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愛叢


【摘 要】目的:分析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5例。常規組實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干預組實行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的血糖控制情況、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干預后,相比常規組干預組的血糖值明顯降低低(P<0.05);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對比常規組干預組的生活質量高。結論:給予糖尿病患者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人性化護理;血糖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diabetes care.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rawing method, 45 cases each. The routine group performed routine nursing. On this basi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mplemented humanized nursing, and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Conclusion: Humanize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sugar control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diabetes; humanized care; blood sugar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0-01
糖尿病是一種長期存在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為特征。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各種組織及器官的損害,尤其是發展嚴重時可致失明和失禁,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1]。目前糖尿病無特效藥根治,大部分患者依靠長期服用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護理的需求的多樣化,我院越來越重視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故本研究探討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5例。常規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51.5±6.2)歲;其中Ι型糖尿病13例,Ⅱ型糖尿病32例;病程3~15年,平均病程(9.0±5.1)年。干預組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47~75歲,平均年齡(61.0±5.3)歲;其中Ι型糖尿病10例,Ⅱ型糖尿病35例;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5±5.6)年;兩組的基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常規組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血糖監測、健康宣教、飲食指導、用藥護理、生活指導等。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行人性化護理,具體操作如下:①組建責任小組:通過自愿的原則選擇6名護士為該組成員,由主管護師擔任其組長,該組成員承擔患者由入院到出院的護理工作,包括入院指導、心理輔導、基礎護理、用藥護理及出院指導等。②資料收集;通過一對一的形式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談話,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飲食習慣等,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營造一個和諧的談話氛圍,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患者量身定做護理計劃提高護理質量。全程優質護理:為患者做好保密工作,記錄護理過程中的病情變化以便于隨時調整護理方案,持續性改進護理措施?;A護理:幫助患者泡腳、洗頭、修剪指甲等與患者加強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的生活狀態及情緒狀態,觀察患者有無糖尿病足、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并配合處理。責任分工明確:小組成員各負其責,保證護理工作有序、及時、無縫隙地開展。細節到位:護理過程中堅持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保證患者隱私,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天氣轉涼時及時為患者添加厚被褥;輸入液體時嚴格無菌操作,部分液體可以加溫輸入;對于年紀大皮膚情況不良的患者及時翻身更換體位必要時配置防褥瘡墊;建立閱讀區,意見欄等使患者住院期間滿意、舒心保持良好的情緒。用藥指導及飲食護理:遵醫囑給藥,保證定時定量的發送藥物至患者床前,對于飯前、飯中、飯后服用的藥物分開配送,以免患者混吃錯吃;長期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防止皮膚出現硬結;飲食攝入時應嚴格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力活動量等計算所需要的熱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糖尿病腎病者減少蛋白質攝入。合理運動:糖尿病患者應管住嘴邁開腿,找到合適患者的運動方式,增加其鍛煉時間以便于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控制體重。
1.3 觀察指標 干預后評價兩組的血糖控制情況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采用簡明健康調查量表(SF-36);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滿分100分,分值越高則代表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行t檢驗、 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干預后的血糖值變化情況
干預后,干預組的血糖值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表1)。
2.2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
干預后,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且干預組高于常規組(P<0.05,表2)。
3 討論
人性化護理,顧名思義是以患者為中心,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滿足患者的生理、安全、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需要,不僅要強化常規護理的各項措施,更要從細節進行護理,照顧患者的情緒。綜上所述,給予糖尿病患者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療效率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單提娜, 李媛媛, 陳金芳,等. 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A0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