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垚
摘 要:中國倫理道德是我國的思想文化瑰寶,是我國必不可缺的部分。里面含有非常豐富的思想道德內容,博大精深的倫理文化給我國增添了濃墨的一筆光彩。它對我國傳統的文化發展和民族的培養有著極大的影響,在歷史上也是承擔著重大的作用。特別是對現在我國的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能夠提供更多精彩的理論知識。本篇文章主要探析了中國論倫理道德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
關鍵詞:中國倫理道德;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
隨著我國的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經濟發展也日漸加強,使我國對新時代的發展迎來了重大的挑戰,尤其是在思想道德的方面上,因為受到如今互聯網的影響,國外的一些思想進入我國,讓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受到了嚴重的碰撞[1]。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都在明顯的發生變化,所以,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令家庭和學校堪憂,思想教育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困境。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倫理道德也開始漸漸顯現。
1.中國倫理道德對個人的現實意義
1.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品質
我國的傳統倫理思想博大精深,優秀的思想政治理念流傳到了至今。這種思想影響了我國一代代的大學生,對大學生的政治品質有著良好的指導作用。
①“以德治國”的思想。我國傳統的政治觀是講求要以仁義的原則治國領導統治者要有“以德治國”的理念。《論語·為政》記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作為統治者想要讓自己的政治地位牢固,就必須要先以德治國。②“民貴君輕”思想。“以民為本”是我國優秀的政治思想。在《尚書》中記載:“民可近,不可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我國的墨家、道家、儒家都提出要有“民為邦本”的思想。③愛國主義思想。我國的儒家“舍生取義”和“忠孝觀”的思想就創造了大部分的民族英雄,如在戰末時期的屈原,他在沒有辦法去拯救自己的國家和挽救國家的思想政治下選擇了跳江自盡。還有我國漢代的司馬遷有著“嘗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人生名言[2]。傳統倫理道德的思想政治理念促進了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它為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傳統的“以德治國”和“民為邦本”的思想讓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念有了明確的方向和堅定的政治理念。傳統的愛國主義思想也促進了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因此,傳統的倫理道德可以讓大學生改掉以個人思想為觀念的錯誤思想,形成正確的集體主義政治思想。
1.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在這個以經濟利益為主的新時代,人們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對利益和物質的追求上,而比物質和利益更重要的思想品質卻被人們所淡忘,甚至丟棄,人們對思想品質的發展逐漸淡忘。而高校如果重視對大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的話就可以有效的改變這一現象。首先,傳統的倫理道德可以改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當代社會,有些人之間的關系受到了影響就產生了一個隔閡,誰也不去理誰,兩個人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也是人之常情。還有表面上兩個人是很好的關系,但是在背后卻勾心斗角,誰也不放過誰。隨著現在的經濟發展,人與人之間缺少了誠信觀念,使得原本濃厚的感情變成了一個充滿謊言的感情。所以在發現這種人際關系的勢態時,要大力提倡倫理道德品質,它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還可以利于促進一個平等、互助和團結的人際關系[3]。其次,實施傳統的倫理道德還可以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在利益面前要明辨是非,不能被利益蒙蔽,還要把義氣看的比利益重要。從而來樹立一個健康的人生價值觀,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以集體利益為重。最后,傳統倫理道德還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的個人思想。許多大學生都盼著有一天天上能掉餡餅,去參加一些選秀節目來讓自己出名,從而耽誤了自己的學習。倫理道德中就指出了人不能被自己的物質欲望蒙蔽了雙眼,在追求物質上要腳踏實地的走,不要想著能一步登天。
2.傳統倫理道德對家庭的現實意義
2.1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婚戀觀
首先,良好的婚戀觀是要注重人的思想品質。古人說,成為一位稱職的妻子可以沒有文化,但是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品質。其次,良好的婚戀觀也注重家教和家風。我國有禮儀之邦之稱,所以對家庭的家教和家風也非常嚴格,再到了結婚的年齡時,選擇對象也是很講究的,每個人都喜歡家教好的對象來組建家庭。最后,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也沒有繼承良好的婚戀觀成分,大部分的大學生思想都是“寧愿一個人去享受榮華富貴,也不愿兩個人柴米油鹽。”思想品德也只是次要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于的追求物質,傳統的婚戀觀注重人的品質和家教教風的優良傳統,很利于現在的婚戀觀念,可以有效促進人們正確的婚戀觀[4]。
2.2有利于弘揚家庭的美德
首先,伴侶之間的關系就是家庭倫理道德的核心。在一個家庭中要先有夫妻,再有父子和兒女子孫。在結婚以后,夫妻之間要和睦相處,雖然在傳統的觀念里有著“未嫁從父,即嫁從夫,夫死從子”的不好理念,但是它的本質卻是正確的,也值得我們去借鑒。其次,父慈子孝也是家庭倫理道德的特色。我國最重視的就是“孝”字。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是生我們養育我們的人,所以孝順他們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現在有些家庭卻變成了孝敬兒子的觀念,使兒女們長大以后成為了啃老族。所以必須要注重傳統的孝親觀念,把這種觀念發揚光大[5]。最后,兄弟關系也是家庭倫理道德的重要部分。有血緣聯系的兄弟關系和諧是最重要的,可以有利于家庭的和諧發展,不能有偏袒的心理。
3.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倫理道德是我國的思想文化瑰寶,是我國必不可缺的部分。它可以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政治品質和思想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可以幫助大學生在進入婚姻之前形成正確的婚戀觀和家庭品質發展的觀念。所以傳統的中國倫理可以讓我們國家形成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讓國家的發展能夠更加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
[1] 楊玲.論先秦儒家禮育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中國民族博覽,2019,(22):66-67.
[2] 吳昌強.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今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價值及其實現路徑探析[J].時代報告,2016,(48):81-82.
[3] 費尚軍.道德現場的運用與當代大學生道德主體性的培育——對當前高校倫理學課程教學方式的一種探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9,(5):34-37.
[4] 侯淑靜.傳統倫理道德對當代大學生德育的現實意義研究[J].才智,2014,(22):46-47.
[5] 劉夢.當代大學生生態倫理道德培育研究[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1):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