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摘 要】目的:探究膀胱腫瘤老年患者早期肺血栓預防的護理措施。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09-2019.09所接納治療的膀胱腫瘤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常規護理)以及觀察組(40例,早期預防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肺血栓發生狀況。結果:觀察組肺血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加強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老年膀胱腫瘤患者的肺血栓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膀胱腫瘤;肺血栓;護理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methods of pulmonary thrombosis.Methods:Eighty patients with bladder tumor diagnosed and treated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equal number of people.Different nursing care was given to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thrombosi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thromb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Early strengthen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ect.
Key words: Bladder neoplasms;Nursing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01
肺血栓所指的是,因各種內、外源性栓子對肺動脈系統造成阻塞,從而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癥狀的一種綜合癥。膀胱腫瘤老年患者術后出現該病的幾率有上升趨勢,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患者的早期護理干預,以此降低肺血栓發生率[1]。本研究則是對膀胱腫瘤老年患者早期預防肺血栓的措施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09-2019.09所接納治療的膀胱中腫瘤患者80例,男患者42例,女患者38例,年齡(68.21±4.37)歲;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65.97±2.76)歲)以及觀察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66.47±2.8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曉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此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采用不同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則實行早期預防護理,具體實施措施如下:
1.2.1 評估患者危險因素:護理人員應當先對患者實行危險因素的評估,依據評估內容來對其危險系數進行了解,并依據危險分級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
1.2.2 建康教育宣教:護理人員需向其進行肺栓塞相關內容的講解,包括肺血栓的危害、其可能帶來的不適、發病機制等相關內容。以此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感,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配合度。
1.2.3 將患者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圍,且若是有異常狀況的發生則需及時向醫生進行告知。對于存在心肺疾病、血栓栓塞、腎病等既往史的老年患者,其肺血栓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因此護理人員需對其嚴密監控。
1.2.4 依據危險評估等級來對存在高危因素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若是患者患有新造血管疾病、靜脈曲張等病癥,則護理人員應當盡早組織患者實行規律性肢體活動。指導患者從手實行自主活動以及早期下地活動。
1.2.5 飲食護理:讓患者多食用富含高維生素以及高蛋白、高纖維的軟食,盡可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類食物。合理進行水分的補充來避免便秘情況的發生,確保其營養均衡。
1.2.6 護理人員需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若是突然出現大汗、胸痛、護理困難的等癥狀,需高度警惕其出現肺栓塞,同時要立即讓患者立即平臥并對其診斷結果進行明確,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
1.2.7 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雙下肢,包括其溫度、顏色、不適感等內容,必要時可對其同以平面周徑實行測量,若是存在異常狀況需及時告知醫生并進行處理,以此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肺血栓發生狀況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9.0軟件中分析,率計數資料采用檢驗,并以率(%)表示,以(P<0.05)為數據差異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肺血栓發生狀況比較 觀察組肺血栓發生率為3%(1/40);對照組肺血栓發生率為18%(7/40),兩組肺血栓發生率相比較,=11.971,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肺血栓屬于臨床一種較為常見的病癥。雖然近年肺血栓病癥的認知度雖然有所上升,但由于該病缺乏顯著體征以及臨床癥狀,使得該病依然存在延遲診斷、漏診、誤診等狀況的發生[2]。因此,早期對其進行診斷并及時救治,對其死亡率而言有著降低的作用。
膀胱腫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以及保持臥床休養,而這一狀況會導致其患上肺血栓病癥,為了確保其治療效果和預后效果,有必要對其實行早期護理干預。通過危險因素評估能夠讓具有高風險發病因素的患者得到更好護理和關注;健康宣教的運用則能夠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提高了護理配合度;早期肢體活動則有效避免了患者出現深靜脈血栓,降低了肺栓塞的出現率[3]。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肺血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早期預防護措施的運用能夠有效降低膀胱腫瘤患者的肺血栓發生率。
綜上所述,健康宣教、早期肢體活動等措施的運用均能夠在膀胱腫瘤患者的早期肺血栓預防中起到良好的運用效果。
參考文獻
時玉新,唐華.胸部腫瘤患者開胸術后肺栓塞的預防與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9):75-78.
姜艷,法卿,張平.65歲以上老年肺癌患者術后肺栓塞的預防及護理對策[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0):132-133.
丁亞寧.靜脈血栓形成患者預防肺栓塞的護理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4(70):24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