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 劉偉年
摘 要:針對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動力不足、動力機制不完善的現狀,深入分析影響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內外部動力因素,研究各動力因素在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并探索構建完善的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動力機制體系,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成長與發展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高職青年教師 教學創新能力 內在驅動因素 外在推動因素
一、引言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已成為教師隊伍的主體、教育教學改革的生力軍,教育部統計表明.35歲以下青年教師所占比重超過教師總數的2/3[1]。青年教師普遍學歷較高、思維活躍、專業知識扎實,教學基礎能力較強,成才需求強烈,但創新意識不足、教學創新能力普遍較弱,在提高教學創新能力、開展教學創新、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普遍顯現出熱情不高、動力疲軟等問題:各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沒有真正建立起促進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健全有效的動力機制,甚至存在阻礙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和發展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青年教師創新能力的提升與發展。當前,創新已成為時代的主題,教學創新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年教師作為專任教師隊伍的主體,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因素,提高教學創新能力,開展教學創新責無旁貸。
教學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動力機制的支持。沒有動力,能力的提升難以持續,完善的動力機制是教師教學創新能力得以持續、深入、健康發展的保證。因此,開展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動力機制的研究,尋找動力途徑,激發動力因素,產生集成動力,構建完善的、科學合理的動力機制,是當前高職教育急需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能力、教學創新能力及動力機制的內涵分析
能力是人們完成一項任務或實現一項目標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并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2]。創新能力是指人能夠勝任創新任務的主觀條件,是以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為基礎,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形成、發展并最終表現出來的產生某種新穎產品的人的能力[3]。教學創新能力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體現出來的求異、新穎、高效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產品的各種能力的復合體[4].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而全面更新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的認知與行為系統[5],表現為教學過程中的新穎性、高效性及獨特性,即更新教學觀念的能力、制定新教學目標的能力、策劃最佳教學方案的能力、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能力、總結分析教學經驗的能力等[6],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最高水平和最高境界。
動力在物理學上指能夠使機械運轉做功的各種作用力量,引入社會學、管理學以后,動力代表引起或推動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力量或原因[7],多種動力因素關系的組合就形成了某一事物運動發展的動力機制。動力機制是指推動事物或系統運動、變化、發展的內外部力量及作用方式,是一個可以激發和協調系統各部分力量并產生推動力的機制,促進整個系統的運行體系從被動走向主動,包括內在動力機制和外部動力機制。內在動力機制是促進事物發展的最根本的、最原始的內部驅動力,外部動力機制是促進和保障事物持續運作的外部推動力。顯然,推動教學創新能力的提升順利、深入、有效地進行的一切有利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形成的力量結構體系及運行規則,就是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動力機制,它是推動教學創新能力提升工作有效開展的根本動力與力量。
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在一定動力的推動下完成的,教學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動力機制,沒有動力,能力提升難以持續,完善的動力機制是教師教學創新能力得以持續、深入、健康發展的保證。
三、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動力因素分析
研究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動力機制,首先必須剖析其動力結構,弄清楚動力類型,再分析各動力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原理[8]。借鑒相關文獻、結合觀察和調查,經全面分析,我們認為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動力因素有內在驅動因素和外在推動因素。
(一)內在驅動因素
內在驅動因素指發源于青年教師主觀意識之內,能激發青年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創新能力的各種內驅力的有機整體,包括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對教學的熱愛等。
1.成長和發展需要
青年教師成長和發展需要包括教學成長需要、教學成就和社會認可需要、物質生活需要等。需要是人存在的基本條件,也是人類行為活動最根本的內在驅動力。馬克思說:“需要是人類心理最根本的東西,是人類個體和整個人類發展的原動力?!盵9]“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相關?!盵10]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需要是個體行為選擇的動力基礎與源泉?!盵11]“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最高層次的追求。人的需要是實踐活動的內在要素,是人不斷發展的本原與原動力”[12]。青年教師作為社會個體,需要情感上的歸屬、工作上的認同、生活上的滿足,希望盡快融入學校和適應社會,得到學生的喜愛、領導的肯定、同事的認可和社會的尊重,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成長和發展需要是青年教師提升教學創新能力的主觀因素、根本原因及重要力量源泉,準確把握青年教師成才的個體需求,是構建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動力機制,實現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和學校辦學目標雙贏的關鍵。
(1)教學成長需要
提升教學創新能力是促進高職青年教師教學成長、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內容。青年教師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對自己有著較高的職業定位和要求,教學發展和在教學工作中成長、成才的意識比較強烈,同時,深諳“高知”須轉化為“高能”“教學相長”的道理,希望自已勝任教學工作的發展性需要,這種強烈愿望是青年教師提高教學創新能力非常重要的內在動因。青年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在教學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具備較強的教學創新能力,才能積極主動地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
(2)教學成就和社會認可需要
人作為獨立的個體,需要他人的認同肯定自身。獲得教學成就、提升專業地位、得到社會認可是教師提高教學創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內在動力要素。理想的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學成就是廣大教師追求的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既是教師工作能力的發揮,又是教師價值在教學歷程中的認可與體現,使教師在發展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獲得自尊與被尊重需求的滿足。對青年教師而言,青年教師需要被社會認可。當青年教師具有追求教學成就和社會認可的意識時,就具有了提高教學創新能力的內在動力[13]。社會群體對其教學能力越認同,發展自身和提升能力的力度就更大。在社會認可的精神領域壓力下,青年教師為了獲取更多的上級認可、工作認可和社會認可,必然會不斷提高教學創新能力[14]。
(3)物質生活需要
生存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與需要。青年教師作為真實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的人,對物質生活和生活質量有明確的需求,同時,青年教師的精神追求和職業滿足感是以一定的物質生活需求為基礎和保障的。高職青年教師處于事業起步時期,專業技術職務不高,學術影響力尚未建立,相對而言待遇偏低,所能獲得的個人發展機會和資源有限。他們還要面對結婚安家、贍養父母和撫養子女等各種現實生活問題,需要有較穩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作保障,才能支撐其成才成長。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利益是人們行為的最深刻動力之源。因此,在生活壓力下,青年教師必定會抓住一切提升能力、提高崗位待遇的機會,追求物質生活質量是高職青年教師提高教學創新能力重要的內在動力要素。
2.對教學的熱愛
大多數青年教師選擇教師這一職業,不僅僅是為了就業的需要,更多的是源自個人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愛,對教師這一職業價值的認同。行為動力理論認為:人的職業發展需求動力是在內心職業認可與職業自信基礎上產生的職業目標追求和職業成果向往,是職業動機和職業理想相結合的產物[15]。人們在這種需求動力的推動下,不斷用更高的發展預期激勵自己,用更加積極的發展態度鼓勵自己,也不斷用更加實際的工作實踐改善自己的能力條件與環境,以獲得理想的發展效果。當人們對所選的職業產生了興趣與愛好、需求和企盼,以及升華到價值觀和思想意識以后,對職業發展的追求就由被動行為轉化為主動和持久行為[16]。因此,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對教學的熱愛是提高教學創新能力的重要動力源泉。職業認同感強和有信念的教師,自主提升的愿望就會強烈,有了自主提升的意愿,就會視教學為自己的生命,在態度上重視、情感上珍視;就會主動接受新的教學思想,探究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就會對教學更用心,對學生更關心,自覺地在職業活動中付出更多的心力,努力實現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
(二)外在推動因素
外在推動因素是指存在于教師主觀意識之外,能推動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各種要素相互作用構成的整體,主要是政府、學校、學生等社會方面的客觀要求,表現為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方面的驅動、學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推動、學生高效學習的要求等,這些構成青年教師提升教學創新能力的外因。
1.教育方針政策的引領
國家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出臺的教育方針政策是推動青年教師提升教學創新能力的重要的導向性驅動動力。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10-2020)》指出:“我國實施培養創新型與復合型人才的發展戰略,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改革的重點?!薄耙涌旖逃母飫撔拢龠M創新型、拔尖人才的成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的創新”。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要求聚焦高素質專業化,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還是靠教師。培養適應未來教育變革的新型教師。為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黨中央、國務院就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又出臺《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強調指出:“全面提高高等學校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薄叭骈_展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重點面向新人職教師和青年教師,為高等學校培養人才培育生力軍,服務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建設?!鄙鲜鱿盗姓撌雒鞔_了創新已成為時代的主題,教師創新教學已成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教學創新能力是國家教育創新的基礎,必須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職業教育教師素質,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素質能力要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要,教學能力特別是教學創新能力理所當然需要與時俱進。
2.學校教學改革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推動
教學創新能力是教師開展教學創新的基礎,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推動力,是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的立足點。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向縱深推進,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中的核心目標,廣大青年教師肩負著“創新者”的發展責任和培養未來“創新者”的教育責任[17].承載著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歷史使命,強烈要求廣大青年教師以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為目標,徹底改變教學觀念保守、教學內容滯后、教學方式方法老套、評價方式單一、偏重理論知識灌輸、教學創新缺失等低效的教學狀況,不斷提高教學創新的能力,將教科研成果創造性地運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針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評價考核方式等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創新。因此,學校教學改革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是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外部力量。
3.學生高效學習的要求
學生高效學習、發展的要求是青年教師提高教學創新能力的又一外部動力。高職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現代先進的信息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的范圍擴大,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要求廣大青年教師不但要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更要具備適應于廣大學生學習的教學創新能力。通過挖掘高職學生的學習潛能,多渠道、多途徑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創新教育教學觀念,改變教育教學方法,優化教育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技術手段的創造性選擇與組合,將知識和技能融入實際教學中,進行教學創新的嘗試,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更實用的知識,這樣一種基于學生的教學創新動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動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