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仁甲
摘 要:接受知識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到生活中。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逐漸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的三觀,還有自己的思想,在理解知識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現在的高中化學必須加強高效地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對于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有新的認識,才能實現高效化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學生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認知構建能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它的教學形式有助于高中生能力的發展,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從化學的基本角度去認知這個物質的世界,有助于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理解、知識的拓展、理論的應用,對提升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有利。
一、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知識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與美感”。在高中的化學課堂上實行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生動的化學素材,還可以提供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機會。在學生們初次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讓我們的學生注意力集中,課堂的積極性提高,也能從學生們的發展區出發,激活課堂的氣氛。同時我們教師巧妙設計教學情境,可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佳。
例如,在講解鈉與水的反應這節課時,我們相關的教師可以這樣講,大仙在施法抓水鬼的時候將水碗中滴入幾滴所謂的仙水,之后將所謂的“吸血丹”加入水中,只見它的水里面緩緩地滾動,此時大仙會說,這里莫非有鬼在作祟,那的響聲,正是鬼臨死前的呻吟,再看水變紅了,說明鬼被吸血丹吸走了。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懂得鈉與水反應的重點知識,這能夠豐富學生們的認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使學生體會到化學的樂趣,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以課程內容為本,讓學生感受化學學習的意義
高中化學的互動課堂是以高中課文知識為載體展開的,我們要時刻圍繞著它。高中化學是一門探索的過程,需要學生們進行充分地自主性地學習,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化學常識,再根據知識進行自我探索和學習,還需要能夠生活中學習到化學知識。因此,教師要通過課本尋求知識教育和核心素養教育的有機結合,不能讓兩者脫節。
例如,人教版高一化學課本中有一章是關于“化學能與電能”的知識,這其中就提到了我國目前火力發電的原理,它是通過對各種材料的燃燒來產生化學能,最終實現化學能向電能的轉化,并且給出火力發電站的工作原理圖,讓全班學生進行探討分析,同時我們教師要在課堂中以火力發電對我國的貢獻,還有火力發電的化學知識等等進行分析研究,讓學生們懂得化學行業是怎么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的,激發學生感受、意識到化學知識的研究運用是助推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讓學生們懂得化學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們具備正確的觀念,使學生們走上正確的道路,讓我們的學生們通過高中化學的學習與認知,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將生活常識導入課堂,讓學生的實驗興趣得到激發
高中階段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深度,因為學生的思維在發展,對知識的渴求也更加強烈。我們有關的化學教師要能夠對新版教材或者是新版輔導資料進行充分地了解,有意識地將學生的生活情境與化學教學相互聯系,讓學生們對高中的化學知識更加地感興趣,尤其是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融合進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及探索。這樣既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能輕易地讓學生接受。教學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例如,在“淀粉的水解”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相應的任課教師讓學生們跟著課本來進行實驗,可以學生們結合現實生活進行考量,再讓學生與老師產生合理地互動,將淀粉水解后是葡萄糖的知識帶到學生面前,從而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讓學生們明白化學實驗的有趣性,立化學意識優質化教學,不斷提高學習能力,還能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自主探索,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達到讓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礎。
總而言之,化學知識較為抽象,即便高中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化學基礎,但是想要快速掌握化學知識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高中化學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及運用,要有自我的資源意識,利用化學教材現有的資源進行豐富的教學,讓化學學習課堂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加強學生的素質化的教育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運用化學課程的內容來實現完美地教學,讓高中生對于化學課堂的學習展現出璀璨的光芒,讓高中化學教學煥發活力和時代的氣息。
參考文獻:
[1]閆軍基.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22):32.
[2]許清. 高中化學163高效課堂實施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3]謝大澤.探究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農家參謀,2018(24):155.
[4]賈俊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的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3(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