法中“練功不練腿,是個冒失鬼”等口訣都是很精煉的闡述和總結。其次,應重視從其他行業吸取引進一些先進的教學訓練經驗,如雜技、舞蹈、武術中有一些較科學和成功的理念、方法,通過文學且接地氣的方式去探討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務必重要。通過興趣的培養再經過嚴格的武功技術訓練,二者的結合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對于一名初學者來說,想要他所能接受毯子功這一門體力性能的基功課,首先得從其興趣方面開始。人們常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的學習氛圍搞上去了,興趣度高了那么學生的施教力度就高了。
學生的興趣培養起來了,后續就是基礎的訓練了,從最基本的說起要想改善毯子功學生除了思想之外要注重形體姿態,那么學生的肢體素質從哪開始呢?筆者認為必須從腰的柔軟度開始訓練,然后是不斷提高其速度、耐力、力量,并且在訓練中要兼顧身體關節、肌肉的和諧統一。其次是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這就需要從教師在技巧、知識兩方面都要過硬,有好的老師這樣才能教育出好學生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素質達標。師生之間樹立好的師生關系下,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這樣既有利于教師熟悉了解學生的各個方面,才可以進行合理化教學,同時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地針對性的訓練,直接性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間接性增強師生友誼。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也會出現一些現象,比如說在教學中單跟斗項目基本學習授課中,條件好的學生能獨立完成小翻、前仆、出場、蠻子、轉體等動作,但是這些動作的完成并非是一蹤而就的,而是需要學生結合課堂老師的要求,進行不斷地進行練習鞏固,而且體能這種訓練他不是一兩天就能練就成功的,所以毯子功的練習也是需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只有通過長時間堅持練習訓練,才能保證學生具有過硬的基本功。甚至要想完成標準的毯子功動作,這種訓練要貫穿演員一生,這也就是為什么說毯子功需要循環訓練的原因,同時這些毯子功動作也是毯子功教學訓練的重要環節。此外,在教師在每一次毯子功訓練結束后,還應該科學性去記錄學生完成動作的數量、練習狀態以及練習項目,從而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增加科學性,樹立責任感。長此下去可以積累大量的文字資料和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促進教學的發展。
三、結語
毯子功在戲曲基本功訓練中而言是一項十分復雜的訓練科目,其中包括一些難度非常大的技巧動作。在毯子功課程的訓練過程中,作為一名教師要懂得的利用科學化的教育方式,通過理論知識作為輔助實踐知識作為依據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戲曲毯子功這一門課很好的傳授下午,同時作為體能訓練老師必須要對學生負責,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心去教育、引導他們。教師多一分用心,學生就少一分危險。要制定嚴格的制度,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安全。從教育者的角度出發必須以冷靜、清晰的理性思維,遵循其教學法則來實施每一階段、每一步驟的教學,并應根據學生的培養方向、不同的學制等,相應再制定可行的、系統化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