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繼華
摘? 要:物理這門學科因為其需具備及強的邏輯性和擁有很強的抽象思維,一直都被作為培養學生邏輯和抽象思維的學科而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這門學科因為其具備這些特性也一直受到學生們的抵觸。它學起來不像語文學科那樣有很強的語境和優美的用句,也不像化學學科可以通過實驗親身去感受各種元素的變化,嚴謹的物理公式和精確的邏輯計算逐漸成為學生們抵觸的學科。本文著重探討如何引導學生用正確的觀念去對待物理知識。
關鍵詞:高一;物理學習;概念
引言:
物理的學科教育在我國,一直是難以解決的教學難題。概念不能理解透徹,不能正確理解公式理論,學生不斷用題海戰術去學習物理,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挫敗感,提不起主動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一味采用題海戰術向學生灌輸解題方法,是無法從根本上為學生解決“物理難”的難題的。只有正確引導學生理解概念,理解公式構成,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運用公式去解答難題。怎么才能做到在課堂上高效輸出知識內容,確保學生理解到位,這一直是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堅持的要點。
一、確保概念輸出到位
新課改以來教育的理念有了全新的升級,以每一個學生為本,實踐中去帶入真知,這是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現階段教育工作者的堅持,學校是為不斷向社會輸出能夠全方位適應社會、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才。如何才能夠做到將理論知識帶入到實踐中去這也是現階段的教育目標之一。物理作為一門從生活中來,又需要帶入到生活中去的一門學科,可見其學科的重要地位。物理的概念一直是從日常生活中捕捉抽象而生的真知,這也成為了學生學好物理的先決條件,向學生解析概念階段即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學習物理知識。教師應該高度重視物理學習的概念解析階段。這階段是引起學生興趣進而主動的那個學習物理知識的決定性階段,教師在解析物理概念時若能直擊學生興趣“要害”抓住學生興趣點,自然而然就能引導學生主動進一步的學習物理知識。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引用日常中常見到的生活場景,巧妙的將物理概念知識帶入到場景之中,在學生體會到場景發生過程時,再引出概念。運用生活相關的場景,這樣的方式能很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再引導學生學習《相互作用》這一內容時,一般教師直接帶入概念內容,照搬課本上枯燥生僻的內容直接念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割斷,無法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外在看來貌似直擊要點,高效地輸出了學習內容,然而帶來的成效是非常受限的。學生無法理解到教師輸出內容的主旨,生搬硬套物理的概念和公式,長此以往物理越學越差[1]。這種情況下,換一種方式教學,比如在講解到這一章節《力的三要素》這以內容時,教師以課本中的概念為基準,舉例“力”在我們生活中的表現形式,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力”這以概念的具象本質。再理解這一內容后再拆解“力的三要素”核心的內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起到什么作用,生活中什么現象是這些內容導致的。一些學生在正確理解了這一概念的本質之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公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比在課堂上反復拆解抽象的概念高效許多,又能讓學生正確的理解知識。再課后督促學生加以鞏固,在學習新的內容時還能運用到學過的內容,更能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二、充分運用實驗方式教學
新課改后的教育一直強調要理論結合實踐,舊的教學模式讓我們的學生在理論掌握上無人可及,一旦落地到生活中需要運用上這些內容時便會手足無措難以應對。物理這門學科若無法做到理論結合實際的話,就會使我們的學生完全停留在概念階段,這一門本該具有極強運用功能的實踐學科變失去了它的本意。物理教師們在教授物理知識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忽略引導學生實驗實踐。要充分利用實驗作為學習的媒介,更好地導入概念知識。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抽象化的名詞概念,一旦在動手實驗的階段,都會為學生去形成一個比較具象的概念,這樣難以解答的問題便能夠通過實驗很好地解決[2]。例如在學習《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這一內容時,加速度這一概念不管教師如何拆分講解,這一概念是很難通過語言去描述出來的。但是若是運用上實驗這一工具,讓學生自己去做實驗,去感受“加速度”這一名詞,通過我們常見的紙帶打點實驗,切身去經歷感受這一內容,再運用學習到的公式,計算得到答案,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將課本上抽象的加速度概念轉化成現實中具象的內容,同時也能將學習的概念導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貫徹落實到理論結合實際這一教學要點。
三、結束語
我國的教育不斷地在探究新的教學思路以及教學方法的道路上推陳出新,不斷地試錯再改進也給我們的學生做了好的榜樣,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一直長存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心間。做諸多努力也都是希望能夠通過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引導孩子走上更加高效、更加精準的學習道路上去。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都是為了更好、更全面地開展教育工作,最終達成中國的素質教育的偉大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鵬. 影響高中物理學習因素分析及對策[J]. 2011(2):15-15.
[2]徐帥. 高中物理學習中理解物理問題的方法探究[J]. 科普童話,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