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彤,出生于北京,曾受教于書法大師張友清先生,以隸書、魏碑見長。他在書法實踐中嘗試將書法和繪畫相結合,增添了書法作品的形式美。張彤是馳騁書壇近二十載的老將,成就卓著,碩果累累,早已進入藝術創作的成熟期。但他不滿足已有的成就,他的藝術追求和創作精力正當壯年。張彤研習漢隸魏碑,得中和之美,一以貫之,根底最深。本文通過講述書法藝術四要素,進而以此四要素評論了張彤藝術作品的特點和獨到之處。
關鍵詞:用筆;結體;意態;風神
中國書法藝術的用筆、結體、意態、風神之中,貫穿著內與外、心與物、主觀與客觀,空靈與充實的對立統一的大美之美。書法藝術四要素包括:
一、用筆
以單純的筆劃,以筆斷意不斷,連綿通貫的氣勢,一氣呵成,在書藝中稱“一筆書”,其構成的氣象萬千,灌注著一個整體的生命,它表現出生命機體的骨、筋、肉、血的感覺,和自然生命機體的骨、筋、肉、血,以隱形、暗合、潛在、抽象的方式同構。通過知覺的形象啟示宇宙人生的意義。大書法家用筆,凝聚著深沉豐富的感情。喜悅的笑容,哀痛的悲聲,種種內心感受和情緒,都可通過書法表現出來。所以說:“書,心畫也”。懷著不同的內心感情,用筆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胸臆氣象。
二、結體
書法結體,近似繪畫構圖,每一個字,意匠經營,都是一個完美的構圖,貫穿著“一寸畫面一寸金”的法則。達到“增一分過長,減一分過短”的純化程度。結體是決定書法風神格調的基本間架,字由點畫穿插組合而成,點畫空白也是組成部分,就是通常說的“計白當黑”“虛實相生”,像一座建筑,要求“分寸”感極強的空間分布。結體的基本規律之一是“似奇反正”。“奇”就是變化,“正”就是統一,變化中求統一。一味求“奇”,失之詭譎,一味求“正”,失之呆板。奇與正,相反相成,是重要的藝術辯證法。
三、意態
意態,是由書法家主觀意趣賦予字體的一種內涵的飛動之勢,主要是由字與字之間的對比、偃仰、應接、顧盼之間形成的情感運動,生命運動。意態美,正是人的心靈之美的體現,它流轉澎湃、自由自在、注入萬象韻律節奏、筆跡渾然、合乎大宇宙的一條貫通線,借以產生有深度的美。
四、風神
風神,是書法的神采、韻味、個性風格和書寫創作時精神狀態的總和。“尚韻”的晉人之風,多飄逸瀟灑,個性出乎自然。“尚法”的唐人之風,多嚴謹沉著,個性成于法度。而書法藝術及其風神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自然”的含義是多層次的,“自然”要求主體人格順應天性,猶如宇宙精神之闊達率真。“自然”要求書法同與自然造化,一個字若有同于山川日月江海星辰的存在價值。“自然”還要求創作者書寫時精神狀態的高度自由,要求作品完成后實現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如同自然萬象,無起止之跡,無雕琢之痕,達到渾然天成的境界。風神,是主體人格、胸襟、氣度、文采在書藝中的完美實現。
四要素的構成,使書法藝術成為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綜合顯現的理想藝術形態之一。
張彤擅長隸書和魏碑。
從用筆上看,他的隸體中楷,平正穩健,端莊圓潤,靈動飄逸,雅致秀美;他的隸體大楷,已不是隸體卻又不失隸體,在“ 不是 ”和“ 不失 ”之間融和著張彤的創新因素。
從意態上看,他的方幅大字“ 雪松龍柏 ”,“ 眠云聽泉 ”,“ 新篁佛云 ”,“ 冰雪聰明 ”等,是其隸體書藝走向渾融圓熟的標志。這些書法作品,把繪畫的、音樂的、文學的審美功能融為一體。欣賞這種書品,既可直觀生動的畫面形象,又可感受到情感活動的節奏、韻律,還能得到文學的意義揭示;既有感性的激發,又有理性的啟迪。它把情感、想象、理解、體悟全調動起來,從而產生美不勝收的審美感受。
從結體上看,張彤在隸體書藝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早已經實現自我突破,他逐漸把隸書的情趣移向漢簡。張彤的簡體書藝與隸體相比,筆墨情趣迥然有別,結體卓爾不群。他的簡體作品,如書錄曹操、李白、杜甫、朱熹、毛澤東詩詞的長幅作品,隨意寫來,古拙率真,既保留了他隸體書法的和諧完美,又多了些天趣童心。
從風神上看,張彤的書法更加獨具一格。他研習漢簡帛書,受竹帛底色之啟迪,自制色彩鋪染宣紙,以絢麗烘托平淡,為“計白當黑”的書藝傳統增添了一種“計彩當墨”的新品種。這種作品,更增強了書法藝術的審美感受。這種感受是立體的,是由靜至動的,不僅會看到形體舞動,還能感覺(視聽綜合感覺)到隨著形體舞動的節奏、韻律,因為這種美感不是單純來自平面空間,還是來自時間與空間兩個方面,是時空的融和。色彩為繪畫的主要因素,但寫字畢竟不是繪畫。張彤運用色彩襯托書法,色彩的斑斕絢麗都是寓意與象征,而不構成具體事物形象,因而不是繪畫。色彩是書法的背景,是為突出書法而設的,鮮花綠葉,主次分明,以引起各種聯想和想象,從而加深對書法藝術的感悟和理解。
由于張彤的作品從用筆、結體、意態和風神方面都有卓爾不群的特點,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和全國性書畫展覽,最為重要的是,張彤先生多次出訪日、美、以色列等國,從事書法展覽和講學活動,對把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瑰寶推向全世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凌鶴.回到書法本身[N].遼寧日報.2017-03-10(016).
[2]閆敏.陳振濂:書法的“新時代”路徑[N].中國文化報.2018-01-28(007).
作者簡介:宣家鑫(1961-),男,漢族,安徽肥東人,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研究方向為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