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遠



【摘 要】目的:探討重度腦外傷并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處置過程中高滲鹽液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中心符合入組條件病例數(shù)70例,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診。按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n=35)及觀察組(n=35),兩組在常規(guī)復蘇支持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高滲鹽液輸注,對照組僅以20%甘露醇輸注,對比兩組恢復效果。結果:觀察組用藥后15min、30min血壓高于對照組,用藥后15min、30min尿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蘇時平均輸液量(961.53±84.26)mL低于對照組(1625.87±164.39)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度腦外傷并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處置過程中應用高滲鹽液,能夠相應減少復蘇液體劑量,起到明顯抗休克作用,可作為一種理想的復蘇方案。
【關鍵詞】急診重度腦外傷;休克;高滲鹽液;復蘇
【中圖分類號】R4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01
腦外傷是指在外界暴力作用下致顱腦損傷,重度腦外傷患者病情危重、進展快,極易合并創(chuàng)傷性休克。重度腦外傷并休克是常見危急重癥,病情危重、發(fā)展迅速,死亡率高、治療難度大[1]。院前急救處置重度腦外傷并休克時,需在促使循環(huán)血容量恢復,增加臟器血流灌注時,應避免醫(yī)源性腦水腫、降低顱內壓[2]。故其治療以抗休克為主,并聯(lián)合降顱壓處理。近年來,有研究[3]發(fā)現(xiàn),在失血性休克復蘇患者中應用高滲鹽溶液,可相應減少復蘇溶液劑量,獲得重點關注。但對重度腦外傷并休克患者中高滲鹽液的應用,報道較少。本研究特對重度腦外傷并休克患者采取高滲鹽液,旨為院前急救處置提供思路,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該研究符合相關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標準。選取我中心符合入組條件病例數(shù)70例,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診。按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24~65歲,平均(36.85±7.29)歲;受傷至急救人員到達現(xiàn)場時間15min~1h,平均(31.6±5.41)min;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3~8分,平均(5.16±0.64)分;交通意外傷20例,暴力傷11例,墜落傷4例;觀察組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24~66歲,平均(37.85±7.31)歲;受傷至急救人員到達現(xiàn)場時間15min~1h,平均(33.1±6.1)min;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3~8分,平均(5.21±0.60)分;交通意外傷22例,暴力傷10例,墜落傷3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入組條件 納入標準:(1)患者經(jīng)臨床表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影像學技術等綜合檢查,均被證實為腦外傷;(2)未合并腦疝,暫時無需使用開顱手術;(3)患者出現(xiàn)面色蒼白、尿少、煩躁不安等癥狀;(4)患者家屬對研究知情,自愿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1)傷前合并多臟器功能異常;(2)伴凝血功能異常、全身感染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對身體開放性傷口需及時、有效清創(chuàng),初步止血,立即快速建立2~3條靜脈通道,維持呼吸道通暢,確保輸血、輸液等急救措施順利開展。對照組經(jīng)甘露醇治療,于10min內取20%甘露醇(江蘇正大豐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586)0.5g/kg,迅速輸注;隨后取大量平衡鹽溶液維持。觀察組經(jīng)高滲鹽液治療,用10%氯化鈉溶液220mL+0.9%氯化鈉溶液80mL進行配制,形成高滲鹽液(7.5%氯化鈉溶液300mL)。取1個治療單元(7.5%高滲鹽液4mL/kg),在10~15mn內快速靜脈滴注結束。隨后取10%右旋糖酐(上海華源長富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787)500mL,靜脈滴注,以此延長擴容時間。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密切監(jiān)測心率、血壓等體征,記錄尿量;在生命體征穩(wěn)定時,盡量不要使用影響顱內壓的藥物。
1.4 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前與用藥后15min、30min血壓變化;(2)比較兩組用藥與用藥后15min、30min尿量變化;(3)統(tǒng)計兩組患者復蘇時輸液量,計算其平均值。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數(shù)值變量資料經(jīng)()表示,采取t檢驗;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方差F;無序分類資料經(jīng)百分比率(%)表示,采取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前與用藥后15min、30min血壓
兩組用藥前血壓無顯著差異(P>0.05),用藥后15min、30min血壓增加,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前與用藥后15min、30min尿量
兩組用藥前尿量無顯著差異(P>0.05),用藥后15min、30min尿量增加,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復蘇時輸液量
觀察組復蘇時平均輸液量(961.53±84.26)mL,對照組復蘇時平均輸液量(1625.87±164.39)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174,P=0.000)。
3 討論
腦外傷患者在創(chuàng)傷急救時,快速建立血管通路、進行液體復蘇是最為基本的方法。重度腦外傷患者存在明顯陽性體征、深昏迷狀態(tài)及體溫、呼吸等體征改變,脫水是目前降低顱內壓、抗腦水腫的主要治療方法[4]。其中甘露醇作為主要降顱內壓藥物,降顱內壓作用明確,而且逐漸被應用于抗復蘇液體,對頭部創(chuàng)傷合并休克者有顯著作用。但是采用甘露醇進行降顱內壓、復蘇時,易出現(xiàn)反跳、心功能不全以及潛在的腎毒性等現(xiàn)象。高滲鹽液是指7.5%氯化鈉液,其抗休克作用均有報道。高滲鹽水濃度有1.5%、3%、5%、7.5%等,楊細平等[5]對比不同濃度高滲鹽水對顱腦創(chuàng)傷后顱內高壓作用,研究證實7.5%高滲鹽液快速靜脈滴注,能夠快速降低患者顱內壓,增加中心靜脈壓,可作為治療創(chuàng)傷后顱內高壓的主要藥物。高滲鹽液進行復蘇、降顱內高壓時,具有用量小、擴容快等特點,7.5%氯化鈉液會產生2400mosm/L滲透壓,是正常血漿滲透壓的8倍,在輸入高滲鹽液后,通過改變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滲透壓梯度,促使細胞內水分、組織間隙液體進入血循環(huán),以此快速擴容血容量[6]。同時重度腦外傷合并休克早期快速滴注高滲鹽液,血壓回升早、速度快,可相應減少心肺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并能逆轉機體低灌注狀態(tài),改善休克;并能抑制休克時中性粒細胞活性,改善微循環(huán),緩解休克后期免疫抑制癥狀,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休克所導致的臟器障礙[7]。本組研究中,觀察組用藥后15min、30min血壓維持效果均高于對照組,用藥后15min、30min尿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發(fā)現(xiàn),與甘露醇相比,高滲鹽液可在短期內即快速降低顱內壓,增加血壓,維持時間長,其糾正休克效果明顯,促使患者盡快恢復,尿量增加。同時觀察組復蘇時平均輸液量(961.53±84.26)mL低于對照組(1625.87±164.39)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我們體會到由于休克需要大量輸液,而重度腦外傷需限制液體輸入,高滲鹽液的滴注,能夠解決患者治療矛盾情況;同時基于本次研究,高滲鹽液適用于重度腦外傷合并休克的早期急救工作中,在靜脈滴注過程中需控制輸液速度,定期監(jiān)測水電解質、酸堿變化,隨時調整其輸液速度,以此提高其救治效果。
綜上所述,急診重度腦外傷并休克患者治療中應用高滲鹽液,能夠相應減少復蘇液體劑量,起到明顯抗休克作用,可作為一種理想的復蘇方案。
參考文獻
車海江, 王曉明, 馮磊.不同液體限制性復蘇對重度顱腦損傷合并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6,31(8):944-944.
張穎.早期限制性液體復蘇搶救重度顱腦外傷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療效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7, 45(4):412-415.
呂福林, 閆柏剛, 趙慶波,等.經(jīng)骨髓腔輸注高滲鹽水治療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的臨床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 2016,17(6):416-419.
竇賀賀, 王振杰, 李磊,等.不同液體復蘇對失血性休克大鼠對骨髓中髓系抑制細胞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6, 41(10):1265-1268.
楊細平, 張馨予, 涂悅,等.不同濃度高滲鹽水對顱腦創(chuàng)傷后顱內高壓患者的療效觀察[J].天津醫(yī)藥, 2017, 45(8):810-814.
羅小川 , 劉雪萍 , 李海榮,等.高滲鹽復合液治療急性顱內高壓伴失血性休克效果及對顱內壓腦氧代謝影響[J].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8, 46(10):149-150.
周琪, 黃淮, 許沛, 等.高滲鹽復合液治療急性顱內高壓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7, 26(4):42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