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渭 李靜 劉欣 王彤
摘 ?要:隨著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8%的速度在遞增,全國有近一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為了破解“垃圾圍城”之痛,許多城市多年前就開始推廣垃圾分類,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很多城市也開始探索垃圾分類回收的新模式。但總體而言效果不明顯。本文就垃圾分類回收深層次問題進行探討,力求找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垃圾分類;回收;推廣對策
城市垃圾是指在城市區劃內,與居民日常生活相關的一切固體廢棄物,包括與居民直接相關的生活垃圾和間接相關的商業垃圾,醫療垃圾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等。
一、城市垃圾分類回收的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由此引起的城市垃圾清運量也在飛速增長,再加上相對落后的垃圾回收模式和垃圾處理方式,已經不能實現垃圾的日產日清,普遍出現垃圾堆積現象,這使我國很多大中城市面臨“垃圾圍城”的現象。堆積的垃圾不僅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還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平衡,制約城市的經濟發展。因此,城市垃圾回收問題亟待解決。而垃圾處理分類是前提。
二、垃圾分類回收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缺少對垃圾合理分類的研究。確定的垃圾種類越多,將需要更多回收設施和更大城市空間,也將增加居民參與回收的難度和時間,垃圾分類回收面臨的阻力也會更大;反之,如果分類過少就失去了分類的意義,并將大幅提高后續利用、處置環節的難度和成本,從根本上降低回收利用效果。應該分為幾類以及如何合理分類是垃圾分類回收決策的首要問題,需進一步研究。
(二)沒有考慮影響垃圾分類回收行為的社區因素。已有研究通常僅考慮了消費行為、使用行為、過去實際回收行為、非規范反向物流體系的吸引、與有關政府部門及企業之間的博弈、資源環境價值觀、資源環境問題感知、回收行為態度、社會輿論、媒體宣傳及有關知識的普及、可供選擇的規范回收形式、規范回收設施的完善性、參與規范回收的方便性、參與規范回收的經濟性、參與規范回收信息的可得性、人口特征等部分非社區因素,對垃圾分類回收行為的影響缺乏完整反映,弱化了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三)沒有充分考慮居民愿意為分類回收支付的時間和費用在統計分析中,居民參與分類回收所消耗的時間和可能承擔的費用會作為調查變量考慮。其他研究方法在研究垃圾分類回收行為時,它們也會以某種形式涉及其中。但是居民究竟愿意為此支付多少時間和費用則缺乏定量研究,致使垃圾分類回收政策效應微觀基礎不夠,影響了相關政策的合理制定。
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工作的推廣和改進策略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政府應該出臺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處理政策,并制定強制執行的有效措施,為人們垃圾分類回收提供足夠的政策法規支持。
(二)形成多方協同參與回收體系,健全分類設備。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強有力的執行工作。與此同時,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法律體系有序地分階段開展,形成“城市主管部門指導、小區辦事處宣傳和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市環衛處運輸”的多方面協同參與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另外,應該健全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分類清運以及分類處理的相關設施設備。對于城市街道、生活小區、企業單位和門店、公共場所等,要保證相關配套設置齊全,包括分類垃圾桶和垃圾袋等。并且要在醒目的位置做好垃圾分類方法與分類內容的明確標示,同時派遣專員進行有效的監督。
(三)實現垃圾分類回收的市場化與產業化。組建垃圾回收利用為經營主業的企業。垃圾分類旨在減少垃圾堆放發生的化學反應而污染環境,并實現資源的再次利用。而在垃圾有用資源的二次利用方面,應該予以產業化支持,真正落實垃圾分類回收。因此,各級政府應該針對這個方面出臺相關政策,可讓群眾獻計獻策,積極參與其中,并引導社會利用垃圾有用資源來開展垃圾產業,實現垃圾分類回收的市場化與產業化,提高垃圾回收和處理的水平。可組建垃圾回收利用為經營主業的企業,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再生產流程。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難以避免要投入人力與物力,會產生一定的分揀與收運費用和成本,但是也相對地降低了垃圾回收末端的處理成本,能夠收回部分經濟效益;注重開發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政府應該為這種類型的企業給予足夠的政策支持,鼓勵其進行科學的企業治理,讓城市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產業慢慢實現良性發展,甚至獲得長足發展。在這個方面,應該注重開發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并且扶持再生資源收購相關企業的發展。有關部門應該互相協作,給予相關企業支持,加大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和綜合處理技術開發的投入力度,包括資金投入與技術研發投入等,進而為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提供充足的源動力,綜合性地提高經濟、社會方面的效益。
(四)把垃圾處理成效作為地方領導績效指標。各地環保局和有關部門應該制定科學合理且可操作性較強的垃圾回收價格標準、垃圾回收獎懲制度,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回收責任制管理,實現垃圾回收處理的統一安排。當地政府應該盡可能加大對垃圾分類回收的財政支持,并將垃圾處理成效作為自身領導的績效指標,建立垃圾處理的綠色流通渠道,在垃圾處理方面實行市場機制,推動垃圾回收與處理的產業化與規模化進程。
結束語: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工作是貫徹環保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城市環境衛生質量的有效方法。政府應該對這項工作給予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持,動員整個社會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回收,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并增加這方面的財政投入,扶持二次利用資源企業,不斷開發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其他相關部門也應該積極發揮指導作用,從多方面落實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創設良好的人居環境。
作者簡介:
江渭,西安歐亞學院,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及企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