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祥
摘 要:環境保護是建設新時代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利用環境監測技術作為環境保護的輔助保護機制,能提升環境保護工作確定科學的方案機制,能有效的實現在進行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將良好的環境管控能力發揮出來,實現精確化、科學的環境監控機制落實,要能有效的實現在進行環境保護過程中,做好有關應用措施機制的科學打造。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環境保護;應用
1、引言
環境監測技術能提升有關專業工作人員對于環境現狀的掌握能力,能實現對于基本科學環境控制方案的有效落實,發揮出良好的環境保護效果。要能提升環境監測技術的使用和規劃性,保障基本的技術手段能發揮穩定的輔助性環境保護效果作用。
2、環境監測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環境監測是指對環境質量的各項數據進行監測、收集,并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從而反映環境污染的情況。其能具備較高的環境保護作用價值,比如其能實現對于各種環境監測對象的可靠持續監測,實現對于監測數據的客觀反映,保障有關的環境監督和治理部門能獲得良好的環境控制識別依據。在進行環境治理措施的落實過程中,能根據基本的環境監測數據結果,獲知有關的技術方案能否得到良好的治理控制效果,對于不良的治理措施,能根據監測結果及時的進行調整,同時能對于多項監測技術進行必要的技術實施效果比對,實現在進行環境治理的過程中,能發揮出良好的質量措施方案選擇依據高質量保障。隨著監測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環境監測控制方法,很多先進的技術手段被有效的研發出來,為環境保護工作者的工作開展,提供了較為重要的技術支撐,有效的實現在技術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能發揮出良好的數據精確性質量方面的保障性。同時能通過各種可靠環境監測技術的精確實時發布,能引起社會大眾的正確環境狀況認知,能提升大眾對于環境保護行為思想的轉變,發揮出良好的環保政策和要求落實效果。環境有關的保障標準制定依據要能根據科學的監測技術獲得,實現在監測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能穩定的發揮出良好的環境保護科學依據性作用。
3、環境監測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3.1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和發展,主要是通過各種生物技術的客觀環境現狀反應能力,實現數據監測過程中,能有效的發揮出良好的監測數據反應效果。比如利用生物微核技術,通過利用生物細胞在不同輻射環境、污染環境機制下的分裂速度和形態的不同變化體現,配合可靠的檢測技術,實現對于基本環境狀況的可靠分析,有效的保障在進行生物技術應用中,發揮出較高準確性、經濟性保障的環境監測效果。
3.2固相萃取技術
固相萃取技術就是要能將監測的樣本實現有效的不同物質分離。實現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能發揮出良好的特定監控項目的有效開展。固相萃取技術的原理是在溶液的狀態下,待測定被吸附劑析出、沉淀,從而與樣品中的其他物質分離,選擇適宜的洗脫劑將待測物洗脫,從而實現待測物的分離和富集。固相萃取的操作過程:首先,在提取樣品之前,選擇合適的溶劑淋洗固相萃取柱,并潤濕吸附劑以實現活化吸附劑的作用;第二,將液態樣品倒入活化的固相萃取柱中,利用壓力讓樣品溶液緩慢進入固相萃取裝置;第三,用溶劑輕輕沖洗固相吸附劑;第四,選擇合適的洗脫劑將待測物洗脫,再收集洗脫劑用于后續的分析。
3.3光譜技術
OH自由基可以在大氣中進行光化學反應,能做到對于含硫化合物的有效去除,OH自由基能實現對于基本空氣污染情況的有效識別判斷,能在利用光譜的高頻低脈沖、衰蕩光譜等技術的過程中,發揮出較高空氣污染現狀信息的有效獲取。
3.4自動監測技術
自動監測技術是進行環境問題持續監測的重要監測技術,要求能對于特定的環境監測項目實現持續監測的能力,實現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能發揮出良好的環境監測效果。一般自動監測技術常常應用在水質監測的過程中,主要是因此傳統的水質監測技術,往往需要進行水質采集、實驗室送檢、實驗室檢驗、數據匯總等,這種傳統的實驗室監測技術,其監測的時間周期較長,往往不能獲得良好的及時性、準確性實驗監測質量保障。尤其是對于突發水污染監測來說,其往往存在較大的滯后性,導致了很多問題不能及時的獲取解決方案,造成了污染問題的擴大化。自動監測技術,能通過水質監測傳感系統,實施的獲取水質情況,能獲得持續的監測數據,根據動態的持續監測數據,就能判斷目前水質問題以及水質變化發展趨勢。提升對于有關工作開展的預判性、預防性工作展開。
4、環境保護中提升環境監測技術應用成效的措施
4.1 優化環境監測技術
環境監測技術要能在環境保護方面發揮積極的價值作用,就要有效的實現在環境監測技術上提升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實用性,也就是要能發揮出在環境保護的過程中,環境監測技術的有效參與性,打造其在環境保護機制落實開展中的基本數據提供和依據性作用發揮。要能提升環境監測技術的信息數據及時性的傳遞機制,能使有關的監測信息數據,及時的傳遞到有關部門人員的手中。
4.2 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構建
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是提升環境保護的預控能力,防止環境擴大化的重要機制內容,要能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實現在環境保護中,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在環境控制上的主動性以及主導性能力的實現。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建設要求具備良好的完善性,要能有效的實現對于特定監控對象的全面化監控,實現在有關的監控機制實施過程中,能發揮出良好的監控信息科學性、準確性保障。
4.3 創建大范圍環境監測信息共享機制
很多時候各個不同地區的環境監控對象就有較大的聯系性,比如一條河流可能會穿越多個省市地區,其所存在的環境問題也會對于其多穿越的多個省市地區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要能對于特定區域獲得環境監控信息實現大范圍的信息資源共享,實現環境監控信息的價值作用擴大化,保障監控信息能被充分深入的利用。比如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平臺。
5、結語
環境監測技術對于環境保護能力的提升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作用,對于環境保護的精確化、經濟化指標實現具有積極作用,要能有效的建立環境保護過程中的環境監測技術應用機制,發揮其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利琴.環境監測技術方法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探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5):65.
[2] 宋寶英.環境監測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國科技縱橫,2018(9):5-6.
[3] 武亞慧.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及質量控制方法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9):2413.
[4] 林麗珊.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及質量控制方法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31(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