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東
摘 ? 要: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進一步推動林業發展,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主要分析了當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我國是一個林業大國,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現有的林業資源,將有助于改善我國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但是目前我國不僅面臨著林業資源開發過度、再生長困難的問題,而且現有的林業資源運行機制也不健全。為此,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管理,確保林業健康、良性地發展,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
1 ? 當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政策不健全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國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提高國民生產總值,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雖然如今,國家政府認識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但是在短時間內生態系統很難恢復到健康的狀態,尤其是林業生態系統。保護生態環境的首要任務就是健全相關法律政策,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林業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存在獎懲不明確、分工不明確等問題,亟需進行改進。
1.2 ? 林業資源相對貧乏
雖然我國林業占地面積很廣,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林業資源發展方面的投入仍舊相對較少,林業資源相對貧乏。不僅如此,根據全球人均森林資源面積統計結果可知,我國的人均森林面積僅為全球人均面積的20%,落后于全球50%以上的國家,為此,國家政府有必要重視林業資源保護,保護共同的家園。
1.3 ?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仍需完善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很多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措施。但是由于林業生態環境的恢復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過程,所以,相關政府部門不能放松警惕,要不斷完善現有的保護措施,并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相應的調整,盡可能地保護林業生態環境。
2 ?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策略
2.1 ? 采取保護性建設和經營措施
第一,撫育森林。為了更好地建設林業生態環境,經營者與相關政府部門不僅要協力合作,還要明確各自的責任與義務,使得林業建設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第二,封山育林。在林業種植之初,樹木極易受到來自外界的破壞,政府部門可以適當地采取封林措施,為林木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除此之外,保護林業生態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當地政府部門要不斷強化市民的林地保護意識,為進一步保護林業生態環境提供方便。第三,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在植樹種林的過程中,除了要適當地增加林業資源的種類,還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環境采取合適的種植品種,并在樹木生長過程中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2.2 ? 加強保護區建設和管理
為了更好地對林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對當地種植的樹木進行分類,將一些珍貴的、瀕臨滅絕的物種所種植的區域設置為保護區,加大保護力度,以防遭受來自外界的破壞。在自然保護區建設完成之后,林業相關的政府部門還要為此配備專業的林業人員,以科學的、嚴謹的態度對自然保護區進行管理,并不定期地指派人員進行工作檢查,起到監督的效果,保障瀕危物種的安全。
2.3 ? 建立良性循環機制
在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不僅要負責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還要協調好林業發展與當地居民生活之間的關系,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早日把我國建設成生態環境優良的大國。為此,建立良性循環機制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出發:首先,制定科學的補償政策。鼓勵并獎勵人們保護林地,在林地建設與當地居民切身的利益相沖突時,政府部門要適當地給予經濟獎勵,從而實現保護林業的目標。其次,鼓勵人們采摘林業產品。為了能夠對林業資源更好地進行開發利用,將林地建設與經濟建設相協調,政府部門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人們將林地的果實進行售賣,實現可持續發展。最后,重視林下經濟開發。林地的建設需要肥料,家禽的養殖需要林地,適當地進行林地養殖家禽,既可以保證樹林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又可以養殖出健康的家禽,實現良性循環。
2.4 ? 提高社會對林業環境的保護能力
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與保護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加強林地周邊居民的保護意識,從根本上杜絕人為地傷害林業生態環境。另一方面,科學合理地規劃林區,可以將林區劃分為商業林區與公益林區兩部分,改變單一的山林環境保護模式。
總之,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與保護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我國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應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工作理念,根據我國目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為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斷努力。
(收稿日期: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