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紅
抑郁、焦慮情緒均是心理應激最為常見的反應。過度的抑郁、焦慮情緒會使人失去目標喪失斗志,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心理疾病,如抑郁癥等。妊娠和分娩時大多數女性均會經歷的一個生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女性需要經歷身體和情感的雙重體驗。就生理來講,孕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會明顯增高,分娩后皮質醇水平會明顯增高,血清孕酮水平會明顯降低,這些生理上的改變也會影響產婦情緒。有數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女性在分娩期、妊娠期以及分娩后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等情緒,以擔憂過度、恐懼為主要表現。這些不良情緒會導致身體發生一定變化,不僅增高了分娩風險,發生胎膜早破、習慣性流產、早產、胎兒畸形、產后出血、低體重等不良事件,還會延緩其產后身體康復,甚至引發抑郁癥。那么影響產婦產生抑郁、焦慮等情緒的原因有哪些呢?怎樣加強產婦情感護理?
1.影響產婦產生抑郁、焦慮情緒的主要原因
產婦產生抑郁、焦慮情緒的原因主要來講包括社會、心理和生理三個方面,也是其相互作用的結果。
心理方面原因。此方面主要與家庭對嬰兒性別的期盼、嬰兒的健康情況、嬰兒的性別、產婦的文化程度、產婦家庭的經濟狀況、產婦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關于嬰兒的營養、健康、喂養等相關問題等。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但是部分產婦往往因為適應能力較差、角色的變化、相關知識的缺乏等等均會導致產婦產生心理壓力,最終引發抑郁、焦慮。
生理方面原因。生理原因與產婦自身存在的疾病有很大關系。如果產婦本身存在羊水異常、異位妊娠、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合并癥等,由于家屬或自己的期盼、擔憂胎兒和自身安危等就會引發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
社會方面因素。此方面因素主要為產婦的年齡及既往史等。如果產婦曾經有過分娩疼痛劇烈等對分娩的不良記憶將會給產婦造成較大心理壓力,而對于年齡較高的產婦來講,其精力較正常育齡產婦更低,生理變化更為明顯,因此分娩壓力也會明顯增加,這也會進一步導致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2.怎樣對產婦實施情感護理
加強產婦抑郁、焦慮情緒的護理和疏導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值得社會和臨床提高重視程度。產婦的情感護理不僅要重視產后護理干預,也要重視妊娠期護理干預。
在醫院產科門診部門,醫務人員應掌握產婦的基本情況,并完善產前檢查,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針對存在抑郁焦慮危險因素的孕產婦應提高重視程度,詳細講解規避危險因素的方法,重視健康教育;如果產婦已經存在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醫務人員應了解其產生原因,教會其控制自身情緒的方法,并予以最大的愛護和幫助。對于既往存在情緒異常史的產婦,應邀請專業心理人員進行照護。在每次產檢完成后,及時告知產婦胎兒發育情況,解答產婦疑問。如果產婦或家屬詢問或非常關注胎兒性別,醫務人員也要遵守相關制度,不隨意透漏胎兒性別,并向其講解夫妻雙方均會影響胎兒性別,同時傳輸男女平等的觀念。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很多家庭已經對分娩、妊娠、嬰兒發育等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但是也有部分家庭缺乏相關知識的了解。醫務人員應就相關知識對產婦進行產前教育,減少由此方面因素引發的抑郁、焦慮情緒;還可以開展咨詢室,產后及時幫助產婦進入母親角色。此外,由于新生兒護理、產后憂郁哺乳等實際經驗的缺乏,產婦往往無從著手,此時醫務人員應對其展開新生兒喂養技巧及知識指導,包括新生兒沐浴、臍帶護理等等,使其盡快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減少其抑郁和焦慮感。
此外,也要予以產婦物質支持和社會支持,這在防止產婦產后抑郁焦慮、減輕其生活壓力與負擔中具有重要作用。創造舒適、輕松的環境氛圍。在產婦住院期間,醫務人員應與產婦創造良好的護患關系,保證室內安靜、環境清潔、光線柔和、空氣新鮮,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還可以將病房布置為家庭式樣,有助于補充分娩時大量消耗的精力和體力,還可以減輕產婦鎮痛感,從而保持身心愉悅。醫務人員也要主動關心產婦,掌握其心理需求,進行有效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