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沛澈
摘 要:《新課標》要求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那么如何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特色,通過語言文字、句段篇章的訓練,輔助有效的方法指導,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鍛煉思維能力呢?我們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梗概、縮寫等方法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利用古詩、兒童詩、習作的改編創作,提升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類比學習、抓關鍵詞句、有效提問提高學生概括能力。
關鍵詞:語文素養;思維能力;提升方法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會經常發現部分孩子獨立思維能力較弱,總是人云亦云,在集體回答問題時積極大膽,單獨回答問題時就暴露出概括能力弱,邏輯思維性差等缺點來。當孩子們的回答或表現達不到我們的預期效果時,我們往往將其歸咎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可靜下心來思考,卻發現其實不僅僅是這樣的。語言是思維的裁體,當語言表達呈現出條理不明、層次混亂、連貫性不強的時候,孩子的思維能力也一定不高。
那么,如何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改善這種狀況,這就需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特色,通過語言文字、句段篇章的訓練,達到鍛煉思維能力,提升語文素養的目的。
一、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閱讀交流討論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但長期的傳授式的教學使我們的學生依賴性較強,不善于獨立思考。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引導學生學會抓關鍵詞句、類比學習、板塊學習等方法。
(1)尋找關鍵句 突破疑難點
學生面對一篇新課文時,開始總有陌生感,往往讀不懂但卻不知從何入手,這就是課文的疑難點,是我們要重點進行教學突破的地方。而這些疑難點往往就藏在文章的一些關鍵句中: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最能體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句子;含義深刻蘊含哲理的句子等。找到關鍵詞句也就可以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分析理解,把一個個疑問解決了,也就能順利地完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了。
(2)掌握基本方法,進行類比學習
要真正讀懂一篇文章,除了重點語段外,從整體把握也很重要。就像學習說明文,要先引導學生回憶這類文章的學習方法:要掌握說明的方法、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揣摩說明文的語言的特點等。然后再回看本文:本文是運用什么說明順序?什么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它的作用是什么?語言的特點是怎樣的?這樣一步步引導孩子理清思緒,條理清晰的學習文章,同樣可以提高孩子們思維能力,鍛煉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
(3)樹立單元化學習概念,進行單元比較學習。
我們教材的編排都是以單元為單位的,同一單元的文章雖然內容不同,但往往主題相同,有著很強的可比性。如果學會將其組合在一起進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分析比較,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寫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對所學知識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二、概括能力的培養
概括能力要求條理清晰,語言簡潔,但是目前孩子們在概括主要內容時還存在不簡潔、不全面,不準確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多引導,積極糾正。
(1)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概括能力
思維導圖能很好地概括所要表達的內容,刪繁就簡,條理清晰。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得當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可以通過兩節示范課,給孩子講一講思維導圖是什么,并示范基本的樹形圖和氣泡圖的畫法,引導孩子們先從簡單的課文入手,學完課文后將本課的內容根據自己的記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再對照自己的思維導圖復述所學內容,起到鞏固記憶的作用。后面可以再進行稍微有難度的單元知識總結和整本書的思維導圖設計,將課內外閱讀結合起來。
(2)學會寫梗概
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孩子的概括能力,我們經常會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復述和概括。 一篇比較長的文章或者一本書的內容要想讓讀者在短時間里對它有所了解,就必須用簡潔明晰的語言寫好文章的梗概。在把長文寫短的過程中,要保留哪些,刪減哪些,怎樣過渡鏈接都是孩子們要思考的問題,把這些問題思考清楚,也就掌握了基本的概括方法。雖說梗概只有短短幾百字,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想寫好一則梗概還是要講究技巧的:
①讀:精讀原文,明確意圖;②抽:適當保留,大膽取舍;
③連:梳理語句,連接順暢;④理:銜接自然,合理有序。
(3)學會縮寫
縮寫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綜合的能力。學生要將一篇長文章,壓縮成一篇短文章,首先要通讀理解原文,分析原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層次。經過思考以后,刪去原文中的鋪墊、描述和聯想部分,保留原作中的人物、主要事件、主要結構,最后整理語言,使其文通句順,語言生動,這個過程特別能鍛煉孩子的概括能力。其實原文通過詳寫與略寫已經表明這些材料是主要還是次要的了。因此主要材料仍要詳寫,次要材料可以略寫、甚至刪去不提。不過,詳寫也好,略寫也好,原文的詞句都可適當壓縮,特別是描寫性的詞句可以不寫,這樣會簡潔些。
總之,思維能力包括的面是很廣泛的:邏輯思維能力,靈活應用能力,敏捷性、創新性等等,這些都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逐漸滲透。我們對語文教學的研究不能僅僅局限于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更應該為孩子們的思維發展助力,讓語文素養和思維提升一起得到均衡發展才好
參考文獻:
[1]《思維的全面發展與中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溫寒江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2]《課堂教學方案書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關月玲主編.?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