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全 高晶


【摘 要】目的:觀察針灸對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的治療效果,評價針灸在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康復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方法:將60例腦癱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及針灸組,針灸組28例,對照組32例,對照組只接受常規康復治療,針灸組在接受常規康復治療同時加用針灸治療,采用粗大運動功能測量量表(GMFM)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效果進行評分并進行療效評價。結果:治療后兩組患兒粗大運動功能測量量表(GMFM)評分均高于治療前,治療后針灸組GMFM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灸能明顯改善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可有效提高腦癱患兒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針灸;腦癱;運動功能障礙;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R24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CP)簡稱腦癱,是一組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活動受限癥候群,這種癥候群是由于發育中的胎兒或嬰幼兒腦部非進行性損傷所致[1]。我國小兒腦癱的發病率為1‰-5‰[2],小兒腦癱嚴重影響了患病兒童的身心健康。目前對小兒腦癱尚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仍以各種康復治療為主,我國傳統醫學中的針灸在小兒腦癱的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們對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康復科收治的的72例腦癱患兒進行觀察,觀察針灸結合常規康復治療小兒腦癱的效果,為尋找治療小兒腦癱的有效療法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康復科的60例腦癱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12-72個月。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及針灸組,針灸組28例,對照組32例,針灸組患兒采用針灸加常規康復治療方法進行康復治療,對照組只采用常規康復治療。兩組患兒性別、月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根據患兒具體臨床分型及病情采用合理的運動療法、作業療法、推拿、生物反饋等常規康復治療,治療三個月。
1.2.2 針灸組:患兒除采用對照組的常規康復治療外,根據患兒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其中頭針主要選用百會、智三針、顳三針、顳頂前斜線、頂中線、頂旁線。
1.3 評定方法 采用粗大運動功能評估量表(GMFM),由專業康復醫師對所有研究對象治療前后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分,評定環境應設定在安靜、獨立、采光較好的房間,室溫控制在20 ℃-30 ℃,患兒衣服不宜過多,1-2層即可,在不違反評定要求的前提下,安排家屬在場,鼓勵患兒發揮出最佳水平。GMFM量表共包括88項,分為臥位與翻身、坐位與跪、站立位和行走與跑跳5個功能區。臥位與翻身功能區總分為51分,坐位功能區總分39分,行走與跑跳功能區總分為72分。根據患兒的完成程度進行每個功能區的每一個指標的評分,其中完全不能完成者記為0分,完成動作<10%者記為1分,完成動作10%-100%者記為2分,完成全部動作者記為3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進行兩樣本均數的比較,采用檢驗及Fisher確切概率法進行兩組率的比較,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腦癱患兒治療后粗大運動功能GMFM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腦癱患兒GMFM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針灸組腦癱患兒GMFM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是腦癱患兒的主要癥狀,嚴重影響了患兒的日常活動能力,國內對于小兒腦癱的治療多采用以康復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法,針灸作為我國傳統醫學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3],針灸不僅可以改善局部區域神經元的血液供應,促進神經細胞的功能代謝,而且可以重建神經元網絡,促進患兒運動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發現,針灸組腦癱患兒治療后粗大運動功能GMEM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針灸與常規康復治療能夠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有效緩解患兒癥狀,改善患兒運動功能。余亞平等[4]在治療小兒腦癱中,采用以頭針和體針為主的針灸配合運動功能訓練,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針灸配合運動功能訓練對患兒主要運動功能改善的有效率為96%,單純進行功能訓練的患兒有效率為88%,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也有學者采用頭體針結合法與單純體針法治療小兒腦癱,結果顯示頭體針結合法針灸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明顯優于單純體針法針灸組[5]。
綜上所述,針灸能明顯改善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有效提高腦癱患兒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林慶.腦性癱瘓的定義、診斷條件及分型[J].中華兒科雜志,2005,43(4):262.
王曉臣,陳軼,孫智穎,等.針刺治療小兒腦癱伴聽覺障礙的臨床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1,27(7):19-21
溫元強,余亞平,董小麗,等.針灸在小兒腦癱治療中的應用探討[J].光明中醫,2008,23(8):1231-1232
余亞平,周紅玲,董小麗,等.針刺配合功能訓練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1): 66
張舉玲,程立紅,所閩娜,等.頭、體針治療小兒腦癱肢體功能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7,7(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