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
摘要: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當中,使用虛擬現實藝術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現出教學內容,從而營造出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氣氛,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掌握理論知識之外,還能夠更好的優化整個教學過程。本文主要針對虛擬現實藝術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的分析幫助我國虛擬現實藝術與藝術專業的融合得到更好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虛擬現實藝術;藝術設計;運用探究
伴隨著教育觀念的逐漸發展與改變,21世紀的教學已經有了全新的發展方向,教師的教學不再是僅僅針對學生的考試,而是應該讓學生的整體學習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與發展。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具有更大跨度的虛擬空間,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整體學習效果,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更好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虛擬現實藝術能夠達到這一要求,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幫助學生更順暢的接納設計信息。
一、實現虛擬現實藝術的手段
教學過程中虛擬現實藝術的出現主要分為三大方面,分別是桌面虛擬現實藝術,沉浸式訓練藝術以及網絡式虛擬現實藝術。
首先,介紹桌面式沉浸現實藝術,這一現實藝術主要是將計算機的顯示屏來作為設計的窗口,通過對顯示屏中的虛擬空間構建來達成藝術創作的無死角觀察。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輸入設備達成虛擬空間的構建,對虛擬空間內的物體也能夠進行編輯及旋轉、拉伸等等操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這一技術能夠更好地對設計作品進行觀察以及設計。
其次,沉浸式虛擬現實藝術,這一方法主要是通過頭盔顯示器來將觀賞者的整體感官進行沉浸式的吸引,與其說吸引倒不如說是封閉后進行專門供應,保證觀賞者的視覺和聽覺都只能夠在頭盔中得以感受。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數據手套的出現,也成功地將觀賞者的觸覺實現了虛擬化,通過計算機的模擬,能夠讓觀賞者在整個使用過程中實現在虛擬空間的探索。這種探索讓觀賞者沉浸于一個完全類似于真實的虛擬空間中,無論是視覺、聽覺乃至于觸覺都能夠對觀賞者進行引導,從而幫助觀賞者的內心深處,得到更加真實的體驗感。這種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在硬件方面要求較高,需要配備有全套的配件,因此主要的應用方向局限于大型設計項目。
最后,則是網絡式虛擬現實藝術,這一藝術主要的發展依據來自網絡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中的數據以及各項資源都發展到了極為龐大的地步,而人類在使用過程中,傳統網絡的二維空間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在當下發展過程中,網頁的多元素視聽已經無法吸引人們對互聯網進行繼續探索,伴隨著網絡的逐漸發展,虛擬空間的構建能夠滿足瀏覽者對于信息傳輸大小和質量的要求。無論是3D技術還是交互軟件的日趨發展,對于網絡三維化來說都是有力的支持,因此在網頁藝術設計過程中,網絡式虛擬現實藝術,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二、虛擬現實藝術在藝術教學中虛擬場景的應用
在藝術設計過程中,虛擬現實藝術的使用,主要是通過各種虛擬環境來將知識的客觀現實重新呈現在虛擬空間內,從而展現給學生。通過對學生的感官信息進行重新刺激,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升想象力,從而擴展創新思維活動。使用虛擬現實藝術對于學生的整體藝術設計教學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通過靈活性的藝術教學展現出更好的教學水平,與此同時對于學生的創造性以及實踐性培養來說也有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在藝術設計過程中,根據教學環境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而虛擬現實教學擁有著全方面性的教學提升,能夠適應各種教學要求以及教學環境。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通過虛擬現實教學可以達成更好的演示性教學以及情景模擬教學,幫助學生提升整體教學水平。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計算機仿真教學,這一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各種感官刺激來為學生介紹事物的各種信息,從而提升學生記憶程度,增強學生感受。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受限于學校的實際條件,導致許多實踐類的教學活動無法得到完全展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計算機仿真教學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示范意義。虛擬現實技術對于學生來說主要在于能夠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感受無法通過視覺來接觸到的事物,除了事物之外,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構建出環境,從而實現更好的全面化教學。例如在民族藝術考察過程中,需要對各個民族的實際生活習慣進行考察,而中國的民族分布過于分散,教師無法帶領學生前往實地進行考察。使用了虛擬現實技術后,學生能夠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來對56個民族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感受,通過身臨其境的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民族藝術形式。
三、虛擬現實藝術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虛擬現實技術已經走進高校教堂,為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提供最直觀的方法,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改善和促進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實踐能力的提升。使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通過教學技能訓練手段,激發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興趣,在眾多藝術設計專業過程中,基礎課程的實施往往集中在紙張方面。而經過詳細的分析后,可以發現使用紙張對學生進行教學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浪費資源、消耗時間長等等問題。伴隨著虛擬現實藝術的發展,可以將實際操作過程中難度較大的環節應用于虛擬現實空間中,與此同時,專業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來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這將導致整個藝術教學具有更大的自由性以及選擇性。未來發展過程中這樣的發展方向有助于提升整體教學訓練質量,幫助整個教學內容實現升華。藝術專業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所需要的圖片或影像資料傳輸至計算機,通過計算機的掃描后制作成課件,對學生進行展示。而虛擬現實空間出現后,教師可以利用虛擬現實空間與學生之間存在的交互性,來引導學生在虛擬現實空間中進行創作以及探索,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開展相應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夠將所有的課程都應用于虛擬現實藝術進行表述和教學,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來進行相應的處理,從而設計出最好的課堂教育效果,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和培養人才的目的。
四、虛擬現實藝術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過程中,以往的教學方法僅僅只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述或單調的教材圖片來為學生展現出藝術效果,同時藝術設計的歷史和其設計過程也值得學生進行學習,但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展現出更好的教學效果。單純的大量圖片堆積,已經無法讓學生透徹的理解設計方法、設計途徑以及設計思維,只有通過虛擬現實藝術來為學生實現身臨其境的感受,才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進行設計方面的學習,幫助學生提高整體學習積極性。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虛擬現實藝術已經成了一種較為穩定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以往任何課程都不具備的身臨其境體驗感,這種體驗感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能夠更好地培養藝術思維。在虛擬現實空間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全方位的觀察與學習,從而對虛擬現實空間中的物體進行編輯或觀察。這對于學生最終的設計成果和設計思維的養成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地提升整體學習效果,而對于學生的藝術創新思維來說,這種教學方式也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全新的設計,從而應用于實際生產。
五、結束語
伴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各行各業都將繼續應用這種技術來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然而雖然技術得到了快速的進步,但并不意味著藝術沒有隨之得到提升,只有將藝術與技術進行完美的融合,才能夠更好地幫助人們實現視覺與審美方面的享受。藝術設計領域中使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整體設計內容的實踐性,增加未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相信在未來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里,通過對合理的虛擬現實藝術使用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實現藝術思維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巴玥.VR虛擬現實技術在藝術院校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24):24-25.
[2]吳月亮.虛擬現實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9(03):130-131.
[3]郭志強,邊坤.虛擬現實技術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教學應用[J].藝術科技,2018,31(11):27-28.
[4]尹立云.數字藝術設計專業引入虛擬現實(VR)的必要性[J].教育現代化,2018,5(35):154-155.
[5]楊吉方.現代科技與專業關系研究——虛擬現實技術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探索[J].藝術品鑒,2018(11X):81-82.
[6]李彩霞,張瀟瀟,郜玉金.重構與再造:虛擬現實技術在現代廣告中的應用[J].中國報業,2017(08):16-17.
[7]游立雪.虛擬現實技術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中的應用研究[D].溫州大學,2017.
[8]郭天太.虛擬現實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及其意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