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畫中,畫家通過在畫面上留下相應的空白,通過筆墨濃淡、形體、線條的變化來營造獨特的意境,最終給觀賞者們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中國畫的留白藝術建立在想象基礎上,它通過黑與白、虛與實、無與有的相生關系,創造了中國畫所特有藝術境界,形成了中國畫所獨有的“無畫之處皆成妙境”的留白藝術。
關鍵詞:中國畫;留白;虛實
“留白”又稱“空白”,雅稱“余玉”,即留下一片空白,是在國畫中沒有筆墨色彩的畫面上留下大片空白。與西方繪畫體系相對,留白作為國畫獨有的藝術形式,通過欣賞者的聯想和想象,在有限的畫面上顯示出江河遼闊、天地寬廣。
一、留白的視覺傳達作用
(一)通過留白突出視覺中心
中國畫根據人們的視覺習慣來藝術地處理畫面,這就是運用留白突出主體。為了畫中的主體清楚明確,將次要的事物連同背景一同盡量減弱、舍棄,甚至代替為大片的空白。在南宋畫家夏珪的《溪山清遠圖》中,山石峰巒之間隱隱有幾處佛寺僧舍,構圖時疏時密,疏處寥寥幾筆,勾勒出遠山輪廓,空曠無比,密處林木十分繁茂,山石突兀。整張圖用筆十分簡單,但是山石嶙峋,懸崖陡壁,空曠遼闊的意境躍然于紙上。這幅圖中,大片空白,將視覺的重心集中在簡單勾勒的山石輪廓上,凸顯畫面的重心。
(二)留下空白拓寬想象空間
國畫中的所謂留白,并非真的是空無一物的空白,通過黑白的精巧構思,既突出主體,又能夠營造畫面意境。通過已有的主體,勾起人的想象和聯想,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如馬遠的《寒江獨釣圖》,整幅畫面,畫一葉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釣,身體略前傾,船旁以淡淡簡單幾筆筆勾出線條,四周幾乎都是空白。畫面景物不多,視覺中心集中在垂釣的老翁身上,大片空白反而令人覺得四周天寬地闊,煙波浩渺,孤寂曠遠。
(三)體現中國畫寫意不寫形的精髓
在水墨畫中,講究寫意不寫形。這些水墨畫,是高度主觀抽象的產物。畫家游覽名山大川之后,通過回憶和重建他們所感受到的山川河流。
由于不是完整復制,筆墨暈染比較恣意輕松,留白可以讓畫面變得生動鮮活,輔助水墨特點,將畫家心中的意境呈現出來。雖然留白省略了很多的細節景物,但同時也使得跟廣闊的空間感展現出來。
二、留白藝術意義生成原因分析
(一)視覺對留白的重構與補足
當事物的形象得以呈現在我們眼前,其實已經是知覺早已“組織”后的結果,呈現的瞬間直覺層面早已有了思維整理的痕跡。換言之,進入人大腦的視覺意象是在視覺對象整體結構的把握中才形成的,也就是說意象產生之初是遵從知覺這種“結構在先”的原則,即在觀看中直接對事物進行結構上的整體把握。
在吳冠中的《雙燕》一圖中,畫家通過簡單的幾筆勾勒出圍墻輪廓,墻外筆墨暈染代表水中倒影,上方是雙燕,整個畫面中留下大片空白。畫中已有的事物呈現在眼前,于是雙燕所在之處的空白為天空,圍墻除黑色輪廓下的空白的是實體墻面,倒影在的空白代表著水面,觀看的過程是一個整體補充的過程,我們對于這些空白的想象和聯想是對于整個結構的補充和完善。看到燕子,我們想到天空,看到圍墻除黑色輪廓下我們補充了實體墻面,看到倒影我們補充了水面,任何時候觀看的過程不是割裂,而是整體的聯系。
(二)畫面引導主觀認識
構圖作為至關重要的形式,可以彰顯畫面的意境。黑為“實”,是畫面主體;白為“虛”,沒有具體的指代物。不同畫面的留白根據具體情況不同,留白表達的內涵也不相同。黑與白虛實結合,大片白色由于亮度較強、面積較大,在視覺上成為不可忽視的存在。此時能給人以無盡的想象,能使觀賞者憑著自己的主觀認識、經驗、經歷等先入為主地去豐富它。而大片空白中,黑色的主體形成鮮明的對比,色彩對比,虛實對比,加強了沖突,更加突出主體。知白守黑,黑色客再現了觀實事物的視覺,白色一方面能夠讓畫家發揮主觀意識的想象空間,為畫面賦予豐富的內涵。另一方面,通過已有的視覺事物,引導人們帶入自己的主觀認識去補充空白的畫面。因此,留白不單單是一種畫畫的方式,更是一種引導認識的手段。
(三)主觀經驗不同影響理解畫面的理解
留白的內涵,受到觀賞者自身的主觀經歷、經驗、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對于同一幅畫,雖然畫面內容相同,同樣都補充了空白畫面,但是意義理解也會產生不同。比如馬遠的《寒江獨釣圖》,老翁獨自在江面上垂釣,有理解是孤獨凄涼,有認為是天地曠遠心境開闊。對于畫面延伸之外的意義,是對于畫面的再次重構解讀,受到主觀認識的影響,不同人對于留白內涵延伸也就不盡相同。
三、結語
古畫論中有句名言:“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中國畫中的留白,雖似無形,卻內容豐富內涵無盡、意境深邃無窮,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通過“留白”可拓展人們的意境和審美觀念。除了繪畫,也可以在其他領域借鑒留白,構建獨特的視覺美感,或者提供其他的構建思路。
參考文獻:
[1]鄺為.無畫處皆成妙境——談中國畫的“空白”[J].美術教育研究,2016(12):34.
[2]張超.論中國畫中的留白藝術[J].南方農機,2019,50(16):244-245.
作者簡介:韓曉露,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碩士,海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