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
摘 要:少年強,則國強。教師作為學生的教導者與領航人,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導向至關重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成為了當今新形勢下的重要教育建設之一,這些理念都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所謂的為人師表,就是要讓教師立師德、樹師風、鑄師魂,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模范作用、堅持職業道德規范,以良好的師德教書育人,幫助學生成長。基于此,本文對“自覺愛國守法,潛心教書育人”為主題的進行深入總結,為今后的工作優化奠定基礎。
關鍵詞:愛國守法;教書育人;修身厚德
引言:
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新生中堅力量。而師德師風建設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良好教育的前提,教師必須保持著良好的師德師風,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對學生的教育當中去,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有教無類,在吸取前人的經驗過后,也要分析當今時代形勢,掌握當今師德師風發展趨勢,從而形成新時代的師德師風建設體系,以保證學生健康發展,卓越成長。本人身為一名人民教師,并且擔負著學生高中時期關鍵的教育,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必須認識到自身的職責,自覺愛國守法、修身厚德、潛心育人,肩負起“教書育人”的義務,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正確的引導。
一、愛國守法,愛崗敬業
身為一名語文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且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任務,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更加認識到“教師”這一職業的內涵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我要堅守在自己的職業崗位,熱愛祖國,遵守法律,今后要更加敬愛自己的職業,尊重自己的崗位,“在其位,謀其政”,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為教育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因為這是我自己選擇的事業,就要對其尊重和熱愛,將每一次的教學任務都盡全力完成,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質量,為學生起到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要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創新教學模式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學習上的差異化,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的未來做出良好的保障。
二、修身厚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
在教學中,身為高中語文教師的任務是準確教導學生,讓學生在學校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學習,快樂成長,通過我正確的引導,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的提高自身修養,注重德行培養,修身厚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保證自身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備課時,要對教學內容深入研究和挖掘,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并且能夠應對學生提出的各種臨時問題;在授課時,要懂得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高效輕松的學習環境。當然,要想實現這些,身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在課余時間應用一切手段來學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提高教學的業務水平,我們要與時俱進的學習,并且做到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負責,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能模棱兩可,每一個問題都要認真對待。
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教師作為學生在校園階段重要的引導者,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和身心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一定要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進行教學,不斷尋求與學生之間和諧的交往模式,尊重學生的想法,努力理解學生的內心思想。當學生有困難時,教師要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學生解決,而不是將學生看作被管理者,以自己教師的管理身份與管制學生,對待學生的教育要講究“管育結合”,既要有理性的管束,又要有感性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為學生建立榜樣的力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鼓勵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將教師當做溝通的對象,接受教師的幫助和開導。
四、潛心育人,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在高中階段,更要注重“育人”的重要性。高中對于學生來說存在較大的壓力,學生課業較重,高考壓力較大。身為教師一定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避免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問題,在教書的基礎上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管理學生的方式上要格外注意,要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關心,而不是感覺自身被管束。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意識,對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還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那么高中學生的叛逆心理會比較嚴重。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更加注重在生活中去了解學生,與學生成為可以隨意溝通交流的朋友,而不是讓學生對我產生隔閡,這不利于我“育人”工作生涯的發展,這一點值得我去重點研究,不斷優化“育人”的方式。
結束語:
以上是我身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的一些心得體會,在今后工作的過程中,我會更加熱愛自己的職業,敬重自己的崗位,“愛國守法、修身厚德、潛心育人”,擔負起一名教師應該擔負的責任和義務。身為一民人民教師,在崗一天,就會為學生奉獻一天,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創新和研究新的教學模式,同時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引導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嚴以律己,有教無類,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以生為本,為教學事業不斷貢獻自身的力量,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一份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政. 厚德修身做儒雅教師——談教師禮儀修養[J]. 新課程(小學),2016(5).
[2]王馨. 見賢思齊,立德修身[J]. 新課程(綜合版),2012(12):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