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全球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主要以隱私權和人格權為基礎,屬于單邊保護。在大數據時代,從個人角度單方面保護個人數據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大數據時代的要求。我們也應該從公司的角度來保護大數據企業的權利。基于我國特有的特點,本文將從個人信息雙向保護的角度,對數據企業的權利結構進行合理化。
關鍵詞: 隱私權 人格權 大數據時代 個人信息
一、 大數據概述
大數據時代全面保障個人信息的需要大數據是指伴隨著可作為處理對象的數據外延不斷擴大,依靠物聯網、云計算等新的數據收集、傳輸和處理模式的一種新型數據挖掘和應用模式。在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的保護尤為重要。國家和地區都在思考如何在大數據時代保護個人信息。目前,國際上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主要是基于對獨立人格權或隱私權的保護。這兩種保護模式的出發點是個人是個人信息的主體。這一出發點已經不符合大數據無處不在的實際特點,難以有效保護個人信息。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要適應大數據的特點,只保護一方是不可能的。為了全面保護和保護個人信息,應賦予數據企業保護數據企業權利。目前,一些學者已經初步探討了這一問題,構建了正確的大數據企業框架,但內部結構有待完善。
二、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建設現狀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信息時代。網絡大數據的來源和構成非常復雜,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也比較突出。這些因素給數據安全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可以說,制約大數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安全和隱私問題。目前,國內外對于網絡環境下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三、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建設措施
3.1 ?強化行政監管,健全法律制度。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許多國家普遍采取加強立法和行政監管的方式,對企圖利用個人隱私資料牟利的犯罪分子進行約束。盡管如此,由于法律建設和完善所需的時間,許多個人或組織仍然利用法律和政策的漏洞牟利。此外,出售個人隱私資料的后果沒有明確界定,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采用一些易于量化的指標。
3.2 ?強化技術防護,加強行業自律。目前,許多學者根據大數據的應用現狀,從隱私保護和訪問控制的角度研究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關鍵技術。這些研究不僅為政策法規的健全提供了參考,也為用戶的網絡安全教育提供了一些手段。
3.3 ?提升素質教育,強化道德建設。大數據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由于上網門檻較低,很多人對網絡法律法規的教育程度不夠。盜取他人私人資料時,不知道自己觸犯了法律,也不完全了解泄露這些私人資料所造成的危害。因此,必須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推進網絡道德建設。
3.4 ?提高安全意識加強自我防護。大數據環境下的隱私保護涉及到大量的個人、團體、企事業單位,我們可以從源頭入手,增強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意識,加強自我保護,從源頭上控制隱私泄露,并吸引利益相關者參與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
3.5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建立網絡監管執法機構。國家應當建立健全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保障網絡、機構、企業和個人的網絡安全。近年來,互聯網發展迅速,立法跟不上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是造成網絡安全和個人隱私泄露和侵權的主要原因。因此,針對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時代,國家應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構建網絡安全服務體系,對政府、企業和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對非法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對利用個人信息從事違法行為的集體或個人進行嚴厲打擊,保護個人隱私被泄露。
3.6 ?企業應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做網絡維穩的守護者。企業信息安全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的經營信息和經營決策是企業管理的生命線。這些重要信息一旦泄露給企業將造成嚴重后果。在大數據背景下的信息時代,網絡安全與穩定是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環節。企業應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內部網絡的防御能力,使內部網絡不受侵害。同時,還要培養員工的網絡安全意識和企業責任心,謹防泄密給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
3.7 個人隱私安全防護意識是網絡安全的重要環節。個人用戶是網絡的重要參與者,是網絡安全的主體。面對各種網絡平臺,要注意篩選信息的可信度,對于網絡風險較大的平臺或網站,盡量不要登錄或填寫個人信息,防止隱私泄露給自己的經濟財產造成損失甚至人身安全威脅。此外,應及時清理個人登錄信息,確保其在網絡上的個人痕跡不被泄露。信息安全事關自身利益,要高度重視和防范,加強對個人信息和隱私的保護,在面臨威脅時,也要堅決維護個人隱私權。
3.8提高個人信息保護的技術和用戶自我保護意識。現在我們正處在大數據時代,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不僅需要法律法規的保護,更離不開技術的支持。第一,增加研發經費。資本投資對技術發展至關重要。加強用戶個人信息保護,需要高度重視研發技術投入,完善技術手段。二是強化技術規范。大數據時代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加強技術規范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如果用戶想要獲得一些重要信息,需要通過密碼或密碼認證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的身份,同時用戶的個人信息數據不能由一個人授權管理,應使多個相關人員進行管理,相互監督。
3.9強化個人信息保護的行業自律。企業應加強自律,遵守用戶和業務有關個人信息的約定,堅守底線,只有內部員工才能規范自己的行為,用戶信息泄露事件會減少很多,他們才能更好地提高整體水平。社會風氣下,企業應及時改變服務模式,讓用戶在愿意的前提下按照運營商的要求獲取信息的模式。在大數據時代,相關行業日趨完善,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披露問題日趨嚴重。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的個人信息保護模式也面臨著各種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各方加強合作,采取各種措施保護個人信息。
四、 結語
總之,生活在大數據信息時代的人們,不僅要充分利用和享受信息時代帶來的便利和機遇,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安全意識,以正確面對和合理解決信息時代的網絡安全威脅。國家可以組織有關研究人員探索更先進的網絡安全技術,運用更好的科技手段,從技術上保護公民隱私。這樣,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得到充分保護,網絡信息更加安全可靠,社會將在和諧和平的環境中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 王珊,李永先.我國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研究綜述[J].理論探討,2016(28):32.
[2] 范為.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的路徑重構[J].主題探討:網絡空間法治化,2016(93):45.
[3] 孟慶芳.大數據的發展現狀及個人信息安全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12):78.
[4] 劉懷義.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保護與電信網絡詐騙防范[J].交流平臺,2016(32):24.
作者簡介:張健輝,男,臨沂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技術專業專科在讀,研究方向: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