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楚劇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文化底蘊深厚的聲腔體系和別樣的演繹風格使其在我國諸多戲曲形式中獨樹一幟。隨著文化潮流的更迭,人們的興趣和審美也隨之不斷變換,楚劇的有效傳承和切實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為加強傳統文化的相關保護,當地政府應提高楚劇文化傳承意識,制定并落實相關發展策略。本文首先簡單敘述了出具的聲腔體系,其次針對楚劇傳承與發展提出了幾項具體策略,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楚劇聲腔;傳承;發展
一、引言
我國的各種戲劇形式中蘊含著較為豐厚的歷史及文化內容,其中楚劇自誕生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戲曲中獨特的聲腔成就了其在我國整體藝術文化中較高的地位。為實現楚劇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相關文藝工作者及當地政府應對其聲腔體系進行研討,并結合其內容優勢開展新的演繹形式,引導大眾對其進行了解,進而推廣楚劇,使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下擁有展現自身魅力的一片天地。因此,本文對楚劇聲腔的傳承與發展探究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楚劇的聲腔體系
楚劇的聲腔體系中包括板腔、小調和高腔。首先是板腔,板腔具有表現力強、可塑性大的特點,板式也相對完整,有“楚劇看家腔”之稱[1]。其中楚劇《啞女告狀》中便包含“西江月”轉“悲迓腔”的唱段,將戲中人物的情緒表達展現得淋漓盡致,真正達成了“聞者傷心,聽者落淚”的效果。其次是小調,小調具有相對曲調歡樂、輕快靈活等特性,便于進行快節奏的戲詞演唱。其中較為經典楚劇《站花墻》中的摘花詞應用的便是小調聲腔的唱法。最后是高調,高腔誕生于清末民初,因此又名“清戲”。其融入豐富了楚劇聲腔的表現形式。其中楚劇《玉簪記》中便含有高腔“紅衲襖”的演繹,其中唱詞“傷心怕向篷窗也,堆積相思兩岸山。”一句的演繹更是將這一聲腔特點盡數展現。
三、實現楚劇傳承與發展的具體策略
(一)重視楚劇人才培養
楚劇的有效傳承不能離開相關人才的持續培養。因戲劇這種傳統文化從初學到學成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多數楚劇人才都要從較為年幼時展開相關知識的培養。這種傳統的培養方式與當前教育形式并不相符,從而導致楚劇傳承人才短缺。同時楚劇學習過程要投入相當的財力和人力,即使家長有將孩子投入戲曲學習的意愿,楚劇在諸多戲曲形式中的優勢也不甚明顯。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及當地政府應進行適當的創新培養,制定扶持政策,并逐步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在培養內容上,除了應注重楚劇戲劇知識的全面培養外,還要將相關的各式文化課程進行合理的添加。從業后,政府也應積極為專業人才提供優良創作環境和社會福利待遇,從經濟層面斷取藝術人才的“后顧之憂”,使其全新投入到戲曲藝術事業當中。同時,也可進行楚劇相關的藝術競賽,并從中選拔優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
(二)增加楚劇演出概率
我國各地的地方戲曲普遍受到當地鄉鎮、農村群眾的喜愛,每逢新年佳節,戲曲類的演出需求會明顯升高,這也是戲劇這種藝術形式在百姓的生活中扎根的最好證明。根據此項優勢,當地政府應當適當增加楚劇的演出概率,除了保證在傳統的新年、節日和當地廟會等時節的固定演出外,還應在對楚劇展現明顯熱情的部分地區設立大小劇場,以實現戲劇熱愛者固地固時觀看專業演出的愿望。這種舉措不但能有效增加出具的演出概率,還能在劇場周邊地區形成楚劇文化滲透圈,加強各類文化與楚劇文化的融合,實現共榮發展。從經濟的角度來講,增加出具的演出概率亦能為當地演出團隊提供較為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利于楚劇市場份額的提升,進而實現行業本身的有效發展[2]。
(三)加強楚劇文化推廣
傳統戲劇文化的推廣在當今時代均存在一定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式流行文化往往具有形式變化快,瀏覽時間短及趣味要點豐富等特性。戲曲欣賞屬于靜心細品的文娛類型,與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節奏不一,其中相對晦澀的詞句和獨特的唱腔也很難受到飽覽新鮮事物的年輕人的喜愛。因此當地政府及相關從業人員應積極借助新媒體形式,將楚劇文化的獨特魅力放大、突出,同時結合時下流行的時尚元素,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實現有效的推廣,并通過評論互動形式對當代年輕人進行楚劇知識文化的普及,以此類途徑加強傳統文化的傳承效力,實現迎合時代需求的進一步發展。
四、結論
總的來說,楚劇聲腔的傳承與發展不僅對楚劇行業自身十分重要,也能帶動我國各式優秀傳統文化在當前社會進行更為廣泛的傳播,從而影響一代人的思想和情志。因此,當地政府和相關從業人員應在楚劇傳承發展道路上做到重視楚劇人才的培養,增加楚劇演出概率,加強楚劇文化推廣,使楚劇這種藝術形式保持較高的活躍性,有效地展現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葉萍.鄉村和城市:楚劇戲班的形成與早期發展[J].文化發展論叢,2018(01):287-302.
[2]梁桂蓮.論民國湖北楚劇[J].社會科學動態,2017(05):115-120.
作者簡介:夏莉莉(1983.03.04),女,漢族,湖北省武漢人,國家三級演員,戲曲青衣、花旦演員,武漢市新洲區楚劇團,研究方向為曲表演、楚劇表演基本常識、戲曲演員發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