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的追求,同時促進了我國舞蹈文化行業的快速發展。基層群眾舞蹈是基層群眾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成了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娛樂活動,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幾分風采。基層群眾舞蹈是群眾文化建設的實質性目的,同時舞蹈輔導成了基層群眾文化的主要發展方向,受到了群眾的廣泛重視。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及途徑,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舞蹈輔導;基層群文發展;意義;途徑
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目的在于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并為構建和諧的社會奠定基礎。近年來,我國舞蹈事業逐漸在我國的各個地區發展,各個年齡段都有很多人接觸舞蹈,并熱愛舞蹈,特別的是為中老年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娛樂舞臺,他們將舞蹈作為自己日常的主要娛樂活動。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舞蹈活動的開展,相關的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必須為群眾建立一支舞蹈輔導的團隊,并結合各個地區的文化特點,積極開展輔導工作,促進廣大群眾更好地參與群眾文化的建設當中。
一、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
我國在建設和諧穩定社會的同時也在大力鼓勵人們進行群眾文化的建設,舞蹈作為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一種文化表現方式,并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舞蹈文化的建設不僅滿足了群眾的精神需求,還能夠幫助群眾增強體魄,改善了群眾的生活質量以及大大充實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如何做好群眾舞蹈的輔導工作是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人員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群眾舞蹈不同于專業舞蹈,群眾舞蹈更加體現出了娛樂性和互動性,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它是一種以群眾為基礎的文化活動,來實現全民共同參與,全面提高我國的群眾文化素養。除此之外,群眾舞蹈可以促進常年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缺乏運動的群眾投入到健身當中,在進行群眾舞蹈輔導的過程中,由于很多群眾是缺乏舞蹈基礎了,因此文化建設舞蹈輔導人員要考慮到群眾間的個體差異。最主要的是,舞蹈輔導者在進行基層文化建設時可以有效融入基層中,幫助群眾獲取舞蹈方面的知識,同時促進與基層群眾間的交流,了解群眾需求,相互補充文化知識,實現全民文化素養的提升。舞蹈輔導有著推動社會文化的重要作用,在進行舞蹈輔導時結合當地特色,對舞蹈動作進行規范指導,提高群眾的舞蹈水平,進一步促進舞蹈文化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發展,全面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提高群眾對舞蹈活動的積極參與性,并促進群眾的身心健康發展[1]。
二、實現舞蹈輔導在基層文化發展的策略
(一)提升自身的修養文化
基層文化建設工作人員在為群眾進行文化服務時,只有具備充足的專業技能和文化素養才能夠保證為群眾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作為文化建設工作人員應當保持著一定基礎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并不斷地進行學習來充實自己,以一個飽滿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當中。作為舞蹈輔導員要加強練習,提高自身的舞蹈知識和技能,并從多個角度去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用專業的思維和方法去指導群眾,提高群眾的舞蹈基礎。
(二)結合當地特色開展舞蹈輔導工作
不同的地域會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同時不同地域的群眾的喜好、民俗風情也是不同的。因此,群眾文化建設在進行舞蹈輔導之前,要先對當地的群眾喜好進行調查研究,靈活地變動舞蹈輔導方式對群眾進行輔導。舞蹈輔導者要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積極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挖掘當地的文化元素,并將這些特色元素融入舞蹈輔導教學當中,滿足當地群眾的舞蹈審美需求,促使更多的群眾參與到舞蹈健身活動當中,傳達當地特色的文化內涵。除此之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去了解到其他地區民族的文化特色,人們的審美追求也逐漸向多樣化發展[2]。
(三)增強與群眾的溝通和交流
舞蹈輔導者在進行教學時,會遇到各種不同年齡段、追求不同個性的群眾,在進行輔導時難免會感受到很多不同的個性因素。為了能夠促進群眾間的和諧相處,舞蹈輔導者應當積極與輔導對象進行交流溝通,一邊輔導一邊私下與輔導對象進行交流,了解不同群眾對舞蹈的需求,并通過群眾的需求設定最佳的輔導計劃,促進群眾對舞蹈的進一步吸收。除此之外,舞蹈輔導員在輔導教學時應當采用群眾樂意接受的方式進行輔導,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愛好,因材施教,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達到舞蹈輔導的最終目的。
三、結語
舞蹈輔導對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基層舞蹈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養,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應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文化素養,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
參考文獻:
[1]焦楊.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及途徑研究[J].神州,2019(25):291.
[2]任志瑛.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及途徑淺談[J].神州,2018(2):17+19.
作者簡介:劉政宇,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