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粵劇又稱大戲,是具有多種行當的戲劇。在粵劇中旦行還可以分成小旦、花旦、老旦等,而小旦是其中最為特殊的一種行當。小旦在戲曲中的表演程式,不但包含了規范性,并且具有靈活性,因此,有當地人民 將戲曲稱為具有規則的自由動作。和其他民族戲劇相比較,中國戲曲還有一個突出特征為具有高度程式化,戲曲舞臺中人物的動作并不是對生活中的人物動作進行模仿,往往是基于生活動作,對其進行詳細美化、加工,使其變得更加規范化。文章著重對粵劇中小旦的表演程式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旦;粵劇;表演程式
一、引言
表演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舞臺藝術,怎樣表演號一場戲的知識就像深不可測的井,越挖越深。因此,就算演員學習了一部分表演程式,但不同劇情以及人物,表演出來整體效果具有很大不同,不能以為掌握了幾種程式就能對所有表演進行套用。
二、表演程式概述
程序最初的意思是法式、規程。它是指中國傳統戲曲中以歌舞的方式來展示生活的一種特殊的技術格式。在戲曲表演中,其表演方式四個組成部分——唱念做打都具有一定程式,這是戲曲刻畫舞臺形象的藝術語匯。
戲曲可以分為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這三種特征。程式性主要是中國歷代藝術家刻畫人物形象需求,結合生活形態、總結、提煉、改變、規范、舞蹈化等賦予表演的基本固定形式。程式性在戲曲中極為普遍,并且獲得了廣泛使用,“形成了戲曲對生活的反映,而且和生命形式具有一定的距離”;其取材來自生活,但又比生活更夸張、更有美麗獨特的色彩。如果沒有程式,則戲曲鮮明的節奏以及歌舞性則會不斷減少,其藝術個性也會逐漸模糊。
也就是說,程式貫穿于戲曲各個部分,但并未對戲曲局部展示,往往是戲曲形勢總體構建的特點。戲曲是一種程式化的藝術,因此,戲曲毫不回避“程式化”,是戲曲嚴格的程序,形成了自身審美特點的表演優勢。程式如果和人物特定情緒相結合,就能展現自身巨大表現力,讓人物精神世界迸發耀眼光彩,獲得奇妙的藝術成果。只有表演者靈活自如地使用程式,就能把人物個性、思想和感情描繪得更加真實、生動。
三、粵劇中小旦表演程式的分析
如在花旦行當中三個典型人物:《鐵弓緣》中的陳秀英、《小放牛》中的村姑、《拾玉鐲》中的孫玉姣這三個人物的造型與服裝基本相同,假如不對其個性進行創作,將有可能演成一個模樣,所以,演員應該深入刻畫人物個性:孫玉姣屬于小家碧玉的類型,其父親去世較早,她的母親對她很嚴格,平日沒有太多和人接觸,其性格較為內向和溫順,在看到傅鵬的時候十分害羞,不敢與其對視,并且回答也十分拘束,喜歡用手帕遮住臉,利用舞臺上表演的喂雞、數雞、穿針引線等程式對人物天真淳樸進行了演繹。而《小放牛》中的村姑則是鄉村中極為典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在放牛回家的時候遇到了牧童哥,一起唱小區,在歡笑中打鬧。并且在戲曲中還具有一些舞蹈動作,使用了馬鞭、小跳、小圓場、連續蹉步等小旦表演程式來刻畫人物的個性。但是《鐵弓緣》中陳秀英,因其父親是守備,隨著家庭狀況的下降,她和母親一起經營一家茶館,和母親在一起時任性和撒嬌,因為她可以接觸到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因此,她能明辨是非、善惡,有勇氣和洞察力,性格潑辣、冷靜,坦率而堅定,她的愛更是果斷,對匡忠一見鐘情。在戲曲中,采用了女扮男裝的形式,應用武生身段、大圓場、翻身等表演程式對人物進行演繹。
程式具有固定的性質,擁有特定發揮的戲,但是缺少具體內容。旦行中大部分是對未出嫁少女的扮演,其表演的主要特點為活潑生動、嬌俏可愛、思維敏捷,對舞臺具有很大的襯托效果。而其往往是伴隨歡樂的音樂出場。小旦和花旦相比較,聲調更高,人物不但有聲音的交流,并且還有無聲的交流。對于聲音的交流要求字正腔圓、繪聲繪色;而在無聲交流中則主要是通過動作、眼神、姿態等形式來展現人物內心情感。例如:在粵劇傳統戲曲《六國大封相》中,在最后階段羅傘女的表現使其變成了經典的小旦代表,其表演時間與正印花旦相比較,羅傘女為蘇秦歡呼雀躍,喜出望外,一會左顧,看看道路是否平坦;一會右盼人們的祥和景象,體現了她為蘇秦撐傘時的喜悅心情,縱橫十方舞臺,大跳羅傘架,是小旦必須具備的功能。并且小旦必須會對眼神進行傳達,并且善于各種手部的花式表演,還應該具有熟練的指法表達,而小旦的身形極為活潑,不但能夠展現彩旦的風趣,并且還有青衣風韻。想要成為優秀的小旦極為不易,必須具有豐富的基本功和情感,帶給人親切、可愛感覺。
四、結論
綜上所述,各行當中具有不同的表演程式,然而小旦利用自身獨居特點是表演程式刻畫了人物歌舞化,與小旦寫意、虛擬性的美學原則。基于此,自由馳騁,塑造各種人物形象,反映紛繁多彩的生活,這是時代給予吸取表演藝術的重要責任。因此,我們應該良好應用戲曲行當的表演程式,對粵劇進行踵事增華,使其能夠展現更加迷人的風韻。
參考文獻:
[1]鐘哲平.粵劇新態淺談[J].戲曲研究,2016(03):250-261.
[2]程君捷.淺談粵劇花旦表演藝術[J].藝術家,2018(6):38.
[3]葉貴才.淺談粵劇的配角功能及演出體會[J].南方論刊,2009(A01):62-63.
作者簡介:林碧嫻(1990.5-),女,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四級演員,本科,廣東粵劇院,粵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