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軍
摘 ?要:當前,隨著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日趨實現,營造學習型社會氛圍的目標則迫在眉睫,而社區教育又是很好的促進學習型社會建立的渠道。把社區教育作為政府工作的一項議程,推動社會的發展,是實現當前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發展;社區教育;意義;策略分析
隨著當今經濟的發展和學習型目標的制定,發展社區教育對于提高全面素質,帶動我國經濟實力的綜合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下文將針對發展社區教育的意義進行探討,然后總結了發展社區教育的相關策略,以期能提供借鑒。
一、開展社區教育的意義
(一)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新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展現的作用越來越大,知識和智力無疑已成為科技發展的重要動力。知識不僅可以改變勞動力的結構和含義,還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強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聯系。將人類作為知識社會的主體,將終身學習作為人類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要求,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環節。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不是針對某一類人或者一部分人開展的,也不是僅在人生某個階段開展的,更不是局限于學校教育的;教育是針對全體人民、終身性的,囊括了社區教育、家庭教育、正規及非正規教育在內的多種形式。可見,我們需要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各類教育機構和組織也承擔了教育的責任,社區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種形式。因此,將社區教育擺上一個重要的位置,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客觀要求。
(二)社會生活條件變化的需求
政治經濟和科學社會的發展,為帶來了社會生活條件的改變,譬如生活結構的改變和生活質量的提升,使得工作時間縮短、工作壓力變大、業余時間變長,人們正從繁忙的家務勞動中跳脫出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當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后,人們便會追求更高層的精神生活。因此,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幫助人們追尋更高層的生活質量,已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這也是與“終身學習”理念相契合的。顯然傳統的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社區教育卻與人們的生活有較高的貼合性,可以一定程度上適應這種需求,
(三)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綜合素質
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按照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已成為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戰略性目標;國民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是家庭和諧、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基礎。若想全面提升人民的綜合素質,勢必要拓寬教育空間,讓各年齡段、各個性別和各類民族的人民都能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教育,社區教育便成為一種較好的實現形式。社區教育能讓居民實現隨時教育,一旦有了學習需求,便能立即開展學習活動。
(四)提升社區文明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進行科學合理的社區教育,可以提高社區的文明程度,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社區教育可以制定有利于社區發展的學習計劃,增強社區居民的素質。不僅將社區成為人才高地,還能優化社會環境、提升社區的綜合水平,帶動社區經濟的發展,使社區成為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生產基地。
二、科學開展社區教育的策略
(一)將社區教育納入政府工作議程和社區發展的整體規劃中去
發展社區教育的前提離不開政府的帶動作用。各級政府要提高認識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對社區教育的需求已不僅局限在老年大學、培訓班、講座等活動,因此,對社區教育多樣性的要求也是迫在眉睫。政府要將社區教育納入工作議程,真正賦予社區教育作用,認真貫徹落實“科教興國”的戰略,建立專門的社區教育隊伍,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推動社區教育統籌、協調的發展。
(二)發揮學校的帶動作用,共享學校的教育資源
學校的教育資源是較為豐富的,不僅有良好的教師隊伍,還有豐富的硬件設施,可以為社區教育提供場地、知識和智力,也可以為社區教育提供管理內容和管理模式。因此,學校可以作為社區教育的一個基地??梢圆扇〈胧瑢W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相聯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教育的資源,讓社區居民充分享受的教學資源,讓教師、教室、資料、設施等資源實現共享,推動社區教育的發展。
(三)結合當前現實,組建社區教育中心
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充分調動社區資源,成立社區教育中心。社區教育中心可以根據社區不同的人群,成立適應各類人群特點的社區教育中心。此外,還要加強對各類社區教育中心的管理,加強引導和指導,科學地整合和拓展教育功能,實現社區教育的健康發展。
(四)加大宣傳,深入研究,建立一套符合現實的社區教育體系
加大社區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宣傳力度,讓社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提高人民群眾終身學習的意識,可以提高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對社區教育的認識度。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要組織專家通過調研和分析,對社區教育體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和規劃,扎實推進社區教育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區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一種形式,既具有重要的意義又擁有發展的瓶頸。我們應勇于突破瓶頸,通過合理規劃、資源共享等方法,促進社區教育的發展,提高居民的綜合素養,為實現國家的全面發展奠定教育根基。
參考文獻:
[1]李先富,吳小貽. 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協同發展的意義和策略[J]. 繼續教育研究,2014(6):72-74.
[2]楊淑珺. 浙江省社區教育發展軌跡與策略研究[J]. 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4,27(3):16-20.
[3]左璐. 生態學視角下新型農村社區教育發展策略探析[J]. 當代繼續教育,2018(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