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菁菁
摘 要:21世紀以來,中國女性結婚率一路走低,反之離婚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婚姻問題被暴露,婚姻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普遍成為女性自我的選擇。閱讀完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后,不難發現劇中女性都有著不同而鮮明的婚嫁觀。其實,不管是19世紀初,還是現在,女性的婚嫁觀一直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旨在以文學作品為例,將不同的婚嫁觀大致概括為三類。
關鍵詞:婚嫁觀念 女性主義文學 社會地位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提及婚禮,大家腦海中都是潔白的婚紗,賓客的祝福,攜手共伴一生的承諾。然而現今,越來愈多婚姻中的問題顯露出來,婚姻關系看似越來越復雜,越來越不純白透明。
作為英國著名女小說家代表,奧斯汀對女性的地位問題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一直表現在她的作品中。在《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母親作為傳統視角及當時絕大部分人的想法,認為什么都比不過女兒嫁得好,所謂的“好”指的是權貴。伊麗莎白的妹妹莉迪亞非常輕狂,貪戀美貌與財富,被私奔對象、軍官韋克翰當成 “人質”換了一大筆錢,最后茍合成婚,但她的母親卻覺得她嫁得好,她認為就算婚后丈夫對你再不好、再不真心,都比不過此時嫁個年輕英俊的權貴來得好。這種婚姻是建立在愛欲與錢財之上,在奧斯汀看來這種完全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婚姻和純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的基礎上的婚姻都是可悲的,只有伊麗莎白和達西這樣完全嫁給愛情的才有幸福,所以人們常說“要嫁給愛情”,可是哪有那么容易,不論是19世紀初,還是現在,不論是當時的英國鄉村,還是現在的大城小村,想要單單嫁給愛情沒有那么容易,輿論的壓力,也就是世人的眼光對于一個待嫁的女孩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傲慢與偏見》中夏洛特本是個聰明女子,和伊麗莎白有著同樣的價值觀,只因家里沒有財產,人又長得不漂亮,到了二十七歲還是個“老姑娘”,她之所以答應嫁給伊麗莎白的表哥柯林斯,只是為了能有個“歸宿”,不用被世俗議論,盡管和柯林斯話不投機,婚后嘗不到愛情,她也“無所謂”。這種婚嫁觀是是建立在世俗眼光之上,這種婚姻不看個人意愿,更看社會看法。不止如此,像《傲慢與偏見》中莉迪亞的私奔引起了全家人乃至所有親友的驚恐,大家都怕這件丑事釀成丑聞,不但會害得莉迪亞身敗名裂,還會連累親友們,特別是她的幾個姐姐,可能再也無法覓得良緣,雖然后來有了達西的挽救,讓事件沒有發酵,但足以告訴我們:這個社會的輿論決定著許多女性的婚姻,這種婚姻觀也為之后的婚姻悲劇奠定了基礎。
相較于此,伊麗莎白和達西的婚姻屬于女性第三類婚姻觀,也是奧斯汀認可的最理想的婚姻狀態。伊麗莎白于達西是平等的,雙方都是獨立的人格并且互相欣賞,擁有共同話題,不問貧富貴賤,奧斯汀曾尖銳地指出,婦女的經濟地位決定婦女的社會地位,從而提出了婦女的經濟獨立問題。同時她筆下的伊麗莎白曾拒絕過達西的求婚 ,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 , 這是不可思議的 , 是與世俗相悖的。如此,這種不以經濟為目的,不問世俗,以主觀意愿為主的婚姻,才是女性婚姻的真正解放。
當今社會,女性婚姻觀也可大致分為這三類。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羅子君前期的生活狀態就是典型的第一類,她完全依附于老公,沒有工作,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最終看似完美的婚姻走向了滅亡。陳思誠出軌被爆后,佟麗婭父親輿論引發爭議,他告誡佟麗婭要忍,要原諒,要守好一名傳統女性的本分,可見女性經濟獨立的重要意義。現今部分女性擇偶時以經濟條件為重,這在社會背景下是無可厚非的。
最近熱搜事件,30歲未婚遭辱罵氣進醫院在網上引發熱議,因父親同事“30歲未嫁丟不丟人”的言論,女子誘發過度通氣癥住進醫院。又如娛樂圈,被曝出來的出軌真真假假,如霧里看花,當時《白鹿原》一舉拿下中美電影節三大獎項,張雨綺拿下了影后稱號,她與導演王全安的婚姻得到了大家的祝福,然后就爆出王全安連續三天嫖娼,被警方捕獲,而后兩人離婚,如今王全安平穩回歸,還和93年的左燁在一起并宣布即將和她走入婚姻殿堂,網上的評論不是流露羨意,就是感慨現在的社會,只要有錢有勢,不管他是背叛還是對婚姻不忠,年輕女孩都會主動獻身,沒有人指責王全安什么,甚至還有人發出“藝術家就是這樣的”自欺欺人的辯解,還有馬伊琍文章、林丹謝杏芳……可惜都是落入俗套的劇情,女方選擇原諒,雙方表面上和好,一幕幕“且行且珍惜”,就算網友們都表達了對女方的同情與支持,可是她們仍選擇隱忍、原諒……一直以來,女人被認為是依靠丈夫的,女博士、女強人往往在感情上不會一帆風順,甚至被認為成“怪人”,在背后遭受到風言風語,許多女性耐不住輿論壓力,與相親對象成婚,這也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一種婚姻狀態。
我們都知道,一直以來錢鐘書先生與楊絳女士相濡以沫,同樣熱愛文學,有著共同的話題,成為現代“嫁給愛情”的典范,而楊絳是如此告誡年輕人“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于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么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
而今,女性的自我意識漸漸蘇醒,包括婚姻與愛情觀,根據數據報道,2018年全國結婚率為7.2%,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低,同時,2018年全國離婚率高達38%,離婚率一路走高,最高的黑龍江省達到了63%。事實上,從2002年開始,中國的離婚率就一路走高,2002年,中國離婚率僅有0.90‰,2003年達到1.05‰,到2010年突破2‰,當前數據顯示,2015年離婚率為2.8‰,這也是2002年的3倍多。雖然離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蘇醒,但離婚的感情悲劇不斷上演卻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我建議女性結婚還是要更大程度上考慮到愛情,避免悲劇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張雪——《理智與情感》中女性主義文學探究——《長城》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X期56-57,共2頁
[2] 于麗錦.《傲慢與偏見》中的愛情觀和婚姻觀[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03):294-296.
[3] 宋慧巖.《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J].傳播力研究,2019,3(1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