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石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瑰寶,在我國古代藝術寶庫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玉石文化不僅形成時間最早,而且內容非常豐富,持續時間最久,目前玉石文化已經深深的我國傳統文化以及禮儀當中,深刻地影響著文化、道德、政治、宗教等很多方面。而玉雕設計當中金銀錯工藝作為一種重要工藝手段,能夠創作出獨具魅力的玉雕作品,增加玉雕作品內涵,給人以美的享受。為此,下文主要對金銀錯工藝在玉雕設計中的創作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玉雕設計;金銀錯工藝;創作應用
錯金是一種重要的金屬絲鑲嵌工藝,主要是在器物表面利用金屬絲設對各種花紋與文字進行設計。而對于“錯”字而言有著非常豐富的含義,我們所說的金銀錯其中的“錯”字,只有聯系金銀才能講的清楚,而且還需要結合流行金銀錯的時代才能做出更為準確的解釋,不然上下五千年的談論,便會是 “月迷津渡,霧失樓臺”。上周時期是出現金銀錯工藝的最早時代,尤其是在兵器、馬車器與各類器皿上應用,作為重要的裝飾圖案。器物通過金銀錯裝飾,更加的富有光澤,且絢麗多彩及雍容華貴。下文當中主要對金銀錯工藝在玉雕設計中的創作應用進行分析探討,以供參考。
一、古典紋飾與現代時尚造型相結合
和田玉是我國的“國石”與名族瑰寶,特別是和田玉伴隨現代玉雕藝術的發展,也逐漸步入快速發展階段。然而玉雕作品價值不斷攀升的過程中,文化起息卻變得越來越薄。現在的玉雕設計只停留在某種層面上的拆裝、拼湊、重組,距離創新還十分遙遠。只有將玉雕創作緊密結合當今時代,才能創作出具有時代特征文化起息十足且具有深淵已經的優秀作品。而如何把現代時尚元素融入傳統文化當中,最為重要的是應當將當前時尚造型融入紋飾當中,基于傳統玉器紋飾造型基礎上擴大創新力度,打造出具有時尚特點又有古韻的玉雕作品,同時還應當重視多元化玉雕風格的發展。
設計玉雕作品過程當中,不論是作品是否簡單,也應當對紋飾和造型科學合理的設計,以免人感覺玉器比較單薄,在顯工顯活過程當中,必須要遵循藝術章法,科學合理地進行藝術創作,設置圖案造型,保證疏密合適,增加層次感與透視感,靜中有動,避免讓人感覺雜亂無章。
玉雕作品有著非常豐富的圖案,而且有著非常深刻的寓意,還飽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其他珠寶首飾存在很大不同,裝飾過程當中更加重視人的精神體會。金銀錯工藝興起于春秋時代,當時古人利用黃金在青銅器上制作成銘文,金光閃閃徐徐生輝,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十分的華麗與壯觀。作為一種重要的裝飾工藝,金銀錯工藝更加重視裝飾美,一件成功的作品其靈魂主要在創意上,有效融合情景,進行意境創作。雖然金銀錯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不是鳥蟲書,然而依然有藝術化與圖案化的傾向。依照玉雕藝術工作實踐,將其中的意與境充分的融合應用到玉雕作品當中,將會創作出更加美觀的玉雕作品。
清朝乾隆年間金銀錯工藝在玉器上應用非常普遍,而且這種工藝有著非常大的制作難度,要求非常高的極精藝,還應當確保線條的流暢性,粗細適中,精準的開槽,完美地嵌入金絲,保證其牢固性。特別是金絲和金片共同組合形成的紋飾和圖案,要求具有更高的開槽精度,具有非常大的制作難度。
二、玉雕藝術設計的心得體會
玉雕更加重視藝術之美,不但要對玉料具有的顏色充分考慮,還應當考慮玉料質地是否溫潤,雕琢玉雕作品過程當中,應當選擇硬玉還是軟玉、瑪瑙、綠松石等。精心的選擇玉料,還應當科學的設計題材,對玉器具有的造型美觀充分了解與掌握,并付出精湛的工藝。由于玉料材質的不同,和不同的雕琢工藝技巧,在由于風俗習慣和審美情趣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扮演的角色也存在很大差異性,不同的時期,玉雕有著不同的主體風格與造型特點。同時玉石存在顏色非常眾多,玉質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設計玉雕作品過程當中必須要遵循因材施藝的原則,將其中美的元素充分挖掘出來,制作成一件高水平的玉雕金銀錯藝術品。
在設計玉雕作品過程當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將精美的圖案在玉料材質上繪制出,并進行預先刻槽,為金銀錯工藝開展奠定基礎。同時進行鏨槽,進一步加工預先刻的凹槽,更利于紋飾嵌入,并繪制出墨筆,對淺槽進行鏨刻。第三步進行鑲嵌,將事先制作成薄片的金銀絲,在圖案當中嵌入,加熱金片和金絲,在凹槽當中嵌入,并開展捶打工作,確保金絲在圖案凹槽中牢固性。第四步是磨錯,通過磨錯,使圖案錯落有致,更加光亮,保證和圖案凹槽嚴絲合縫,增加立體感。
為了更好地傳承金銀錯工藝,在玉雕設計過程當中,要將金銀錯工藝魅力充分展現出來,并不斷創新和發展,與現代人的審美需求與消費眼光充分結合,注重玉雕作品設計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增加其文化價值,使其得到更好的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偉.淺析構成設計的形式美法則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J].明日風尚.2017(11):27.
[2]呂志明.淺談現代壁掛藝術的形式美[J].長江叢刊,2018(2):28.
作者簡介:張振興(1982-),男,漢族,新疆烏魯木齊,大專學歷,職稱為中級工藝師,張振興玉雕藝術創作室,研究方向為玉石雕刻金銀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