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壽忠
摘要: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戲曲發源于漢代,到現在已經成了大家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戲曲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發展歷史悠久,具有別樣的魅力。作為戲曲演員,如果想要將戲曲的獨特魅力充分展現出來,不僅需要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演員對自身修養的培養以及對文化藝術的積累與沉淀。對于戲曲演員甚至是整個戲曲行當來說,文化藝術修養的培養極其重要。
關鍵詞:戲曲演員;文化藝術修養;思想品質;專業技能
在當今社會中,國家對于中華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戲曲大力提倡。對于戲曲也有了空前力度的扶持,這也就意味著對戲曲演員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在時代潮流快速發展的今天,作為一名戲曲演員,想要滿足觀眾越來越高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除了戲曲演員所必須具備的戲曲素養以外,還必須提升自己身上的文化藝術素養。本文將通過作者的自身體會,對戲曲演員所需要具備的藝術修養、文化修養以及其他方面的修養進行討論,表述作者自身的看法與觀點,以供戲曲演員進行參考。
一、戲曲演員所應具備的文化素養
對于戲曲表演來說,它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社會文化娛樂活動。因此,戲曲演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有意識地對自身的文化素養進行培養。換句話說,就是戲曲演員在平日中不僅僅要對自身的戲曲表演的基本功進行練習夯實,還需要有目的性的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戲曲演員自身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時,也讓自己的戲曲表演水平能夠得到升華。值得一提的是,戲曲演員所需要擁有的文化素養并不是指要求戲曲表演者具有多高的文化學歷,而是需要戲曲演員做到對于戲曲中唱詞的理解與詮釋,以及戲曲作品中的典故度做到了如指掌的地步。這樣才能夠使戲曲演員在戲曲作品的表演中做到爐火純青、靈活自如。因此,戲曲演員在臺下需要大量的涉獵與戲曲相關的文學作品與文化知識,還需要對藝術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儲備。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戲曲演員洞悉并掌握戲曲藝術中的規律。根據往常的情況分析,幾乎歷代的戲曲表演者都出生于窮苦家庭,很少有能夠接受學校的正規教育的機會,而現如今社會中,大多數戲曲表演者都是從小開始接觸并學習戲曲,文化課反而沒有被重視,使之掌握并不牢固,相應的缺乏一定的文學素養。甚至,有些戲曲演員對于自己所演出的戲劇劇本也是糊里糊涂,一知半解。并不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不了解戲曲作品背后的具體內涵,對于劇本中所展現的人物關系、人物形象、思想性格以及歷史根源等基本信息都不甚了解,使他們在戲曲的演出中很難取得一定的成就。因此,文學修養對于戲曲演員來說,極其重要,它能夠幫助演員在藝術實踐中加以提高自身,從而讓演員的藝術素質的以提升,如演員對作品的分析與了解以及對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掌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文所闡述的戲曲表演者文學修養與我們平時所說的文學修養有所不同,不是單單指文化水平方面的高低,讀多少書,識多少字,而是指涉及各個方面的文化知識修養,尤其是美術、音樂、文史、影視等這類和戲曲藝術有重要關系的藝術類知識。戲曲演員在演出中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身法如果只做到心里有數或是熟練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演員能夠將其表達清楚,講出其中的道理,這一過程就需要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想要將自身在藝術實踐中所獲得的經驗總結為理論知識,用來指導自己的戲曲表演,提升自身的藝術水平,需要有淵博的文化知識作為基礎。這也是為什么文學素養比較高的戲曲演員在戲曲的具體表演中遠超普通演員。即使在對唱段的模仿中,也能做到字正腔圓,面對一大段的道白與貫口也能夠做到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有所不同。這些文學素養較高的戲曲演員對于戲曲作品往往能產生與眾不同的大膽想法,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敢于不斷地進行革新。對于那些文學素養相對于較低的戲曲演員來說,就只能循規蹈矩,按照劇本來演沒有自己的任何想法與見解,故而在戲曲表演中難以獲得一定的成就。
二、戲曲演員所應具備的藝術修養
作為戲曲演員,需要具備相應的扎實專業技能以及擁有一定的藝術創新能力,其對于專業演員來說,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一)戲曲演員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能力
對戲曲演員而言,最基礎也是最必需的就是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原因是在戲曲表演過程中,對劇本中人物的塑造需要依靠扎實的基本功。而基本功的扎實程度也基本意味著對人物塑造的程度。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能夠創造出令人折服的舞臺形象。所以,該如何練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呢?首先,戲曲演員需要再平時加強對自身戲曲基本功的訓練與夯實,使自身可以在戲曲的“唱、做、打、念”上做到靈活運用、游刃有余。與此同時,在戲曲表演之前,戲曲演員需要仔細鉆研作品,領會劇本所想表達的真諦,由此提升自身的戲曲藝術基本功。對于戲曲表演活動來說,之所以能夠收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是因為戲曲演員在表演中對現實生活進行了藝術化的加工與處理,使之得到了一定的升華。由此來看,戲曲演員還需要在生活中獲取藝術養分 ,并不斷地向大師與名家學習,使自己的戲曲表演藝術水平有所提升。
(二)戲曲演員需要具有創新精神與能力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戲曲大家,需要擁有以下幾點品質:其一,對于戲曲的表演精益求精,在對于戲曲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方面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簡單認識中去,需要演員根據實際生活,進行認真揣摩;其二,戲曲演員須有目的有意識地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使自己能夠擁有良好的創新精神,能夠在戲曲表演的學習中不斷進步;其三,戲曲演員需要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根據個人的獨特見解對戲曲作品進行在創造,在提高自己的戲曲藝術表演基本功的同時,在表演中獲得更多的感悟。戲曲文化藝術素質除了能夠幫助演員更加深刻的了解作品外,還能夠提高演員在舞臺上所展現的氣質。能夠在準確掌握劇本人物心理狀態的前提下,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更加生動形象。
三、戲曲演員所需具備的其他素養
(一)戲曲演員需要擁有高盛的品格與情操
戲曲演員是否能夠演繹出出色的舞臺角色,最主要的是在于演員對現實生活是否有良好的體驗與感悟。對于戲曲演員來說,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而這種良好的品質又能使戲曲演員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作為國家社會中的一分子,戲曲演員需要將熱情投入進對國家、社會、民族的謳歌與贊頌中去。換一種說法,就是戲曲演員在培養自身的良好道德品質與情操時,需要將對祖國與社會人民的熱愛表現在首位,并且需要有將戲曲演藝事業看作是自己的歷史使命。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戲曲演員在戲曲的演繹過程中,為大家詮釋出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角色。戲曲演員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提高自己的情趣修養。這就需要戲曲演員對庸俗的情趣進行一定的規避,追求具有較高藝術境界的情趣。這樣才能夠使戲曲演員能夠靜下心來,不被名利所束縛,專心的為大眾呈現精彩的戲曲
(二)戲曲演員需要具有豐富的生活體驗
戲曲雖然是固定的程序化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很大的差別,但戲曲又源于生活,不論是戲曲中的人物、情節還是語言都是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想要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經典戲曲形象,更好地詮釋劇本中所表達的情感與主題,戲曲演員就必須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獲取靈感。因此,戲曲演員在平日中需要認真仔細地觀察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對每種生活現象加以留意分析,以此做到對生活的本質有所洞悉,以便戲曲演員生活素質的積累與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戲曲演員想要在戲曲表演事業中有所成就,塑造出經典的舞臺角色,成為一名出色的戲曲演員,不僅需要演員具有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演員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素養,培養自身的創新精神與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與節操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只有做到以上內容,才能使戲曲演員自身的戲曲文化藝術素養有所提升,詮釋出經典的舞臺形象。
參考文獻:
[1]何艷梅.戲曲演員的藝術文化修養略談[J].文化產業,2018(07):75-76.
[2]朱麗芳.戲曲演員應具備的藝術修養分析[J].藝術評鑒,2016(13):165-166+153.
[3]楊波.論一名優秀戲曲演員應具備的藝術修養[J].大眾文藝,2013(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