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蕾


摘要:舞臺服裝是演員在演出時穿用的劇服,它以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為主,是呈現演出風格的重要元素之一。寫實主義作為中國現代戲劇的主要風格特點,逼真的舞臺美術設計對服裝的設計要求也多以寫實為主,本文以話劇為例旨在探討舞臺服裝設計中寫實性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寫實性;話劇;舞臺服裝;設計
舞臺服裝是演員在演出時穿用的劇服,它以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為主,是呈現演出風格的重要元素之一。寫實主義作為中國現代戲劇的主要風格特點,起源于“五四”新文化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時代是一個“重估一切價值”的時代,當時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個組成部分的中國舊劇,就在這樣的時代語境下進入批判者的視野,而中國現代戲劇的歷史也在這個時候開始起步。中國的早期話劇從西方傳入,其對社會現實與人生的真實揭露、實在的舞臺敘事形式、逼真的舞臺設計等,均體現出鮮明的寫實主義風格。
話劇藝術的風格多為寫實主義,所以其舞臺美術亦是寫實主義的,作為舞臺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服裝也是寫實的。中國話劇百年,無論是導演、演員、舞臺美術、燈光、服裝、化妝還是幕后的控臺工作者,都圍繞著每部劇的藝術主題,一直追求視覺逼真的舞臺敘事模式,推動著中國話劇的發展。話劇服飾來源于生活服裝,又區別于生活服裝。區別于生活服裝指的就是“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就是把生活的真實升華為藝術的寫實。因此,話劇服飾的設計,主要原則就是要找到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寫實最佳契合點,并以此充分展示出寫實主義的風格特色與藝術相結合的魅力。
一、話劇的寫實性
話劇從西方傳入中國,當時給中國戲劇帶來的新的美學特征是寫實主義,是力求視覺逼真的舞臺敘事模式,因而“逼真”成為非常強勁的審美動力,推動著中國話劇的發展。自中國話劇誕生以來,寫實話劇吸引中國大批頂尖的戲劇家投入創作,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創造視覺的“逼真”,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整套與傳統戲曲截然不同的舞臺敘事形式。斯坦尼體系在中國影響巨大,斯坦尼體系就是寫實主義的。中國話劇界很早就開始傳播斯坦尼體系,斯坦尼要求話劇表演完全融入逼真的環境,這種逼真不僅是視覺上的真實,而且還包括心理體驗上的真實,他稱這種體驗式表演為“‘第四堵墻內的表演”,也就是說,觀眾和演員可以像在真實生活中那樣對舞臺表演做出反應。
由上可見,話劇是以人物對話、動作為主要表現形式,動作以寫實模仿為主,實摹人的生存狀態,真實反映客觀生活中的人物,有具體細致的性格。話劇人物造型一般以寫實性人物造型為主,因此服裝設計也較為寫實,通過服飾與化妝造型表現鮮明的人物性格特征來展現現實世界人物在舞臺上的演繹,是一種自然形態的表現。近年來,本人參與多部話劇的舞臺服裝設計工作,如話劇《借我一個男高音》《亂套了》《極致娛樂》《爆玉米花》《死前一課》《我的靈魂永不下跪》等,這些劇目均為寫實題材劇目,由外國名劇改編,并把外國人物和故事融入中國本土化的劇情表演,劇情上糾葛的人物關系、機智巧妙的轉折、推動情節發展的偶然事件,以足夠逗趣或激動感人的方式說話和行動的人物角色,真實的映射了一些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和人性問題。
從中國話劇百年的發展看,寫實主義戲劇舞臺敘事形式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演員表演的高度性格化和高度真實感,依然能夠吸引廣大觀眾。追求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舞臺逼真感,依然是話劇舞臺敘事的重要手段。
二、話劇服裝的寫實性設計方法
在話劇服裝的設計構思中,其風格傾向主要是劇本揭示以及導演要求。服裝風格主要涵蓋服裝設計者擅長的方向、個性以及劇目精神等。對于舞臺美術整體的創作構思而言,風格的作用比較重要,確定風格后,能使演出樣式以及劇目樣式更加鮮明獨特,反之則會顯得平庸乏味。在導演要求提示完成之后,服裝設計需要根據提示內容以及組合服裝設計規律等要求確定服裝風格。在追求風格過程中,應該對演出風格、劇目精神理解與形式構造加以確定,對生活中真實的服裝應根據劇情需要進行變革,使其成為符合話劇表演的藝術服飾。
話劇《我的靈魂永不下跪》是根據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人恩尼斯特J·蓋恩斯小說改編,是一個關于生與死、黑與白、愛與恨、尊嚴與歧視的故事。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黑人杰弗森不幸卷入一樁小酒店槍擊事件,被白人指控蓄意謀殺并被判處死刑。他的養母希望杰弗森的老師格蘭特能為杰弗森上臨刑前的最后一堂課——要帶著尊嚴而死!這是一堂教導,也是一次頓悟,更是一回救贖。此話劇的舞臺服裝與人物造型設計是典型的寫實風格,觀眾對人物的認識是從他的外部裝扮開始的,人物一出場就給觀眾一個直觀的印象,使觀眾對人物的身份個性有一個初步的外在認識,從而推動觀眾更好的理解劇情的發展。
話劇服裝設計首先應該對劇目有詳細的了解,需要有符合劇目背景年代的服裝款型樣式,同時還要對人物劇中表演的特定形象有深刻的解析。此外,服裝的變化也要隨著劇情的發展能較好的呈現劇目的藝術表達。要做到對劇本內容、人物形象、情節發展深刻地了解,才能夠達到特定的舞臺服裝效果。
(一)服裝的設計接近于生活的真實
話劇服裝的寫實性設計基本要求是在生活的真實再現中體現人物形象。寫實話劇服裝的設計體現在據史設計和性格化兩方面。寫實的核心就是要“逼真和準確”,不僅要表現出歷史背景和時代特征,還承擔了觀眾對角色年齡、身份、地位、民族、個性和心境的認識功能,需要通過寫實的藝術手段使人物在舞臺上的形象更準確、鮮明、個性化,把規定情境中的人物形象準確真實的再現,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觀感。
話劇《我的靈魂永不下跪》劇中人物的服裝均從寫實的角度出發展開設計,在1948年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種族歧視還很嚴重,劇中人物的服裝跟所扮演角色的膚色、地位有著很大關系,以杰弗遜、格蘭特為例,杰弗遜是一個十七八歲的黑人孩子,也是劇中被指控謀殺的殺人犯,整部劇他的出場情景都在監獄中。那個年代的監獄還沒有特定統一的監獄服裝,一個受到歧視被冤枉的黑人小伙,他的服裝是不合適自己尺寸的,服裝的面料用剪洞、磨破、涂抹顏料等方法將其做舊,讓服裝的質感上顯得骯臟、破舊(見圖1中左一),使觀眾能直觀地看到一個備受歧視與冤枉,對生活已經失去信心的人。來給杰弗遜上課的黑人教師格蘭特,他是一個在鄉村教書的老師,拿著微薄的工資,自己的個人生活也不盡如人意,但他穿著略顯樣式過時的西裝三件套(見圖1中左二),著裝上依然保持著一個教師的體面,這也與格蘭特知識分子的形象相符合。他們服裝的設定是接近于其在劇中生活的真實環境和背景,具有寫實性的表達。之后,再考慮演員本身的形體特征和氣質,在服裝的選料、工藝、裝飾細節上再進行設計。
(二)服裝寫實性的基礎上要表達一定的藝術理念
話劇中的每一個人物角色,都有著不同的個性特點。在服裝設計過程中,要對人物的實際特點進行剖析,在寫實的塑造出角色外部形象的同時,要對角色在劇情中情緒的變化進行探索,從而在舞臺服裝中將人物的心理狀態反映出來,使服裝能提升話劇的感染力,引起觀眾的共鳴。
話劇《我的靈魂永不下跪》它有一個和每個人有關的主題,那就是“尊嚴”。劇中的故事情節發展呈現的是一種極致的尊嚴,在面對厄運,面對不公時,人依然在追求生而為人的高貴。戲劇翻譯家、導演范益松擔任此話劇的藝術總監,他也是該劇的中文翻譯。范益松詮釋這部劇寄寓的現實意義是“思考人應該如何活得有尊嚴有價值,不需要等到功成名就之后。”整部劇都在救贖與被救贖的情節中展開,面對被冤枉要走向死亡的杰弗遜,每次來給他上課的格蘭特都會遭受一次又一次對生命與尊嚴的洗禮,格蘭特的女友薇薇安一直安慰鼓勵他要堅持給杰弗遜上課,讓他救贖這個可憐的孩子。劇中的女性角色薇薇安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她對劇情的推動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她是一個充滿責任心、心中充滿希望和正能量的女教師,可以說她是全劇的光芒與希望,她在劇中的出現往往會讓人短暫的忘記生活的苦難和不公。最后在杰弗遜要行刑前的一個禮拜,薇薇安提出要去看望他,這場戲中整體的情緒是悲傷的、不舍的。薇薇安的出現對杰弗遜預示著的是超脫生死的希望與溫暖,所以在這場戲中薇薇安的服裝色彩選擇用鮮艷的玫紅色,當她身著一條玫紅色連衣裙出現在杰弗遜面前(見圖2),她像陽光一樣擁抱、親吻杰弗遜,讓杰弗遜堅定了向死而生的尊嚴與信念。鮮艷的紅裙子使薇薇安的服裝在劇中的藝術性特征得到凸顯。
(三)服飾的細節設計要服務于表演
在劇情的編排中,為了增加話劇藝術作品的感染力,人物角色會有一些細節的動作、表情及表演編排的設計,服裝設計要配合演員的表演進行特殊設計和定制,充分表達導演的想法,使演員準確表達出戲劇中的寓意。
劇中主角黑人教師格蘭特,這個角色在全劇演出中幾乎沒有離開過舞臺,但他在劇中有幾個不同場景下的表演,例如監獄中、教室里、酒吧里(見圖3),他的服裝也要有一定的變化,并且需要能快捷的變換。他服裝的設計上以三件套的西裝為主,在不同場景切換時通過穿脫外套、卷起袖子整理自己領帶和衣領紐扣等細節變化來體現不同場景下格蘭特的人物形象,也符合他知識分子的形象。開場時格蘭特上場搭配一件老舊樣式的風衣(見圖3左一圖),體現他風塵仆仆從很遠的地方被艾瑪叫來給杰弗遜上課,但格蘭特對于來大牢給杰弗遜上課并不樂意,一上場格蘭特以略微不耐煩的眼神打量著牢房四周,用手扇著空氣中的灰塵,在艾瑪讓他幫自己搬個椅子坐下時,也在打開椅子后用嘴吹著、用手扶著上面的灰塵,時不時地指一指手表的時間提醒艾瑪,觀眾可以通過這一連串的動作就能感受到格蘭特這種厭惡的情緒。在劇情的發展中,格蘭特還用到手絹為杰弗遜擦去臉上的污漬,給杰弗遜梳子讓他整理自己的形象,為杰弗遜帶去可替換的衣物等,這些都包含在他的服飾設計內容里,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格蘭特的表演。
三、小結
話劇舞臺的服裝設計,一直遵循寫實主義的美學原則。作為舞臺藝術的一部分,它詮釋著人物的身份地位和表現人物的性格。當一場戲劇的大幕緩緩拉開時,還不等演員開口說話,觀眾便能夠在成功的舞臺服裝設計上看出人物的角色以及他們的年齡、身份、地位等信息,好的舞臺服裝設計,對于這些內容可以表達得淋漓盡致,吸引在場觀眾的注意力。用寫實的服裝設計方法,通過服裝的色彩變化、面料改造,讓服裝設計融入劇中人物情緒和內心感受,可以使人物的性格更鮮明地呈現,從而使得整個話劇舞臺的感染力得到提升,滿足觀眾的需求。在此過程中,需要設計師對劇本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劇目實際情況與人物特性展開服裝設計,并對其進行技術升華,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演出中服裝作用的發揮,促使觀眾更好地理解人物在劇情中的情感變化。
參考文獻:
[1]劉子凌.論中國現代戲劇中寫實主義的起源及其兩個面向[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4):66-75.
[2]湯逸佩.逼真的誘惑——百年來中國寫實話劇演出發展的美學動因[J].戲劇藝術,2017(3):16-24.
[3]周朝暉.現代舞臺服裝設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