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雁 張曉琳


【摘 要】目的:觀察糖尿病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擇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組間病例數均為48例,觀察組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滿意度。結果:組間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觀察組所得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經檢驗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經計算后分別為93.75%和79.17%,差異顯著,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護理對調節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提升其護理滿意度具有促進作用,值得予以臨床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中西醫結合護理;血糖控制;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02
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并發癥多等特點[1]。糖尿病會隨著病情的加重對全身機體組織造成威脅,引起代謝性紊亂,危害極大[2]。傳統常規護理方式對糖尿病并發癥控制效果不佳,為此,我院以96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旨在找到更好的護理方式,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診的9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護理方式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8例。本次研究納入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且配合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或功能障礙或其他疾病患者。其中,觀察組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齡31-78歲,平均年齡(54.25±5.26)歲,最短病程2年,最長病程10年,平均病程(5.63±1.25)年。對照組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齡32-80歲,平均年齡(54.36±5.54)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10年,平均病程(5.53±1.54)年。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核。
1.2 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糖尿病基礎教育,按照醫囑定時測量患者血糖,并遵照醫囑處方用藥,定時注射胰島素,做好降糖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①飲食護理。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主張以滋陰生津、清熱潤燥為宜,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計算每日的總熱量,堅持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結合患者每日的尿量對飲水量予以調節,多食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少食辛辣、油膩及海鮮等食物。②情志護理。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糖尿病患者溝通,幫助患者平穩情緒,使患者充分認識到不良情緒對疾病的影響,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掌握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癥狀,需要及時予以情志干預,為患者答疑解惑,幫助患者保持平穩的情緒接受臨床治療。③中醫護理。護理人員可以為糖尿病患者予以足部中藥泡洗,或者動作輕柔的幫助患者安撫雙腿,從而起到祛風通絡、活血通脈的效果,預防雙下肢及足部并發癥。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前后的血糖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予以檢測,觀察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
1.3 觀察指標[3] 觀察測定患者護理前與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較為滿意)/每組總例數。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1.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患者血糖控制比較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指標經檢驗,均未產生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后,其各項血糖指標較比對照組明顯更優,數據經檢驗P<0.05,詳見表1。
2.2 組間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96例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3.75%與對照組79.17%相比更高,詳情數據由表2可見,P<0.05。
3 討論
多飲、多尿、多食是糖尿病的常見臨床表現,屬于中醫“消渴”的范疇。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素體陰虛是該疾病的主要發病原因[4]。現代臨床醫學認為,糖尿病的形成是由于內分泌紊亂主要是胰島素分泌紊亂或分泌缺陷造成的,其治療手段與護理手段更為直接,調節身體內分泌平衡以及控制胰島素,以致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5]。有報道指出,中醫護理更加重視個體情志護理,強調辯證施護,具有靈活多變、操作簡便等優勢,應用于糖尿病臨床護理,調節血糖的效果更加顯著[6]。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中西醫結合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預后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同時,還可以調節患者心理情緒,降低患者的不良悲觀情緒,為患者良好預后提供幫助,值得在臨床中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梁翠葵 , 黎海冰 , 梁英嫦等.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應用效果[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7 , 23 (14) :2282-2285.
王琴 , 葉明 , 李玉梅.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4 (5) :552-554.
劉靜.中西醫結合護理對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手術效果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7,9(28):137-138.
李玲,蔣雙燕.糖尿病的心理干預和臨床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7,9(35):138-139.
耿昌娥 , 房永霞.中西醫結合護理老年糖尿病42例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 2015 , 31 (8) :125-127.
萬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的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7,9,(3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