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青年員工占比不斷提高,員工年齡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員工年輕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如何加強青年員工的管理,讓青年員工迅速成長為國有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對當前國有企業青年員工現狀、青年員工管理中發現的諸多問題進行探討,對強化國有企業青年員工管理提出建議,促進青年員工在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中貢獻磅礴力量。
關鍵詞:國有企業;青年員工;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國有企業的青年工作要始終把握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明確的時代主題,著力培養可以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擔負起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刻準備著。
當前,隨著國企改革不斷深化,現代企業制度日趨完善,如何加強國企青年工作建設,強化青年人才培養機制,是增強國企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的難題和挑戰。通過對國有企業青年人才隊伍的特征分析,結合當下國有企業青年工作的實際經驗,如何發揮青年員工的潛力與特長,使之與企業共發展、同奮進,實現國企高質量快速發展與青年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的共贏,值得每一位國有企業管理者深入思考。
一、國有企業青年人才隊伍的主要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道:“青年是最富有朝氣、最具有夢想,是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新世紀的青年員工具有更加鮮明的特點和個性:思維活躍、充滿激情、追求企業認同感與社會認同感,但理性與務實有待加強;政治參與熱情高,有理想、有擔當,但學習意識與黨性修養有待提高;思想潮流先進、創新意識強,但服務意識與吃苦耐勞有待增強。結合現代企業特點,大體來講,國有企業青年員工的思想行為具有如下特點:
(一)政治參與熱情高,心態積極健康。
政治優勢是國有企業的本質特色,國有企業員工的優良傳統是講政治。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當代國有企業青年一代成長了起來,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勝利成果,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他們積極擁護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認同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他們在主流價值觀上表現得積極健康,主動熱情參與政治生活。他們關注國內外大事、關注各項方針政策、關注社會熱點,尤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思想理性務實,心態健康積極。
(二)熟悉數字化信息技術,文化水平高。
當前國有企業的青年員工多數為80、90后,是伴隨著中國共同走向信息化道路的一代人,他們有較強的數字化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獨特的理解力。在信息化社會中,青年一代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打開了通往廣闊天地的大門,更容易獲取信息和汲取知識。在這種背景下,青年人在業余時間利用網絡,通過自我學習和碎片化學習不斷獲得自我突破和能力提升。
(三)思想潮流先進,重視自我發展和進步。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青年員工思想潮流先進,創新能力強。他們在工作當中渴望表現,希望被認可與被需求,非常重視自我。同時,他們的自我意識,促使其希望在更廣闊的社會舞臺中表現自我、展現自我。因此,他們有強烈的成長意愿,追求企業與社會認同感,追求自我支配,追求實現自我價值,敢于挑戰權力與權威,追求平等。
在擁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的同時,青年員工也對可預見的職業晉升道路十分渴求,希望能在工作中磨礪自己,提升自己,實現人生價值,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得到領導的賞識和獎勵回報,比如職務的提升、收入的增長等等。
二、國有企業青年員工管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國有企業青年員工朝氣蓬勃,是企業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群體,在他們的工作成長過程中,主要的問題有思想行為的超前性、價值傾向的不穩定性和職業規劃的不明確性這幾個方面:
(一)青年員工多元化思想行為的超前性與國有企業傳統管理模式的矛盾
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發展不斷加速推進信息多元化,80、90后員工思想特征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他們具有鮮明個性和強烈獨立思考意識。在一定程度上,這與國有企業相對固定單一性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體制普遍不相適應。其一,青年員工因其成長過程正值我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果的歷史時期,在不斷涌現的新興事物沖擊下,產生了思想超前取向,潛意識中對傳統事物存在慣性質疑批判及排斥心理,無法契合傳統的企業體制;其二,企業的轉型升級、體制架構改革都需要循序漸進的科學論證規劃,在客觀上存在實施滯后性,由量變實現質變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意識層面與管理模式的矛盾是首當其沖的問題。
(二)青年員工存在不穩定的價值傾向,職業素養參差不齊
青年員工的價值觀在經歷家庭影響和學校教育后已初步建立,但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價值傾向不穩定的最明顯的表現是他們在剛剛進入工作崗位時。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握好青年員工的思想動向,引領他們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在工作中提升思想境界、錘煉作風品格。但這同時也是一個團青工作中的難題,特別是企業在招聘時缺乏價值觀層面的科學考察評估,造成了對青年員工價值觀領域的失控,從而出現了一部分青年員不穩定的價值傾向。
而就職業素養而言,青年員工剛剛步入社會,責任意識、全局意識、制度意識不強,工作經驗少,協調能力差,主觀能動性差,行為模式呆板。他們身懷高精尖的專業技術,但由于職業素養水平低下而無法充分發揮個人價值。青年員工職業素養形成的最佳時期,往往因企業只重視業務技能培養,缺乏系統化培養而錯過了青年員工職業素養的提升。。
(三)青年員工自我定位不準確,職業規劃不清晰
對于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青年員工來說,他們對個人的工作能力、宏觀就業形勢、企業的職業晉升管理存在著很大的誤區。歸總而言主要有四大類:一類是專業不對口,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無法將所學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產生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一類是對崗位職責認識不足,實際薪資待遇或工作內容在就業后與預期存在相差較大的情況;一類是職業規劃模糊或晉升路徑狹窄,有的青年員工有著強烈的進步意愿,卻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指導,不知如何實現奮斗目標;還有一類是晉升意愿強烈但卻急功近利,不能踏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反而把精力浪費在搞人際關系、走捷徑上,對工作績效和自身成長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三、如何有效發揮青年員工在國有企業中的主力軍作用
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共青團作用,從研究青年的知識背景、工作優勢和個人愛好,以及企業發展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入手,為青年的成長鋪路,做青年成長的階梯,做青年進步的朋友,做青年建功立業的后盾,最終有效發揮青年員工推進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
(一)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為先導,夯實教育點,促進思想層次的升華
要把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作常態工作來做,要督促青年員工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要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有效發揮國有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提高知識水平和工作技能;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明辨,堅定黨的信仰信念,敢于同各種錯誤思潮、錯誤言行作斗爭,不在網絡社交媒體等平臺場合妄議黨的政策;要篤實,堅持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
(二)以強化主人翁意識為重點,夯實中心點,促進青年員工參與國有企業管理
要結合國有企業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青年員工成長的要求,找準工作的中心點,通過鼓勵青年員工參與企業管理來服務企業發展。青年員工對于國企轉型發展有著寶貴的價值,國有企業管理者應當要有充分認識,創新管理機制,提拔青年干部,鼓勵青年基層員工為企業管理獻言獻策,使他們變被動工作為主動工作,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青年員工的表現要定期關注,創造輕松愉悅的工作氛圍,使青年員工能夠以結果導向、目標導向展開工作,不斷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三)以做好職業規劃為驅動,夯實著力點,促進青年員工成長成才
國有企業要引導青年員工做好職業規劃,并幫助其逐步實現。青年員工的職業規劃不到位,對工作效率會產生直接影響。國有企業要不斷豐富順暢的職業發展路徑,保障青年員工實現職業規劃目標,直接表現和主要途徑就是職務晉升,國有企業建立合理的晉升管理制度十分必要。晉升可彌補職位空缺,保證組織正常運行,可有效激勵員工,促進企業提高效益,有利于降低人才流失率,保證員工隊伍穩定。同時,也可建立輪崗制度,通過橫向崗位流動及輪換,創造崗位有限、晉升無限的良性競爭性環境,從而疏通員工晉升通道,提高員工綜合業務素質,增強企業管理水平,為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儲備優秀人才。
四、結束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習總書記對廣大新時代青年給予厚望。要激發青年人才的力量,企業管理者要不斷提高識才之能、選才之法,創新青年人才培養機制,讓青年一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新意識為國企的轉型發展率先過礁探險、鋪路搭橋,使青年員工的成長與企業的發展互利共贏,進而發揮好青年員工在國企當中的主力軍作用,勇敢接過前輩員工手中的接力棒,為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9
[2] 龍婷玉,趙銀波.轉型發展期國企如何改進青年員工的管理[J].管理觀察,2017(2):52.
[3] 徐文永.淺談國企青年職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D].長沙民政學院學報,2017(6):60-61.
[4] 張熙.事業單位青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問題探析[J].管理觀察,2014,33:63-64.
[5] 覃建軍. 要加強國企青年員工思想教育[J]. 共產黨員(河北), 2018(8): 42-42.
[6] 李雪萱. 淺論新常態下如何做好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 現代國企研究, 2018, 140(14):268.
[7] 陳穎芳.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北京:理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