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16日)將宣讀任內第3份《施政報告》。15日,她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施政報告》封面選用天藍色,希望香港“雨過天晴重新出發”。據悉,這份報告的主軸是改善民生,包括增加土地供應、鼓勵“租者置其屋”、提供房租津貼等,還包括深圳灣口岸改為24小時通車等重大舉措,因此吸引了外界的強烈關注。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15日表決3項涉港法案和決議案,再次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而香港暴徒賣港求榮、升級暴力、殘酷襲警等行為正遭到越來越多輿論的唾棄。“引洋入關的禍港鬧劇注定失敗”,香港《大公報》15日發表社論稱,正如
習主席嚴正警告,任何人在中國搞分裂必將粉身碎骨,任何外部勢力分裂中國都是癡心妄想,社論稱,“禍港小丑們,醒醒吧!”
林鄭:有決心進入立法會
15日,林鄭月娥在主持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說:“這份《施政報告》當然是在非常困難的環境之下編制的,事實上大家看到我仍然是選用我喜愛的天藍色,我希望香港能夠很快雨過天晴,我們能夠重新出發。”她表示,今年的報告有“附編”的新文件,交代她自2017年上任后的工作進度、香港現在面對的各方面挑戰以及今后的新措施等,內容豐富。
據香港《頭條日報》15日報道,在目前的時勢下,林鄭是否能進入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是一個疑問”。此前,立法會內的泛民人士揚言,就算林鄭順利步入議會,他們也肯定在會議廳抗議,還說什么“林鄭能否宣讀《施政報告》,不是我的關注點”。據香港《東方日報》報道,立法會一帶自14日起布防漸趨嚴密,附近天橋入口有防暴警員駐守。
另據港媒報道,特區政府亦已定下“B計劃”,預先將林鄭宣讀《施政報告》制成錄像,若屆時無法進入立法會,或無法完成宣讀,則播出錄像。報道稱,林鄭今年宣讀的《施政報告》,將會有近2萬字。
林鄭15日表示,《施政報告》是在非常困難的環境下編制的,希望得到議員支持,她“很有決心、會盡最大努力,進入立法會完成發表報告”。
15日會見記者時,林鄭還譴責在過去的周末,蒙面暴徒暴力升級,特別提到遙控土制炸彈、警員被割頸、警車被汽油彈引燃等針對警方的暴力行為,強調警方會盡全力追究。她同時批評暴徒破壞建制派議員辦事處,令區議會選舉蒙上陰影,“恐怕非隨機發泄或報復,相信有政治目的”。
報告的主軸是改善民生
林鄭這份《施政報告》的內容,早已成為港媒關注的焦點。香港《大公報》15日透露,《施政報告》的主軸是改善民生,重點是房屋土地政策。其中包括填海造地、在新界開發更多發展區等8項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通過“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及《收回土地條例》,一手軟一手硬地加快私人農地及棕地(棕地是相對綠地的概念,指已開發利用并廢棄的土地,一般被污染過,要重新使用需環保部門許可)的開發。政府還有意加快出售“租者置其屋計劃”的4萬多個未售單位,以市價兩至三折的低廉價格吸引現有租戶購買。《施政報告》還會加強扶助基層措施,包括提供津貼幫助非公屋戶及非綜援戶的輪候公屋者改善生活。
《東方日報》稱,為了改善港人居住條件,《施政報告》還計劃額外申請105億港元撥款,為“樓宇更新大行動2.0”“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等計劃加碼,其中“樓宇更新大行動”的申請資格將會降至40年或以上樓齡的樓房,令受惠大廈超過5000幢。
據“香港01”網站15日報道,林鄭發表《施政報告》時將公布深圳灣口岸改為24小時通車。目前深圳灣口岸開通時間為上午6時半至午夜12時。這將是繼深圳皇崗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后,第三個連接內地、實行24小時通關的口岸。報道稱,深圳灣口岸是首個實施一地兩檢的口岸,一旦落實24小時通關后,將比實施兩地兩檢的深圳皇崗口岸更為方便、省時。
香港環境局長黃錦星15日會見記者時表示,《施政報告》將協助私人住宅停車場加裝電動車充電的基礎設施,計劃為期3年,涉及金額20億港元,預計可為6萬個車位增設充電基礎設施。《施政報告》其他內容還包括推動婦女就業、提供家庭支持再培訓等。身兼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的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透露,《施政報告》將關注貧窮長者及基層市民的訴求,緩解貧富懸殊問題。
而一份由香港研究協會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有47%的受訪市民期盼《施政報告》優先處理“社會撕裂”,認為應優先處理土地房屋和政府管治的各占19%和16%。盡管輿論對香港局勢充滿擔憂,但對于特區政府的施政能力仍抱有信心。“香港01”網站15日評價林鄭上份《施政報告》稱,有部分民生政策政府確實有落實,即便實施過程有瑕疵,但例如增加產假、優化電梯等“都已在實行之中,又或有積極進展”。
美眾院狂打“香港牌”
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近日香港經濟放緩,相信逐步增加相關計劃的每年資助量對平和社會氣氛有一定作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霍英東集團執行總裁霍震寰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特首的《施政報告》無疑將注重民生,但也不能寄希望于一份報告就可以解決當下香港的各種問題,只能一步步推進。霍震寰認為,這份重視民生的《施政報告》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當前局勢的平復。但《施政報告》能否順利執行,還需立法會真正發揮作用,這可能是一個挑戰。
據美媒報道,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15日預計將表決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與最初版本相比,眾議院的版本在制裁方面將“更為嚴厲”。同天,美眾院還將審議表決另外兩個涉及香港的法案和決議案。一個是禁止向香港出口催淚彈和其他非致命人群管制產品的“保護香港法案”,另一個是“譴責中國干涉香港事務、支持港人自由抗議權利”的決議案。
“引洋入關的禍港鬧劇注定失敗”,《大公報》15日社論稱,連續4個多月的黑色暴亂背后鬼影幢幢,而美國堪稱總導演。奏美國國歌、舉美國國旗、乞求美國國會盡快通過“香港人權民主法案”……14日晚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的蒙面集會群魔亂舞,不堪入目。這是漢奸敗類賣港求榮的無恥表演,也是美國打“香港牌”為中國發展“添堵”的又一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