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忠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數學學科具有一定抽象性、繁瑣性的特點,由于小學生尚小,生活實踐經驗和理解能力有限,在課堂學習中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面對復雜的應用題逃避和退縮,學習效率低下。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高年級數學較復雜應用題的解題策略加強研究,以期改變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復雜應用題;解題策略
引言: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到高年級學生面臨的知識難度不斷加大。在日常練習中學生經常遇到一些復雜的應用題,不知從何下手或利用哪些知識點進行綜合解決,漸漸產生畏難心理,也不愿意接受后續的數學學習,問題越積越重。基于這一現狀,教師應針對學生特點與缺點向學生介紹可應用的數學解題方法,帶領學生快速分析題目、正確解答題目與總結解題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一、培養審題習慣,抓住關鍵信息
做應用題的第一步是對題目進行分析。由于小學生缺乏生活實踐經驗,在學習上又過于急躁,沒能做到認真審題,很容易遺漏題目中的關鍵信息,自然也無法正確解答題目。面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點名叫同學進行題目的朗讀,向學生介紹關鍵詞的圈畫方法,使用不同符號進行數字、單位等關鍵信息的圈畫。一步步引領學生分析題目,幫助學生明確題目信息內容,為良好的應用題解答做鋪墊,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
例如,a、b兩輛小汽車同時從家出發,a車行駛的路程是10公里,b車行駛的路程是12公里,b車比a車慢了2小時到達醫院,問汽車的速度是多少?通過分析課得知關鍵信息是兩車路程的公里數和到達時間長短。在分析后學生的做題思路逐步清晰,這時有學生提出可以用“圖示法”畫出路線圖,這樣更清晰;還有的同學提出可以套用路程和速度間的換算公式求得答案。學生的思維一下子發散出去,可見認真審題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富有耐心,可邀請不同層次的學生上黑板分析題目,學生互幫互助,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
二、多個角度出發,進行等量代換
一些應用題在設計時都會一道題中安插不同的變量,用于迷惑學生的思維。復雜應用題的解答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很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更好地明白學生易出現疑惑的點和把握教學的重難點,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引導,鼓勵學生動腦筋想一想,學會轉變思維,從多個角度出發。
面對較為復雜的應用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等量代換的方法,用一種量作為突破口,減少題目的信息量,明確數字與數字間的隱藏關系,從而進行一步步計算。例如,很多同學對“貴多少”“公倍數”“公因數”等詞語缺乏理解,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概念和練習題時要不斷向學生多次強調數量與數量間的關系等,強化學生的記憶。同時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進行題目信息的拆分、不同變量間的轉化,不斷熟悉解題流程和步驟。
三、鼓勵積極猜想,學會總結題目
小學生擁有豐富想象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保護學生這份珍貴的想象力,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鼓勵學生積極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常識進行聯系,感受數學學習中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大膽進行猜想和驗證。例如,在面試“雞兔同籠”應用題這一類型復雜題目時,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積極聯想到小兔子4只足、雞2只足,可通過假設一籠子全是雞進行作答;還可以使用列表格的方法進行分配。學生一下子想出多種方法,并積極動手進行驗證,從中也獲得成就感。
在小學高年級學習后期學生接觸到復雜的應用題越來越多,若光做不總結,到考試題目稍稍變化一下可能又做錯了。所以教師還要引領學生自主總結,激發學生學習的潛力。在平常練習中教師可以嚴格標準要求學生,要求學生在做應用題時使用不同顏色筆標出題目所涉及的概念,計算時通過列算式驗證,穩中求快。教師還可向學生介紹整理錯題本的方法,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日常練習和考試試卷進行分析,總結出經典題目和易錯題目寫到專門的本子上,并用彩色筆標出概念和分步解題步驟。避免學生經常性反復在一種類型題目上出錯,增強對知識的強化記憶,后期可用錯題本進行高效率復習。
四、營造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
學生的學習是相互作用的過程,要重視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間以及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利用周邊的教學環境與資源,適當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考慮到小學高年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判別都在提高,教師可多設置一些問題情境,用層層遞進的問題帶動學生積極發散思維,通過觀察比較、探究思考解決問題,掌握知識的要點[5]。同時,教師可結合學生學習的情況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一個小組中包括不同層次的學生,給學生留有充分的交流討論與學習空間,拉近學生的距離,使學生之間成為互幫互助的模式。在學生討論和交流時教師要經常進行巡視,點撥學生思維。在匯報總結與展示階段教師可邀請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知識的總結,即使學生出現錯誤也不能一味否定。可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再想一想、進行充分的觀察,引導學生繼續進行總結。在輕松的氛圍中強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五、結束語
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中教師必須富有耐心,從對學生習慣培養入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與感知,勇于發散思維,巧用解題方法快速抓住要點信息,舉一反三克服更多復雜題目,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意識與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學生后續階段的學習[6]。
參考文獻:
[1]袁澤新. 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題技巧分析[J]. 小學科學:教師,2016(4期):103-103.
[2]張承義.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及解題策略[J]. 中國教育學刊,2017(S1):153-155.
[3]趙翠萍. 關于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對較復雜應用題的教學實踐[J]. 考試周刊,2018(63):97-97.
[4]董立星. 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的策略探析[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
[5]毛偉婷. 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題策略探討[J]. 贏未來,2017:122.
[6]王娜娜. 關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J]. 小學生(下旬刊),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