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瑋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外語人才在文化傳播和貿易交往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外語教育政策的實施是外語人才培養的保障。本文從全球化時代我國外語政策的不足及原因入手,闡述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完善對策,為我國外語人才的培養做出貢獻。
關鍵詞:全球化 外語教育政策 語言教育
引言
外語教育政策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我國居民的外語水平,為我國跨國貿易交易和文化傳播提供支持,有助于國家文化利益的提升。因此,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政府部門要提高對外語教育政策的重視,根據國家發展戰略有針對性地制定外語教育政策,提高外語教育的有效性,促進我國文化的傳播,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一、基于全球化時代的我國外語教育政策不足分析
(一)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不足分析
第一,外語教育占據的地位過高。就我國語言教育現狀而言,現行外語教育政策并未明確指出外語教育在我國教育中占據的地位,但是在實際語言教育中,外語教育占據的地位過高,遠超母語教育。相關數據統計表明,我國近五億人學習過或者正在學習英語。英國文化委員會就中國英語學習人數進行統計,該機構在研究中指出截止到2020年,中國學習英語的人數可達十億。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外語教育占據的地位相對較高,甚至超過母語教育,而過于重視外國文化教學,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弱化本民族的地位,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民族認同感的增強造成不利影響,對國家文化利益的保障造成威脅。
第二,外語教育存在失衡問題。我國外語教育中存在的失衡問題主要通過語種規模小及語種設置不合理體現。在我國外語教育政策中,外語教育的語種涵蓋英語、日語及法語等七種語言,其他語種則被稱作非通用語種。雖然外語教育政策不斷擴大語種規模范圍,但是仍舊不能滿足我國跨國貿易交流和發展的需求。與此同時,在我國外語學習者中,英語所占的比例高達93%,其他語種的學習人數總數占據7%.表明英語教育在我國外語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這對我國外語戰略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不利于外語教育的多樣化及有效性開展。
(二)外語教育政策不足的原因分析
外語教育政策不足出現的原因在于外語教育政策的規劃觀念不合理、政策內容不符合價值要求、政策制定流程不通暢這三方面。從規劃觀念角度說,政府部門對語言規劃的認識,會對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實施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國政府部門主要通過語言問題觀進行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僅將我國內部存在的語言問題作為基礎,較少涉及我國文化輸出等方面內容,導致我國外語教育內容較單一,不利于外語教育的有效發展。因此,政府部門要提高對外語教育政策的重視,通過政策的完善提高教育水平。
從政策內容不符合價值要求角度說,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滿足價值要求,根據文化目標制定外語教育政策。就目前全球化發展狀況說,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將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提高文化軟實力,加深中國和世界的交流作為價值要求。但是在實際外語教育政策制定及實施中難以實現上述價值要求,導致我國外語教育政策和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存在脫節現象,影響外語教育的有效開展,不利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
從政策制定流程不通暢角度說,外語教育政策屬于公共政策的內容,其制定涵蓋政策制定、執行、分析及評估四個流程,政策制定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會對外語教育政策目標及價值要求的實現產生影響。目前我國外語教育政策制定存在顯著的不通暢問題,缺乏專業的外語教育政策制定部門和人員,并沒有考慮政策客體的需求,沒有從我國國情及世界發展現狀人手,導致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缺乏協調性,使得制定的政策內容缺乏連續性和完整性,對外語教育的開展及作用發揮造成負面影響,導致我國文化利益得不到保障[1]。
二、基于全球化時代的我國外語教育政策完善對策
(一)提高對外語教育政策的重視
針對目前西方及語言領域出現的不和諧現象,我國政府部門需要提高對外語教育政策的重視,將其提高對“戰略”高度,將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看作與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聯系密切的內容,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外語教育政策及實施戰略。在樹立上述觀念,并積極開展相關工作的基礎上,促進我國文化傳播及弘揚,不斷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及文化利益。
在此基礎上有研究學者提出語言戰略觀這一觀點,認為在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和語言問題相關的所有內容都應該納入國家語言戰略文化中,從全球化角度進行語言戰略和語言規劃相關工作。語言戰略觀主要是將語言看作一種戰略,強調語言生態和語言權利的保護,注重和諧語言生活的構建,并要求相關人員合理開發語言資源。因此,我國政府部門在開展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工作時,需要樹立語言戰略觀,將外語教育政策看作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國家宏觀發展角度分析外語教育政策,有助于我國外語教育政策有效規劃和統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外語教育政策的重要作用,促進我國文化的弘揚及傳播,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及國際地位[2]。
(二)明確外語教育政策的完善要求
我國屬于外語教育大國,外語教育在教育領域、政治領域和經濟領域有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強化語言目標、提升語言能力、促進經濟迅猛發展及政治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在開展外語教育及政策制定的相關工作時,需要認識到外語教育的文化作用,提高對外語教育文化利益的重視。因此,在外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將文化利益的提升納入外語教育政策制定要求中,確保外語教育政策可以有效提升我國文化利益。
首先,政府部門需要從我國國情人手,明確外語教育政策的價值目標。在全球化時代,政府部門需要提高對文化軟實力的重視,通過各項政策法規的實施,保障我國文化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弘揚和傳承提供支持,有助于我國民族文化認同感及民族自豪感的增強。也就是說,政府部門需要將民族文化傳播作為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目標,明確母語教育、外語教育和對外漢語教育間的關系,避免外語教育對母語教育造成負面的影響。
其次,政府部門要制訂中長期外語教育規劃,利用外語教育政策的宏觀指導作用,制定并實施中長期外語教育規劃,根據我國外語教育現狀及熱門語種,進行不同類別語言中長期教育規劃的制定,實現外語教育的系統化及精細化發展,在發揮外語教育政策宏觀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外語教育政策內容,為我國文化利益的提升及文化傳播提供支持。
(三)提升外語教育政策制定工作的有效性
針對我國外語教育政策實施中存在的不足,政府部門要提升外語教育政策制定工作的有效性,保障政策制定工作有序進行,實現外語教育政策的有效完善。在實際工作中,外語教育政策的有序進行涉及政策主體、政策主客體及實施環境等多個方面,要求主客體間協調發展、主體與環境及客體與環境動態協調。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從以下幾方面人手,提升外語教育政策制定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政府部門需要保障政策主體間的有序性及協調性。政府部門需要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外語教育政策的統籌工作和管理協調工作,負責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立項、制定、編寫、實施及監督等工作,為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完善提供可靠的組織支持。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外語研究機構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吸引更多文化學、外交學及政策學人才進入外語研究機構,共同開展外語教育政策的理論研究,對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完善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制定組織及研究機構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工作內容不僅涉及外語教育相關內容,還需要涵蓋關聯學科、經濟發展、政治文化等內容,從整體上增強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全面性及有效性。
其次,規范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流程,在促進政策主體和政策客體良好關系構建的同時,增強兩者的互動。具體而言,政府部門在開展外語教育政策制定工作時,需要改變傳統的制定方式和流程,將以往政府主導“從上至下”流程,發展為政府主導的“從上至下”和社會參與的“自下而上”合作的制定流程,提升外語教育政策制定流程的開放性,有助于外語教育政策的完善。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開放性外語政策制定工作時,政策主體需要提高對政策客體的重視,認真聽取社會參與群眾的意見,調動政策客體參與外語教育政策制定的積極性,從整體上提高外語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最后,促進政策主體、客體及環境的協調發展,為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在外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政策主體需要貫徹落實國家文化利益意識,提高對國家文化利益的重視,將其納入外語教育政策制定工作中,為我國文化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持:政策客體在參與外語教育政策的制定或者受外語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貫徹落實國家文化利益意識,為我國的文化傳播提供保障。具體而言,外語學習者需要正確看待外語學習,將外語學習看作傳輸我國文化,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正確看待西方國家的語言文化霸權,增強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認同意識[3]。
結語
我國外語教育政策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予以改進。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政府部門要提高對外語教育政策的重視,明確外語教育政策的完善要求,并提高外語教育政策制定工作的有效性,為外語人才的培養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持,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提供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治國,外語教育政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例[J].文化軟實力研究,2018,3(06):66-74.
[2]沈騎,魏海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中國外語戰略規劃[J].外語界,2018(05):11-18.
[3]張志成,葛東雷,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國語言教育政策的發展與變革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 ,40(05):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