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哲
摘 要:對于幼兒而言,由于其年齡較小,閱讀能力較弱,難以實現有效閱讀。但幼兒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游戲可以激發幼兒極大的興趣,為提升幼兒教育的效果,可以將繪本活動與游戲相結合,以此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升幼兒的閱讀效果。這對于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以及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 教育 繪本活動 游戲創設
引 言
幼兒園教育應結合幼兒的特點來開展幼兒園活動,要注重游戲創設,將繪本活動與游戲相結合,最終實現游戲化教學。由于幼兒的閱讀能力有限,使得傳統的繪本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為轉變這一狀況,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應創設幼兒感興趣的繪本閱讀游戲,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幼兒園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引導幼兒融入繪本活動之中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繪本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容易發現繪本內容中蘊含的游戲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來創設游戲活動,積極引導和幫助幼兒完成繪本內容的游戲創設,并使幼兒能夠真正融入到繪本活動之中,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例如,在開展《好喝的湯》這一繪本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繪本活動的內容制作相應的課件,在課件中向幼兒展示各種鮮活的動物形象,然后可以引導幼兒對課件中的動物形象進行模仿,幫助幼兒分析各種動物的主要形象和聲音,使幼兒對動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通過這種形式,既可以使幼兒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也能使幼兒真正融入到繪本活動之中,并且能夠實現培養幼兒閱讀能力的目的,進而起到一舉多得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與繪本主題相符的游戲
繪本十分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點,并且可以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來描繪圖片中的內容,因此,繪本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繪本的內容來創設相應的游戲,這樣既能使幼兒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進而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結合繪本主題所創設的游戲,一方面要能夠體現出繪本的教育價值,另一方面要確保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游戲活動的作用和價值,并且可以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教師在開展《我愛家人》這一繪本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繪本內容中小熊的成長經歷,使幼兒感受到濃濃的愛意,進而幫助幼兒樹立感恩意識。為此,教師可以設計“我愛我家”游戲,引導學生在接受家人幫助時,像繪本中的小熊一樣對家人說:“我愛你”。創設這樣的游戲活動,既能使繪本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幼兒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也能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目前,幼兒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會受到過分的溺愛,使其逐漸習慣了家人的幫助,缺乏感恩意識,因此,創設“我愛我家”這樣的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顯得十分有必要。
三、結合游戲培養幼兒的開放性思維
繪本是結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身心特點設計的教學輔助工具,十分符合幼兒的學習,其雖然篇幅較短,但卻能夠起到顯著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應圍繞著繪本的主體開展設計活動,使游戲能夠更加體現出繪本的價值和教育意義。但由于繪本內容相對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只是依靠繪本進行游戲設計,則難以滿足幼兒的開放性思維。因此,教師所涉及的游戲內容應具有開放性,促進幼兒開放性思維的發揮和拓展。例如,教師在開展《換一換》這一繪本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猜一猜”的游戲,通過“猜一猜”游戲來導入繪本活動。如: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問:“大家猜一猜今天老師都請來了那些客人?”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然后教師可以模仿動物的形態和聲音,讓幼兒來猜一猜教師模仿的是哪種動物。在此過程中,既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培養幼兒的開放性思維。
四、深入挖掘繪本內容
通過繪本活動創設游戲,需要教師深入挖掘繪本內容,充分體現出繪本所蘊含的教育價值。繪本內容十分豐富多彩,既有科學以及藝術方面的知識,也有情感以及數學等方面的知識,因此,要想充分發揮出繪本的教育價值,需要教師深入挖掘繪本內容,幫助幼兒了解和掌握更深層次的知識。例如,教師在開展《好喝的湯》這一繪本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模仿小動物進行游戲,不同的小動物在鍋中放入不同的食物,并且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放入食物的多少。這樣一來,既能增加游戲的靈活性,也能增加游戲的趣味性,使幼兒對游戲興趣大增,并且可以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結束語
繪本活動對于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提升繪本活動的教育效果,教師應將繪本活動與游戲相結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呂燕. 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多元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的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
[2] 鄭非非.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與活動指導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