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中醫院,福建 龍巖 36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臨床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中老年患者久病臥床導致腸道蠕動緩慢,機體消化功能下降;同時常因肛門括約肌收縮力降低、胃腸道瘀血、腹壓下降等因素造成排便動力不足,引起便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臨床主要表現為焦慮、煩躁、腹脹,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2]。中醫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邪實為主,癥型多見肺氣壅滯,肺熱下移大腸致大便秘結、排便不暢[3]?;诖?,本研究選取110例痰熱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旨在探究泄熱通腑法臨床應用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痰熱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110例,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n=55)與觀察組(n=55)。對照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55~79歲,平均年齡(66.92±5.38)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05±1.86)年;合并癥:高血壓11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6例。觀察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5.69±5.78)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5±1.58)年;合并癥:高血壓10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西醫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相關診斷標準;②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相關診斷標準,癥型:痰熱郁肺,主癥:煩躁、咳逆喘息、發熱惡寒、口渴欲飲、大便秘結、排便不暢;③排便次數<3次/周;④患者簽署本研究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既往消化道器質性疾病者;②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③急性消化系統感染者;④肝腎功能不全者;⑤中途轉變治療方案者。
1.3 方法 對照組:根據2013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相關治療標準給予常規治療,即布地奈德(瑞典: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J20140048),霧化吸入2 mg/次,2次/d;乙酰半胱氨酸膠囊(廣東人人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19),口服200 mg/次,3次/d;莫沙必利(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10),口服5 mg/次,3次/d;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惠州市九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60053),口服400mg/次,3次/d,期間指導患者適當腹部按摩,飲食及運動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泄熱通腑法治療。方劑:大黃10 g,魚腥草30 g,黃芩10 g,枳實15 g,丹皮15 g,玄參15 g,厚樸15 g。用法用量:1劑/d,煎煮2次,分別取藥汁混勻,于早晚2次分服,用藥2~3 d后,大便粒狀逐漸轉化為條狀,繼續用藥,直至便秘癥狀完全緩解后方可停藥。
1.4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開始自主排便時間及便狀恢復正常時間;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便秘癥狀積分,以便秘癥狀自評量表評估,根據排便情況可分為5個等級,分別計分為0~4分,總分48分,分值越高便秘越嚴重;③對比兩組臨床療效。
1.5 療效評估[3]①治愈:糞便表面光滑柔軟,呈臘腸狀,且排便順暢,排便1次/d;②有效:糞便干燥,且表面存在裂痕,排便費力,排便1次/2d;③無效:未達上述標準,排便次數<3次/周??傆行蕿橛行屎椭斡手汀?/p>

2.1 兩組自主排便及便狀恢復正常時間比較 對照組開始自主排便及便狀恢復正常時間均較觀察組長(P<0.05)。見表1。
2.2 兩組便秘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便秘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療程結束后,兩組便秘癥狀積分較治療前降低,且對照組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82%,較觀察組96.36%低(P<0.05)。見表3。


組別例數開始自主排便時間便狀恢復正常時間對照組552.86±1.094.79±1.12觀察組551.58±0.79?3.96±1.27?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便秘癥狀積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排便屬于人體正常生理反應,正常情況下直腸處于空虛狀態,而當腸道蠕動將糞便運至直腸時,糞便會對直腸造成一定刺激而產生排便反應。有研究[4]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體質較差,腸道功能紊亂,腸道蠕動功能衰弱,加之運動量減少,對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等因素極易引起便秘癥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患者若長期未得到有效治療,腸道內久滯糞便使其異常發酵腐敗,產生大量毒素,可誘發結腸癌,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極大威脅[5]。
目前,臨床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便秘患者,通常給予飲食、運動及適當腹部按摩指導,并在西醫常規抗感染、無創通氣、祛痰、激素、支氣管舒張劑治療的同時,給予微生態制劑、促動力劑及緩瀉劑治療,雖對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緩解作用,但部分患者療效欠佳,需采用其他方式強化治療[6]。中醫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多本虛標實,以外邪犯肺,入里化熱為主,臨床表現以痰熱郁肺型較為多見[7]。中醫發現,肺與大腸相表,則肺失宣降致腸腑不通,治療當以肺腸同治,針對燥屎內結者,應攻下為先;而燥屎尚未出現者,宜清肺兼腑,同清上瀉下,則病痛速解[8]。本研究擬定泄熱通腑方應用于部分痰熱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方劑主要由大黃,魚腥草,黃芩,枳實,丹皮,玄參,厚樸組成,方中大黃為君藥,可達清熱瀉火、瀉下攻積、活血化瘀之效;魚腥草可利尿消腫、清熱解毒;黃芩可瀉火解毒、潤腸通便;枳實具有化痰消積之效;厚樸具有理氣之效;玄參具有滋陰瀉火之效;丹皮具有涼血散瘀作用,諸藥合用共奏瀉肺通腑活血之效[9]?,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大黃及其代謝物作用于腸道可刺激腸壁產生泄瀉作用,同時其可抑制細胞酶活性,將水分滯留于腸腔,進而軟化糞便,利于排便[10];魚腥草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廣譜抑菌等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11];黃芩可提高呼吸系統及肺部組織免疫力,同時具有抗炎、抗菌、通便等作用[12];枳實可興奮胃腸功能,使腸胃蠕動增強而具有節律性;丹皮具有抗炎,調節機體免疫力等作用[13];玄參可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抑制體液免疫,并可延長抗體在機體存在及發揮作用時間,療效持久[14];厚樸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并可興奮腸道,增強胃腸道蠕動,利于排便,緩解便秘癥狀[15]。吳國芳等[16]研究指出,腑瀉肺活血方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熱壅肺證)合并急性胃腸損傷患者,可起到瀉腑活血之效,并通過加強胃腸蠕動,降低腹內壓力,增加排便次數而緩解便秘癥狀,同時可有效恢復患者胃腸道功能,緩解嘔吐、便秘、腸鳴音等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療程結束后,對照組開始自主排便及便狀恢復正常時間長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泄熱通腑法應用于痰熱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可有效加速癥狀緩解。此外,本研究還發現,療程結束后,對照組便秘癥狀積分高于觀察組,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泄熱通腑法應用于痰熱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治療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療效。此外,泄熱通腑法在臨床應用于中辨證施治,并遵循腹以通為用原則,當腹脹便秘癥狀消失后應及時停藥,以免過度泄熱引起腹瀉。
綜上所述,泄熱通腑法應用于痰熱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治療中,療效較好,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加速癥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