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東 王雪 何彩霞 董琳

【摘 要】目的:觀察致康膠囊灌腸治療直腸炎的療效。方法:6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630mg3次/日,餐后2小時口服,療程2周。治療組給予致康膠囊10粒加入100ml溫鹽水中保留灌腸,1日1次,療程2周。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6.7%;對照組總有效率:6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致康膠囊保留灌腸對直腸炎的效果良好。
【關鍵詞】直腸炎;致康膠囊
【中圖分類號】R57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01
直腸炎主要表現為直腸粘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伴有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感,大便帶血及粘液膿血便,輕者病變僅累計直腸黏膜,嚴重者累計粘膜下層,肌層、甚至直腸周圍組織;病變較輕者僅累計部分直腸,嚴重者全部直腸均可受累或累計肛門,急性直腸炎久治不愈則變為慢性結腸炎,其主要病因為異物損傷、局部炎癥刺激、中毒與感染、良性腫瘤病變、飲食因素、放射性照射、痔瘡、肛裂等。
中藥灌腸是我國一項傳統治療方法,考慮直腸炎病變在腸道所處部位較低,灌腸治療有一定的優勢,藥物可與病變部位充分接觸,故此項研究我們選用致康膠囊進行灌腸,觀察藥物效果,評估藥物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肛腸科及消化科住院治療患者共60 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34-69歲,平均年齡47歲。治療組30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齡45歲;對照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病例均于我院行結腸鏡檢查且臨床診斷確,上述患者均有腹痛、 腹瀉、排便次數增多、粘液膿血便及直腸刺激癥狀。
1.2 診斷標準參照 1992年杭州消化病會議標準。即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診斷標準:(1)臨床表現:有持續或反復發作的粘液膿血便,腹痛伴有全身不同癥狀;(2)結腸鏡所見粘膜多發淺表潰瘍伴充血,粘膜粗糙呈顆 粒狀,粘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著粘性分泌物。可見假性息肉,結腸帶往往變鈍或消失。(3)粘膜活檢,組織學檢查呈炎性反應,同時可見糜爛,潰瘍、陰窩膿腫、腺體排列異常、杯狀細胞減少及上皮細胞變化。(1)根據臨床表現,符合結腸鏡檢查之項中的一項及(或)粘膜活檢可以診斷本病。(2)臨床表現不典型者而有典型的結腸鏡改變著可以診斷本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酌情給于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給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 (國藥準字號S19993065 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630mg 3次/日,餐后2小時口服,療程2周。治療組給予致康膠囊10粒(國藥準字號Z20025053 西安千禾有限責任公司)加入100ml溫鹽水中保留灌腸,1日1次,療程2周,對兩組直腸炎癥狀較重者伴有粘液膿血便(或)大便檢查有白細胞等臨床表現者,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日靜滴,對肝腎功能有損傷左氧氟沙星禁忌者,給予頭孢呋辛1.5g,2次/日靜滴。
1.4 護理
1.4.1 灌腸前讓患者排空大便,有利于藥物的保留及吸收,同時做好環境準備,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 一般取左側臥位,抬高臀部約10cm,灌腸后囑患者臥床至少半小時。
1.4.2 灌腸液的溫度為39-40℃最為適宜,治療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易清淡少渣飲食
1.5 療效判定的標準:治愈:治療后癥狀和體征基本緩解,大便正常,結腸鏡所見直腸腸粘膜基本正常;好轉:治療后癥狀較前明顯減輕,排便次數減少,大便潛血+或++,結腸鏡提示腸道粘膜輕度充血;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大便較前無改變,結腸鏡檢查提示直腸粘膜病理特征無改變。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6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采用檢驗。
2 結果
治療組30例患者中,治愈24例,好轉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7%;對照組 30例,治愈12例,好轉8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6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直腸炎屬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范疇,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發病率逐年增加, 治療效果欠佳,經常反復發作,慢性遷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保留灌腸使藥物和腸粘膜充分接觸,使藥物吸收而起到治療作用,是目前治療腸道炎癥性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致康膠囊是由三七、黃連、白芷、阿膠、煅龍骨、白芨、制沒藥、茜草、大黃、珍珠、血蝎、乳香等14味中草藥組合而成,具有去腐生肌、止血、止痛、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促進組織黏膜修復等作用。其中黃連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大黃具有消滯、清濕熱、祛瘀、解毒、抗炎的作用;三七具有止血、鎮痛、修復組織粘膜、抗炎、增強免疫力等功效;白芨為止血藥物,阿膠增加藥物粘稠度,其主要成分為膠原及水解物,增加機體對鈣離子的吸收,使機體血鈣增高,鈣離子能減低粘膜血管的通透性,有鎮痛痛消炎作用[1];珍珠有促進傷口愈合作用[2]; 沈欣[3]等對致康膠囊的藥理研究發現具有以下作用:(1)保護黏膜作用(2)止血作用 (3)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微循環障礙 (4)修復作用,可明顯減輕病損部位的病理損傷。上述諸藥相互配合,標本兼治,具有協同作用,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對照組用的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其主要成分為長型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及糞腸球菌,三者組成了一個在不同條件下都能生長的菌群,在整個腸道粘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對人體的侵襲,抑制有害菌產生內毒素,通過調節腸道菌群而起到治療急慢性腹瀉、便秘、腸炎等疾病。近年來在慢性結直腸炎的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且療效不錯,但相對于治療組相比,對照組總有效率較低,兩種不同的用藥途徑,顯示出灌腸在直腸疾病中的優勢,灌腸能使藥物與腸粘膜充分接觸,增加藥物的吸收量,提高藥物的使用率,直接起到保護受損病灶腸粘膜,抑制炎癥、減輕局部水腫和修復腸粘膜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
參考文獻
朱文松、袁洪清,等,致康膠囊介入灌腸治療大腸炎60例分析[1].腫瘤基礎與臨床.2006.18(3):181.
張哲敏、紹新中、張雪莉、等,珍珠粉促進手部創面肉芽組織生長的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1].北京中醫學院學報.2002.23(4):58-59.
沈欣,趙宗平,李德風,宗桂珍,致康膠囊對大鼠應激性胃潰瘍的藥效學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20:1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