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衛華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體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能動性等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師追求的重要教學目標,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實現路徑,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模式,進一步的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活力,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助力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本文將就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索。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探索
合作學習模式目前已經廣泛的被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準確把握合作學習模式的基本內涵基本特點,并不斷的研究和探索該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規律和應用路徑、應用方法,以進一步的發揮該教學模式的優勢,全面的激活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助力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
一、認真籌備合作小組
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是以一個個小組為依托來開展和實施的,因而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需要語文教師認真籌備合作小組,并進一步提升小組劃分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以為后續的高效合作學習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其一,科學劃分小組。需要語文教師在小組劃分過程中按照特質互補和學生自愿的方式,有效的將班級學生進行精準小組劃分,如可以讓學困生和成績優秀的學生搭配為一組,將活潑好動和文靜內斂的學生搭配為一組,確保學生在后續的合作學習中能相互促進。其二,明確各組人員。在人數設計上要結合班級學生總人數、任務的難度系數等確定,一般而言,每個小組的人數既不能太多,也不能過少,以4-6人為最佳,以保障每個組員都有發言的機會,又不至于產生混亂的現象。其三,選擇組長。小組長協調組內工作,在選擇組長的過程中要體現民主性,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組長。
二、合理定位討論任務
課堂的合作學習中需要討論哪些問題?完成哪些任務?是需要語文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之前進行認真考慮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合理的定位討論學習任務,并進一步提升任務設置的有效性,助力學生合作學習的高效開展和實施。一方面,任務設計要能夠具有較強的概括性,基本涵蓋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知識模塊,并能夠較好的凸顯教學的關鍵點。例如,在學習《鄧稼先》文章內容時,可以設計以下討論學習任務:探索文字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作者在寫作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文章表現了鄧稼先什么樣的精神品格等等,讓學生結合這些有針對性的任務進行討論和研究。另一方面,任務設計要能夠具有較強的啟發性,指引學生的學習思路,逐漸的將學生在課堂的學習引入到縱深環節,進而可以深化學生對相應語文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此外,任務設計還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以進一步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
三、積極發揮教師作用
合作學習和發揮教師主體作用并不會產生矛盾,恰恰相反,只有教師積極的在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履行自身職責,發揮自身作用,才能更有利于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的明確自身職責,有效的發揮自身在合作學習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進而助力合作學習效能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教師做好準備性工作,如精準科學的對班級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合理有效的設計探究任務,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還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前的預習,為后續的合作討論學習打好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需要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積極給予學生幫助。例如,在學習《孫權勸學》內容時,當學生對部分文言文實詞不理解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有效化和及時性的點撥,幫助學生破解合作學習瓶頸,此外,教師還要積極維持課堂的討論學習秩序,避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做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從而在教學的正確履責下助力課堂合作學習效果的全面提升。
四、有效進行合作總結
在合作學習結束之后,還需要初中語文教師積極的帶領班級,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討論結果分享和問題解決,以不斷的總結合作學習成果、拓展學生學習視野,進而全面的助力課堂合作學習效能的提高。例如,在討論學習了《黃河頌》文章中的內容后,教師要積極引導每個小組登臺分享本組的學習成果,并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闡述,而其他的小組可以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跨組進行問題討論,而教師要積極的給予學生引導,積極的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進而有效的提升最終的合作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有效的將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之中,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提升最終教育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強化對該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有效進行小組劃分,合理定位討論任務,積極發揮教師作用,全面進行合作總結,從而有效的掌握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規律,為教學效率的提升助力。
參考文獻:
[1]王來,安麗麗.芻議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96.
[2]劉生鳳.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