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音樂素質其核心內容還是最基本的音準節奏問題。只有基于提高這兩個因素的音樂教育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否則都是紙上談兵。通過多年的教學,發現大部分學生更注重音樂的旋律,對于節奏的理解掌握不夠,已經影響到他們學習一首新的樂曲。節奏被譽為音樂的骨骼,基本框架都不能掌握,那么對于內容的理解也只能泛泛而談。所以,為提高音樂教學品質,我們必然要把教學落腳點放到節奏問題的解決上。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節奏;基本節奏型
音樂教育中樂譜的視讀和節奏感的培養是其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將被動的感知轉變為更具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實踐。根據目前初中音樂教學的情況,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握還存在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還是表現在對十六分音符、附點、切分節奏的掌握上。通過研究這些問題,我發現這些問題的出現和形成其實還是沒有系統性的解決基本節奏型的問題。看到樂譜還是需要教師反復的多次教學才能學會,其實還是掌握基本節奏型并不牢靠的問題。例如:當遇到這樣的節奏型時很多初中階段學生還是會比較遲疑,而系統性的解決這些視讀樂譜的問題還是要圍繞著基本節奏型的練習來展開。我將這些節奏型分為四類來逐步解決。
一、均分的基本節奏型
這一類節奏問題把他們歸為一類是由于它們的一個共性特征決定的,及在一拍里平均的放入1至4個音符。如果一拍里演奏一個音符我們定義為四分音符、一拍里有兩個均分的音符我們就把它定義為八分音符、一拍里有四均分的音符我們就把它定義為十六分音符、當一拍里有三個均分的音符時我們就把它定義為三連音。掌握這一類節奏型首先還是要把音符的時值與節奏的構成掌握清楚,在節拍穩定的基礎上進行節奏練習和視唱練習,穩定而均勻的掌握有規律的節奏律動是節奏感的基礎。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中將穩定節拍節奏作為節奏訓練的第一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例如:節奏練習
二、帶十六分音符的基本節奏型
在音樂記譜中,十六分音符是一種音符時值。在記譜中十六分音符是全音符時值的十六分之一,及4/4拍四分之一拍、3/8貨6/8拍中的半拍。二分音符的時長是其八倍,四分音符的時長是其四倍,八分音符的時值是其二倍。首先,講解清楚音樂中的這一類十六分音符的基本節奏型相比而言來顯得容易一些。第二,講清楚前十六分音符與后十六分音符的構成。第三,讓學生找出前十六分音符與后十六分音符的區別進行對比訓練。最后,這一類節奏問題的解決相比較起來容易一些,在中國傳統音樂中比較容易找到相同的節奏型。例如:傳統音樂《春江花月夜》中的中的節奏早已深入到人們的心中,只需要適當的訓練就可以喚醒他們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
三、附點及切分節奏
附點節奏和切分節奏是特殊的節奏型。附點是記在音符右邊的原點,用于增長音符的時值。如果一個音符的右邊帶有一個附點,就表示要延長這個音符時值的二分之一,即此音符的時值增加二分之一;如果是帶有兩個附點的音符,則表示在延長此音符的四分之一。切分節奏是在旋律進行中,由于音樂的需要改變其常規的節奏規律,節奏的強弱規律發生了變化和強調是一種現代音樂常用的節奏型。切分節奏分大小。小切分:只有一拍,大切分是兩個拍,小切分一條線全畫,也就是前后都是十六分音符,中間是八分音符;大切分:前八分音符后八分音符中間是四分音符。切分音形成的格式如下:第一,弱拍音延續到強拍位置;第二,休止強拍位置;第三,弱拍音改為強拍。當我們遇到這一問題時,我想大多數老師都是非常頭痛的,這些問題可能是整個中國音樂教育的問題,甚至很多專業的音樂工作者都會出現問題。究其原因還是我們音樂基礎教育出現了問題。從小養成的不準確的節奏習慣,以至于到大學階段都沒有改正落實到具體的問題上就是附點節奏沒有認真對待。就是必須是以四分之三比四分之一的時間去演奏、和四分之一比四分之三的時值去演奏。細節決定一切 應該以1:2:1的時值劃分去演奏。而通過一些節奏小游戲去解決這樣的古典節奏演奏顯然是不夠專業的。
四、復雜化節奏型
學習音樂深入之后我們就會遇到各種各樣復雜的節奏,例如: 之類的節奏時我們又應當怎樣識別呢?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其實這些節奏都來自我們前三類節奏型的拆分組合,比如就是和 的組合變式。我們把這種解讀方法稱為拆分組合法。另外,我們還有一種非常實用的解讀復雜節奏的方法,就是把原來一拍的節奏分解成兩拍或四拍去掌握,我們就能輕松的做到三十二分音符,甚至六十四分音符的視讀,我把這種方法稱為分解法。最后具體的分析每一種可能的變化,我們就可以掌握一般普遍意義上的節奏。
綜上所述,加強基本基礎節奏的均分練習,在理解均分節奏的長短之后在循序漸進的加入附點以及切分節奏,這中間有練習和接受的一個過程,不可操之過急。節奏練習的過程當中,結合節拍的韻律進行講解,讓學生能理解相同節奏型在不同節拍里的運用,融會貫通,從根本上掌握基本型節奏。
時至今日,我們以一種專業化的教學去對待過去那種只是讓基礎階段的學生培養興趣的音樂課應該逐漸的退出歷史舞臺,建立一種以專業為導向培養學生演奏演唱能力的新型而又高效的音樂課成為我們這一代音樂教師應該研究的目標。
作者簡介:陳一帆(1975.8-),男,籍貫云南楚雄,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音樂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