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俊
摘要:音樂可以起到啟迪人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力,還能夠通過創造音樂氣氛引發聽眾心中的共鳴。因為文化發展歷程的差異性,東西方在藝術方面的追求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可是這并不能夠阻擋東西方藝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音樂劇起源于西方,融合了音樂、舞蹈、話劇等內容,可謂是博大精深。《歌劇魅影》是現代音樂劇中的代表作,本文以《歌劇魅影》為例,分析其音樂的魅惑性,從而讓聽眾更細致的了解《歌劇魅影》的魅力所在。
關鍵詞:音樂劇;《歌劇魅影》;音樂賞析
一、引言
伴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創新、通俗易懂的藝術形式。音樂劇是相對于歌劇來說更加的具有新意,是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本文以《歌劇魅影》進行分析,提出其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性。
二、《歌劇魅影》的創作背景及簡介分析
(一)《歌劇魅影》的創作背景
音樂劇《歌劇魅影》是改編自加斯通·勒魯的原創小說,在1986年的時候,音樂家安德魯·洛依·韋伯將這個小說進行改編,創作了《歌劇魅影》這個音樂劇。韋伯具有十分良好的古典音樂修養,雖然對現代作曲方法十分的熟悉,可是依然選擇的是通俗、大眾的方式,他的音樂十分的脫俗。韋伯早期創作的作品比如《貓》,并沒有十分強烈的故事性與戲劇性,可是從1981年《歌劇魅影》之后,真正的“戲劇音樂”逐漸明確,甚至對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進行了連接,變成了真正的跨界音樂。戲劇音樂逐漸以流暢的旋律線貫穿在整個戲劇之中,伴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表現出人物的悲歡離合,曲終人散。韋伯在創作音樂劇《歌劇魅影》的時候,充分的學習了傳統音樂劇的優勢,并且進行了改造,把浪漫和激情、想象和現實相結合,將表現力與張力充分的融合到節奏之中,這也是《歌劇魅影》的創新之處。
(二)《歌劇魅影》劇情簡介
音樂劇《歌劇魅影》是由安德魯·洛伊德·韋伯根據加斯通·勒魯的小說《歌劇院的幽靈》改編而成,故事使用的是倒敘的方式進行。劇中的主角魅影由于多次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從而造成了面部被多次毀容,從而不得不躲藏在劇院的水窖中,在這種情況下魅影變得十分兇殘、惡毒與自私。可是,魅影不但唱歌好聽,還會創作歌曲,更是被女主稱之為“音樂天使”,在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下,魅影幫助了克里斯汀,讓她在巴黎歌劇院受到了很多觀眾的欣賞。然而在魅影愛上克里斯汀的同時,克里斯汀童年的好友勞爾也進入了克里斯汀的生命之中。一個是被毀容的音樂天才,一個是年輕貌美的女孩,還有一個是英俊瀟灑的青年伯爵,這三個人展開了一段纏綿糾纏的愛情故事。
在整部劇中,作品表現出了十分緊張的戲劇沖突,給觀眾帶來了強大的沖擊性,可謂是一部經典的作品。
三、《歌劇魅影》的藝術魅惑性
(一)多樣性的人物性格與愛情的升華
雖然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是存在的,可是在東西方文化作品中,都會將愛情作為藝術的主體。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對愛情進行了極力地歌頌與描寫。《歌劇魅影》中的主人公也為了自己的愛情奮不顧身。特別是在西方的音樂劇里面,愛情更是一味必需品。作品中將一個希望得到愛情的音樂天才,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愛情逐漸走上了違背善良的道路,可是在最終醒悟,甘愿犧牲自己成全所愛之人的故事。男主人公魅影具有十分出眾的音樂才華,可是因為面容被毀,造成他只能夠躲藏在巴黎劇院的地下迷宮里面。在遇到女主人公以后,他愛上了女主人公,并且幫助女主人公獲得主演的角色,希望能夠借此獲得克里斯汀的愛情。但是當女主人公遇到年輕的伯爵勞爾以后,卻對其一見鐘情。兩人在互訴愛情的時候剛好被魅影所看到。根據正常的故事情節安排,魅影在愛情受到挫折以后,一定會受到刺激發狂。可是這部音樂劇中,卻讓觀眾感受到了愛情的另一層真諦,也就是“犧牲自己,尊重愛人的選擇”。魅影被毀容的面容和其高尚的思想情操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本性善良的魅影因為世人的嘲笑與戲弄,逐步走向了自我封閉的道路。在追求愛情的時候,他不擇手段,甚至在最后關頭以勞爾的生死逼克里斯汀做選擇,其可以說是一個大反派,但是這個角色并沒有引起觀眾的憎惡,反而對他表示同情。
(二)無與倫比的音樂創作性
音樂劇可以說是一門融合了戲劇、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元素為一體的綜合性項目,其融合了多種藝術內容。但是,音樂是音樂劇中最主要的元素。沒有震撼人心的音樂,別的元素在音樂劇中就失去了顏色,會直接降低其藝術價值。正是由于音樂的突出表現,才會讓音樂劇有了生命力。換言之,一部音樂劇是不是出色,最核心的評判標準依然是劇中的音樂價值,它直接決定了音樂劇的高度與水平。《歌劇魅影》中的音樂,極大程度上提高了這部音樂劇的觀賞性與藝術性。
首先,分析其主題曲。《歌劇魅影》的主題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可謂是全劇的點睛之筆。時至今日,該主題曲仍然是無法超越的音樂作品。其節奏變化多端,涵蓋了很多音域范圍,通過男女主人公一同配合演唱,都奠定了其在音樂劇歷史中重要的地位。這部主題曲從開篇就以高音調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成功的奠定了整部音樂劇緊張的基調,在漫長的前奏鋪墊之后,主人公的正式演唱由此可知。這個時候,二人的研究就好比是尋常對話的喃喃低語,然后就是二人的合唱。克里斯汀天籟一般的歌聲和魅影低沉雄厚的嗓音實現了完美的融合。在唱完兩個段落以后,迎來了曲目的高潮階段。克里斯汀忘情的演唱,配合魅影深情的演唱,并給予克里斯汀鼓勵。這就讓克里斯汀更加深情地投入到演唱之中,曲調不打斷的提高,最終二人的情緒在high E中的長音中得到發泄,也把整部劇推向了高潮。
然后,分析其背景音樂。所謂的背景音樂是指烘托故事環境以及表現情感的音樂。在渲染舞臺氛圍,提高舞臺效果等方面都有十分大的作用。《歌劇魅影》中使用的背景音樂與主題十分的契合。首先,表現在其出現的時間點都選擇的十分恰當合理。比如,在本音樂劇第一幕場景的拍賣會之中,音樂在蓋布被拉下的瞬間一同響起,冷酷的音樂基調讓觀眾產生一種害怕的感覺,為音樂劇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調。之后,曲調突然變得雄偉壯觀,很多樂器一同演奏,不但和最開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還形象地體現了拍賣會中喧鬧的場景。第三,表現在其巧妙的烘托舞臺氣氛方面。所創造的緊張感充分的調動了觀眾的情感。在克里斯汀拿下魅影面具的時候,本音樂劇最主要的道具之一——水晶吊燈突然掉落下來,在混亂的環境中,魅影將她帶到了迷宮,從而迎來了本劇的高潮。為了表現這一轉變在克里斯汀的影響,韋伯在這部劇前面部分出現的很多樂曲中都有所融合。
最后,分析插曲。插曲指的是在影視劇里面某一個場景中出現的歌曲。這種插曲一般能夠起到渲染氣氛,增強情感的作用。其雖然并不是該劇的主題曲,可是能夠讓觀眾某一部分的劇情印象更加的身,所以一樣具有重要的作用。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插曲數量相對比較多,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有《Phantom of the Opera》《Think 0f me》《A11I Ask of You》。以上這些插曲都是在英國古典音樂的基礎上融合了爵士樂的內容,給觀眾帶來強有力的沖擊性。更為重要的是,在感受到其震撼性之后,還可以在回味之中發現其內在價值。例如,插曲《A11 I Ask of You》的應用,伯爵勞爾和克里斯汀可謂是從小青梅竹馬,心生愛意,在兩個人相互表白的時候被魅影所發現。這就讓魅影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也為音樂劇高潮的來臨奠定了基礎。《A11 I Ask of You》就在這個時候出現,這是一首男女聲二重唱的唱段,歌曲包含兩部分,前段的節奏十分的舒緩,然而后段則和其形成了強烈的轉折,大幅度跳音的應用表達了魅影內心的情感變化。
從整體上來說,不管是音樂劇的主題曲、背景音樂還是插曲。《歌劇魅影》的處理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讓其流傳至今仍然是不可逾越的音樂劇作品。
(三)音樂美和情感美的深度融合
《歌劇魅影》是一部具有神秘色彩的,讓人感慨萬分的愛情悲劇作品。通過優美的音樂把不同的任務性格與情感塑造的十分的鮮明并且生動。音樂劇中美妙動人的旋律,比如,音樂劇中經典的唱段中《The music of the night》與《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都讓人沉浸其中,并且為之著迷,兩段旋律的特征不多做闡述。其中,歌劇與音樂劇,古典與流行相融合,成功地讓音樂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可,甚至起到了雅俗共享的效果。
音樂劇中的音樂和情感是同步的,這十分容易理解,在聲音高亢的時候,情感也達到了高潮。比如,魅影強烈地表現自己內心深處對克里斯汀情感時,魅影在劇院受到質疑或者是冷漠時表現出來的憤怒;在聲音低沉的時候,常常是魅影強烈壓制自己內心帶有試探性地表達自己情感的時候,又或者是克里斯汀表達自身膽小與感恩之情的時候。音樂劇中還出現了音樂與情感相對的情況,比如魅影的面孔十分的丑陋,可是卻擁有十分美妙的歌喉。之后,魅影內心深處善良美好的一面戰勝了內心的兇惡與殘忍。他放棄了自己的愛情,成全了自己心愛之人,這就使得音樂劇的主題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魅影這一角色融合了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具有讓人羨慕的聲音,在人們聽到他的歌聲的時候,都為之興奮不已,可是也十分厭惡他的冷酷殘忍。可是在他表現自己內心情感的時候,向自己心愛之人表達自己內心為愛付出的時候,又表現出一種難以言表的苦澀與心疼。伴隨著人物情感與劇情的變化,只能夠通過嘆息與無奈來表現自己內心的情感。
四、結論
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精彩的故事情節,優美的音樂表演以及唯美的舞臺效果,是這部音樂劇成功的必然構成內容。這部音樂劇的作曲家安德魯·洛依·韋伯在音樂劇的創作中,沖破了多種音樂類型的界限,把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讓這部音樂劇充滿了現代主義色彩,這也是《歌劇魅影》中音樂的藝術魅力的直接體現。
參考文獻:
[1]李花.音樂劇中聲樂演唱特征及教學研究——以《歌劇魅影》為例[J].名作欣賞,2018(06):170-172.
[2]翁曉宇.《歌劇魅影》中唱段分析下的音樂劇聲樂演唱特征分析[J].大眾文藝,2017(08):177.
[3]孫輝.音樂劇《歌劇魅影》中同名唱段“歌劇魅影”的演唱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