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香

【摘 要】本文主要對兒童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做出分析,根據實際案例進行論述,并提出相關應對措施。本次研究中研究對象皆選自某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兒童患者,并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2011年1月-2012年十二月的兒童患者為對照組,將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兒童患者分為觀察組,并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觀察組則采用風險防范的護理方式進行。通過治療結果顯示,對照組意外為15起(2.03%)、護理失誤20起(2.71%)、不良事件總計42起(5.71%);觀察組發生意外為4起(0.53%),護理意外5起(0.66%)、總不良12起(1.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因此,通過以上得知在兒科臨床護理中必須要完善護理方式,降低兒科護理風險,以下則對以上兩種方式的護理過程做出論述,并根據記錄結果找出風險事件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望對廣大同時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兒科護理;常見風險因素;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自2011年1月和2014年12月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兒童患者分為對照組,共計736例,男性為382例,女性為354例;并將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兒童患者分為對照組,共計736例,男性為382,女性為354,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實行了護理風險防范與管理制度之后的護理工作為觀察組,有護理兒童752例,男性兒童392例,女性兒童360例,兩組在性別、兒童數目等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兩組之間的護理過程進行了匯總,同時將兩組間的不良數量、原因進行了分析,通過對比總結護理風險以及相應的措施。
1.3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統計方法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治療結果顯示,對照組共發生42例護理事件,事故發生率5.71%,其中意外事件引起15起,護理食物導致20起,職業損害導致3起,由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造成的2起,重癥搶救導致2起。觀察組共發生12起護理實踐,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60%,不良發生率為1.60%,其中意外事件導致4起,護理失誤導致5起,職業損壞導致1起,護理人員壓力1起,重癥搶救導致1起,兩組護理不良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3 討論
3.1 兒科常見的護理風險 在兒科患者護理中的意外風險主要原因為以下:(1)意外風險;首先兒童屬于特殊群體,由于自身發育不完全,行動力等較差,同時兒童正處于認知階段,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容易導致一系列的風險出現,如墜床、燙傷、異物吸入器官或是非銳器擦傷等。(2)護理失誤:護理失誤業經常發生,主要因護理人員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造成,導致在輸血中很有可能出現感染、過敏等現象,而這些現象除和護理人員的知識儲備有關外,還和兒童的身體發展有關,如兒童的靜脈較細,難以穿刺等,造成穿刺失敗。(3)職業損害:職業損害很大程度來自外部環境,如兒童自身免疫力較低,在治理中兒科病房中各個患者的疾病不同,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若護理人員的疾病風險防范意識較低,就會很容易出現感染。(4)心理壓力:由于兒童身心未發育成熟,加之兒科病患關系較為緊張,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則十分謹慎小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護理人員的精神壓力,進而導致部分心理素質較差的護理人員在護理中出現失誤,進而提高了護理風險。
3.2 兒科護理風險的護理措施 通過以上對兒童護理中的各項風險因素做出了分析,這就需要根據風險原因針對性的制定解決方案。(1)建立評價小組:成立一支風險因素評估小組,由院內全體兒科護理人員組成,其主要職責則是對護理工作進行分析,將其中存在的技能不達標、護理審查不嚴格等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并及時進行解決反思,進而提高護理質量。(2)加強管理培訓:若想要最大程度的提高護理質量,杜絕醫療事故出現,就必須要提高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職業素養以及心理素質。(3)加強病患溝通:兒童臨床護理工作是一項細致的工作,不僅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大,家屬更容易出現焦慮等問題,兩者很容易出現溝通不暢等問題,因此這就需要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治療狀況恢復情況對家長技及時講解,并耐心全面的向家屬講解治療方案,進而緩解家長壓力,營造一個良好的醫患分為,共同為患兒的健康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氛圍。
4 結論
以上對兒科臨床護理風險進行了分析,并將其中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了詳細論述,通過以上得知,在兒童臨床護理中由于兒童自身年齡等的問題,很容易出現護理風險,這對患者和護理人員來說都是不想看到的事情,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這一問題出現,就需要醫護人員、家屬患者的共同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為患兒的早日康復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趙陽.兒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0):286+306.
易娟.門診兒科護理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聯合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4):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