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嫻


【摘 要】目的:探究基層鄉鎮醫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156例基層鄉鎮醫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收治時間為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用隨機分組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8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方法,給予觀察組患者綜合護理方法。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基層鄉鎮醫院原發性高血壓疾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方法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關鍵詞】鄉鎮醫院;原發性高血壓;護理方法;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作為臨床常見的高發病癥,原發性高血壓的產生還會造成人體心臟、腦部以及腎臟并發癥出現,臨床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應強化護理模式,強化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本文將156例基層鄉鎮醫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基層鄉鎮醫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56例基層鄉鎮醫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收治時間為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隨機分組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8例。對照組男38例,女40例,患者年齡為41~76歲,平均年齡為(65.8±2.6)歲。觀察組男36例,女42例,患者年齡為43~78歲,平均年齡為(68.1±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方法,給予觀察組患者綜合護理方法,護理內容包括:1)心理護理:當高血壓患者進入到醫院后,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由于高血壓屬于一種慢性疾病,病程較長,導致患者的臨床治療信心大大下降。醫護人員應鼓勵患者,要求患者多觀看電視、看報紙、聽廣播,以此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促進患者身心的放松。2)健康教育:向患者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為患者詳細講解高血壓疾病的發病原因及治療方法等,向患者介紹病房內的情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3)飲食護理:告知患者多食高營養、高纖維及高蛋白的食物,禁食刺激性大、糖分高、脂肪高及熱量高的食物,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控制在≤6g,告知患者不可吸煙酗酒。4)運動護理:要求患者每日需適量進行運動,以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環,患者可參與的運動種類包括慢跑、快走、羽毛球及體操等,將每次運動的時間控制在30min以內,每周的運動次數為3~5次。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收縮壓及舒張壓水平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生理功能、軀體反應、精神狀態、心理健康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主要是指成年人在安靜的狀態下,收縮壓血壓值>140mmHg,舒張壓血壓值>90mmHg,患者通常會出現糖代謝及脂肪紊亂情況,引發患者視網膜、腦、腎、心、輸尿管、氣管出現器質性改變,屬于一種全身性及慢性疾病,該種疾病的產生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影響。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社會功能、生理功能、軀體反應、精神狀態及心理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方法可穩定患者的血壓指標,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原發性高血壓疾病臨床治療效果,可在臨床疾病治療中大力推廣使用,幫助患者控制血壓水平,以免誘發患者出現多種疾病。
綜上所述,在基層鄉鎮醫院原發性高血壓疾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方法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王露玉.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5):2105-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