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微

【摘 要】目的:對非營養性吸吮改善早產兒經口喂養的應用效果及喂養效率影響進行探討。方法:研究對象選自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所收治的48例早產兒,使用排序的方式,將單數歸為實驗組,雙數歸為對照組,每組24例。實驗組采用非營養性吮吸,對照組采用常規喂養護理,對比兩組早產兒的喂養進程、攝入奶量比及喂養效率。結果:實驗組喂養進程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的攝入奶量比及喂養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早產兒實施非營養性吸吮,早產兒經口喂養效率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非營養性吸吮;早產兒;經口喂養;喂養效率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02
嬰兒不足37周出生,被視為早產兒,成功喂養嬰兒,首先要有足夠的吸吮力從奶瓶中吮吸到奶液,而早產兒大腦發育與足月兒相比不夠成熟,器官功能以及神經反應都不完善,吮吸及吞咽能力較弱,早產兒舌運動不成熟,口腔無法封閉奶嘴,下顎運動幅度過大、不規律、不連貫,造成經口喂養的難度增加,早產兒需要到34-36周才能使吞咽與吮吸能力成熟,在此之前喂養會有一定的可能性造成誤吸甚至呼吸暫停[1]。本次研究對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早產兒進行分組,對比兩組的喂養進程、攝入奶量比及喂養效率,對非營養性吸吮改善早產兒經口喂養的應用效果及喂養效率進行探討,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早產兒48例為研究對象,使用排序的方法將單數24例分為實驗組,雙數24例分為對照組。對比組男嬰11例,女嬰13例,胎齡30-33周,平均胎齡(32.24±0.13)周,重量1215-1990克,平均(1673.21±146.45)克;實驗組男嬰12例,女嬰12例,胎齡30-33周,平均胎齡(31.57±0.28)周,重量1090-1885克,平均(1536.24±157.23)克,選取標準為,被確認是早產、生命體征相對平穩、無嚴重先天疾病、排除帶有先天性嚴重疾病、重度窒息以及其他器官發育不良、病情危重的早產兒。兩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及喂養,根據早產兒的實際情況,調整喂奶量,每3h喂養一次,每2-4次拔出奶嘴,稍待休息后繼續喂養。實驗組:在基礎喂養及護理的前提下進行非營養性吮吸鍛煉,主要內容為:①進行吮吸吞咽能力鍛煉,動作輕柔的使用無孔橡皮安慰奶嘴滑入口腔,放置于舌面,幫助患兒含穩,進行吸吮訓練,每次10-15分鐘,每3小時一次。②在進行非營養性吮吸鍛煉的過程中觀察患兒的反應,若出現嘔吐、惡心等現象可暫停,出現呼吸困難、嗆咳、發紺等癥狀要立即停止,對觀察患兒是否耐受,重新進行操作。③奶嘴的規格尺寸要一致,做好消毒措施。④在喂養過程中結合體位支持,避免肩頸部活動受限制[2]。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兒的喂養進程進行比較,主要分為有效經口喂養時間、完全經口喂養時間、過度時間。(2)對比患兒攝入奶量比和喂養效率,單次經口攝入奶量占醫囑奶量的比例視為攝入奶量比,喂養效率=每天喂奶總量/喂養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軟件24.0 版本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 ± )表示,用 t完成檢驗,P<0.05。
2 結果
2.1 喂養進程比較
實驗組有效經口喂養時間和完全喂養時間皆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2.2 攝入奶量比和喂養效率比較
實驗組早產兒攝入奶量比和喂養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3 討論
由于早產兒的胎齡不足,導致并發癥及死亡率較高,是高危新生兒,體質虛弱是其主要特點,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但是新生兒的身體器官部分功能發育不完全,產生吮吸、吞咽協調性異常,口腔運動功能低下、經口喂養困難等問題,同時多數早產兒都伴隨著呼吸窘迫的風險,易在經口喂養的過程中出現誤吸現象,無法保證營養的攝入,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等癥狀,在早期使用管飼喂養的方法雖可以保證營養供給,但是對消化道無法形成正常的刺激,從而引起更多分并發癥,不適合長期應用,因此,如何使早產兒能早日恢復經口喂養受到了廣大人群的關注。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的攝入奶量比和喂養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有效經口喂養時間和完全喂養時間皆短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為:非營養性吮吸鍛煉逐漸被臨床所應用,非營養性吮吸可以幫助早產兒盡早建立起有節奏的吮吸與吞咽模式,在此過程中刺激口腔粘膜的神經末梢,將迷走神經的活性增加,胃容性擴張加速,胃收縮能力、胃腸刺激水平得到改善,發育胃腸粘膜[3]。通過對早產兒實施非營養性吮吸鍛煉,可以促進早產兒的條件反射,促進吮吸及吞咽的協調性,降低嗆咳和誤吸的發生幾率。
綜上所述,對早產兒實施非營養性吮吸鍛煉,可以將喂養效率提高,使喂養更加安全,可在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金秀珍,張玉玲.口腔支持干預提高早產兒喂養效果[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9,38(05):2361-2365.
吳丹.非營養性吸吮方案改善早產兒經口喂養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2):174-176.
陳燕茹.口腔運動干預對早產兒經口喂養效果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v.31;No.353(0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