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久芬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通過識字教學,能夠讓學生的詞匯量得以擴大,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語文知識,并進行實踐應用。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深入其中,感受漢字的美好。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小學識字教學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識字教學;有效方法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需要夯實語文基礎,而識字教學是加強學生語文知識儲備量的最直接途徑之一。在識字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激發對漢字學習的樂趣,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教學目標入手,采用多樣教學手段,從而使識字教學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一、初步探知,講述漢字起源
我國漢語經過了漫長的發展,具有豐厚的歷史。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不僅僅是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更是對文字歷史的回顧。很多漢字都是經過一系列變形、調整而誕生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漢字的起源與發展,讓學生能夠進一步對漢字進行感受和認知。
例如,在學習《“貝”的故事》的時候,課文中對于“貝”的文字演變過程進行了展示,讓學生能夠直觀地對“貝”的發展進行感受。我讓學生對“貝”字進行觀察,讓學生談談,他們在看到這個字的時候產生了什么聯想。有的學生說,“貝”字與我們常見到的貝殼形狀非常像,應該是按照貝殼的形狀來創作的“貝”字。我告訴學生,在古代人們尚未有漢字的時候,人們往往是通過繪畫的方式來對事物進行記錄。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文字表達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文字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而這些類似圖像的文字也被延續到了今天,文字的發展不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凝結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在對“貝”的歷史進行回顧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漢字多了一份敬仰、崇拜之情。
二、運用游戲,增加識記數量
很多學生印象中的識字教學,大部分都是對漢字的反復抄寫,或者不斷聽寫,使學生對識字教學缺乏興趣。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有動力掌握更多的漢字,教師可以嘗試使用漢字游戲。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競賽氛圍中和趣味化的游戲中,實現對漢字的掌握,從而提高漢字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我會定期舉辦“識字我最棒”的班級范圍內的小競賽,設置很多環節,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參與其中,分數最高的小組將會獲得獎勵。在第一關,我會標注上拼音,讓學生來填寫漢字,考查學生對漢字的基本掌握能力;在第二關,我會寫出一些教學中的高頻詞匯,將其中一半遮蓋上,讓學生填寫,考查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在第三關,我會列出一些句子,讓學生填寫上表述最為正確的詞語,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綜合應用能力進行考查。為了能夠使小組獲得最終的勝利,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非常認真。在比賽結束之后,不管是成績較好的小組還是成績不佳的小組,都產生了進一步學習漢字的動力,希望能夠在下一次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通過漢字游戲的方式,學生有了增加詞匯量的興趣,能夠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更多的漢字。
三、造句練習,提高應用能力
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漢字的意義,并且能夠進行應用,教師一般會采用造句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將漢字拿到一個特定的語境中,去對漢字進行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多樣性的造句練習,使學生能夠實現對漢字的靈活掌握。
例如,在學習《楓樹上的喜鵲》的時候,課文中需要掌握的漢字有傘、姨、弟、教、游等。我讓學生隨機從這幾個字中選擇兩個進行造句,只要語意清晰即可。有的學生造句:“我阿姨的兒子是我的表弟。”有的學生造句:“下雨了,弟弟來給我送傘了,我好開心。”有的學生造句:“我的阿姨教會了我游泳。”然后我讓學生思考,我們如何能夠將這幾個字都涵蓋在一句話中呢?有的學生運用這幾個字造句:“下雨了,我阿姨的兒子——我的堂弟來給我送傘了,我非常開心。他是我的好朋友,經常和我一起游玩,并且教給我很多道理。”在多樣化的造句練習中,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對漢字的應用進行探索,并且實現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總之,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小學生識字是學習和掌握書面語言的開始,不僅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使語文教學真正得到優化,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情感,喚醒學生樂意學習和主動學習的主體意識,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因此,在小學漢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識字,并能夠實現對漢字的靈活應用,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景生梅.識字: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J].學周刊,2019(28):103.
[2]裴禮剛. “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創新研究[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一期座談會資料匯編[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