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琴
糖尿病是由于機體胰島素分泌和(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滿意,患者可伴發眼、心、血管、腎臟、神經等臟器損害,最終導致患者殘疾或者早亡,對人體健康危害十分嚴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約有1.18 億患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 27%左右,給社會和家庭造成非常沉重的疾病負擔。
糖尿病可防可控。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基礎,需要貫穿與整個治療過程。因此,筆者向廣大糖尿病患者介紹一些應掌握的營養知識,用來指導各位病友在日常生活正確選用飲食,做到合理營養。
一、糖尿病患者應重點掌握的營養知識
①糖尿病患者的能量攝入總量,以既能維持理想體重,又能滿足不同情況下的營養需求為原則。對于18.5≤體質指數(BMI)<24.0的患者,以維持或略低于理想體重的能量攝入量合適;若患者體質指數(BMI)值≥24.0(即超重或肥胖患者),攝入的總能量應逐步減少,最終使體重下降并維持在理想體重的±5%范圍;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能量需要量增加的孕婦和乳母、肺結核和腫瘤等消耗性疾病患者、各種原因造成的營養不良和消瘦患者等特殊人群,可適當增加10%-20%能量攝入。②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時,體內需要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供能,容易引起酮血癥;但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會使血糖升高而增加胰島素負擔。所以應根據患者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癥狀、個體差異、用藥情況等計算患者碳水化合物適宜的攝入量,一般可占總能量的45%-60%。攝入碳水化合物時,要重點考慮該碳水化合物的GI值。一般認為:當GI<55時,為低GI值食物;當GI值在55-75之間時,為中等GI值食物;當GI>75時,為高GI值食物。GI值越高,該食物在胃腸道消化越快、吸收越完全,葡萄糖快速進入血液導致血糖迅速升高,故患者應選擇低GI值的食物。③糖尿病患者的脂肪攝入量,以占總能量的25%-35%較合適,特別注意的是:飽和脂肪酸的供能占比應<10%。糖尿病患者較理想的脂肪來源是單不飽和脂肪酸,供能占可>12%。④蛋白質攝入量不宜過高,以避免增加腎臟排泄負擔;也不宜過低,避免出現負氮平穩。以占總能量的15%-20%為宜。其中至少三分之一應來自高生物價的蛋白質,如乳、蛋、瘦肉、大豆及其制品。⑤糖尿病患者體內物質代謝較正常人旺盛,日常生活中又適量限制了主食和水果攝入量,所以容易造成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供給充足的維生素C、維生素E、部分B族維生素,對糖尿病營養治療非常重要。鋅、鋰、三價鉻、錳、硒等礦物質,對改善葡萄糖耐量、促進胰島素分泌、保護機體細胞和組織器官免受損傷等具有重要作用,故患者應攝入充足的以上礦物質。⑥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吸水膨脹,吸附并延緩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不溶性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加快食物通過腸道,具有間接緩解餐后血糖升高和減肥作用。故糖尿病患者可適當多攝入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豆類、魔芋制品、黃瓜、香茹、甘藍等蔬菜。⑦三餐能量分配要合理,一般按早餐20%、午餐40%、晚餐40%的方式進行能量分配。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物易出現低血糖反應的患者,可適當增加餐次,每日4-6餐。
二、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需要量及食譜舉例
某患者:男性,年齡55歲,身高1.7米,體重64公斤,從事輕體力勞動。患2型糖尿病8年,近一年來主要通過飲食治療來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持續在7.0 mmol/ L左右波動,無并發癥。
我們根據患者從事的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體力勞動,以及患者是消瘦、正常、還是肥胖等體型,確定患者每公斤體重每日需要的能量,然后計算患者每日需要的總能量,最后分別計算出三大產能營養素每日需要量。①用患者的實際身高(cm)減去105,計算患者標準體重:170-105=65Kg;②根據《成年糖尿病病人每日能量供給量》表,確定正常體型、輕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日需要能量25kca;可計算出該患者全日總能量需要量為:65kg×25kca/kgl=1625kcal;③以三大產能營養素供能比分別是蛋白質占16%、脂肪占29%、碳水化合物占55%的比例,以及 1g蛋白質、1g脂肪、1g碳水化合物分別產熱4kcal、9kcal、4kcal,計算各產能營養素每日需要量(g):蛋白質(1625×16%÷4=65g);脂肪(1625×29%÷9=52g);碳水化合物(1625×55%÷4=223g)。
通過以上計算得出:該患者需要的能量為1625kca/d,需要攝入的三大產能營養素的量分別是:65g蛋白質,52g脂肪,223g碳水化合物。將該患者全日總能量按照早餐20%、午餐40%、晚餐40%的比例進行分配。查詢《食物交換份表》后,可給出全日食物推薦。早餐:全麥面包片1兩,煮雞蛋一個,拌綠豆芽2兩,250毫升牛奶。午餐:大米飯1兩,玉米面窩頭1兩,清蒸魚2兩,香菇炒油菜半斤,10克烹調油。晚餐:饅頭1兩,小米粥1兩,素炒小白菜半斤,瘦肉丸子1兩, 10克烹調油。
三、糖尿病患者的食物選擇
①谷物。全谷物有助于降低和延緩血糖應答,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多用全谷物代替部分精致谷物;蕎麥、玉米、小米、雜豆等粗雜糧比米飯、面食吸收慢,血糖生成指數低,患者可用部分粗雜糧代替精細糧。
②蔬菜。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對糖尿病患者健康非常有益患。糖尿病患者可經常食用的蔬菜有:胡蘿卜、青花菜、大白菜、小白菜、茼蒿、芹菜、萵苣、香茹、木耳等。
③水果。糖尿病患者應根據自身血糖和尿糖控制情況選擇食用水果。若血糖、尿糖控制滿意,可選擇食用柚子、梨、蘋果、鮮桃、柑、葡萄等低GI值水果;若血糖、尿糖控制不滿意,應避免食用水果。
④肉類。近年有研究指出:攝入較多畜肉的人群(平均攝入量≥150g/d),其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會比一般人群高。故患者應選擇魚、雞、鴨等白肉,少食用豬、牛、羊等紅肉,且烹調菜品前應盡量去除肉品中的油脂和肥肉。
四、糖尿病患者應掌握的其它營養知識
最新研究表明:經常飲用茶、酸奶、咖啡,可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經常飲用運動飲料、果汁飲料、碳酸飲料等含糖飲料者,會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素食飲食容易造成礦物質、脂溶性維生素、部分必需脂肪酸攝入不足,故素食飲食者應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合理搭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