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
摘要? ? 為明確活性糖肽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本試驗設置了低量活性糖肽肥、高量活性糖肽肥和農民習慣施肥3個處理,在安徽省水稻主產區布置田間試驗,同田對比研究了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產量、產量構成要素以及經濟效益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本試驗條件下,低量活性糖肽肥在水稻種植上施用肥效最好,其次是高量活性糖肽肥處理,農民習慣施肥效果最差;低量活性糖肽肥處理下水稻產量、收益和產投比相較于農民習慣施肥顯著增加11.8%、16.2%和52.6%。由此表明,活性糖肽肥是一種節本增效的水稻種植優良肥料。
關鍵詞? ? 活性糖肽肥;水稻;產量;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 ? S511;S147.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4-0018-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穩定高效的生產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大量研究表明,施肥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手段[2-4]。然而,目前我國水稻生產普遍存在肥料用量過高、偏施氮肥、不重視磷鉀肥施用、施用方式不合理、養分損失嚴重等問題[5],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引起了較大的環境風險。
活性糖肽肥作為一種新型生物肥料,因其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減少肥料損失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這也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新型肥料。因此,為了明確活性糖肽肥在水稻生產中的肥料效果,為水稻科學施肥提供指導,2018年在安徽省水稻主產區巢湖市布置了“活性糖肽肥施用對水稻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肥料效益試驗,以農民習慣施肥為對照,通過設置不同活性糖肽肥用量,并結合生產實際情況,明確活性糖肽肥在水稻生長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活性糖肽肥在水稻生產中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8年5—9月在安徽省巢湖市進行,前茬作物為小麥。供試土壤為水稻土,試驗前取耕層土壤分析其主要理化性質:pH值6.5、有機質20.11 g/kg、全氮2.0 g/kg、有效磷24.0 mg/kg、速效鉀148.0 mg/kg。
1.2? ?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為中稻,品種為隆兩優華占。供試肥料為尿素(含純N 46%)、過磷酸鈣(含P2O5 12%)、氯化鉀(含K2O 60%)。
1.3? ?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農民習慣施肥:氮、磷、鉀純養人量分別為250、60、60 kg/hm2,其中,基肥施用60%的氮肥、全部的磷肥和70%的鉀肥;分蘗肥施用20%的氮肥;穗肥施用20%的氮肥和30%的鉀肥。低量活性糖肽肥處理:總施用量為630 kg/hm2,其中活性糖肽肥540 kg/hm2作基肥,活性糖肽肥90 kg/hm2作穗肥。高量活性糖肽肥處理:總施用量為780 kg/hm2,其中活性糖肽肥630 kg/hm2作基肥,活性糖肽肥150 kg/hm2作穗肥。3次重復,小區面積20 m2。
1.4? ? 樣品測定
每小區采水稻3穴地上部進行考種。供試土壤基礎地力測定:pH值采用土水比1∶2.5電極法;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外加熱法;全氮采用濃H2SO4消化-半微量凱氏定氮法;有效磷采用0.5 mol/L NaHCO3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法;速效鉀采用1 mol/L 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水稻成熟后,小區全部收獲,脫粒風干后測實產[6]。
1.5? ? 數據處理與分析
應用Excel 2003和SPSS 17.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多重比較采用Duncan法,顯著性水平設定為0.05[6]。
2? ? 結果與分析
2.1? ? 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產量及構成要素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施肥處理水稻產量及產量構成要素表現不同。施用活性糖肽肥處理水稻產量高于農民習慣施肥處理,較農民習慣施肥顯著增產617~1 083 kg/hm2,增產率6.74%~11.84%。低量活性糖肽肥處理水稻產量略高于高量活性糖肽肥處理,方差分析差異不顯著。水稻產量構成中的低量糖肽肥處理的水稻有效穗數和穗實粒數均顯著高于農民習慣施肥處理,但是與高量糖肽肥處理差異不顯著。3個處理間成穗率和結實率無明顯差異。由此表明,活性糖肽肥主要是通過增加水稻有效穗數和穗實粒數來增加水稻的產量。
2.2? ? 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施肥處理水稻經濟效益與產量結果一致。水稻純收益以低量活性糖肽肥施肥處理最高,比高量活性糖肽肥處理和農民習慣施肥處理分別高1 629、3 527元/hm2,增收率最高達16.2%。雖然高量活性糖肽肥處理產值明顯高于農民習慣施肥,但是由于活性糖肽肥肥料成本低于農民習慣施肥,因而高量活性糖肽肥處理產投比與農民習慣施肥處理差異不顯著,低量活性糖肽肥處理產投(下轉第20頁)
比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由此表明,水稻施用低量活性糖肽肥能夠節本增效,施用效果最佳。
3? ? 結論與討論
活性糖肽肥的核心是生物活化性肥料,可以通過提高氮、磷、鉀養分在土壤中的轉化,減少肥料損失來提高水稻對肥料的利用效率,其良好的農學效益和環境效益為實現農業節本增效提供了重要途徑[7-8]。在本試驗條件下,施用活性糖肽肥能夠顯著增加水稻的產量。其中,低量活性糖肽肥已經能夠滿足水稻的養分需求,而高量糖肽肥由于養分投入過多,可能造成水稻養分奢侈吸收反而降低了水稻產量和經濟效益。通過對水稻產量構成要素的統計分析可知,活性糖肽肥處理相較于農民習慣施肥處理的水稻產量增加,其增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施用活性糖肽肥可以顯著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數和穗實粒數。
綜上所述,在本試驗條件下,相對于農民習慣施肥,低量活性糖肽肥處理的水稻產量、收益和產投比分別增加11.8%、16.2%和52.6%,同時低量活性糖肽肥肥料施用效益高于高量活性糖肽肥。綜合水稻產量和經濟效益結果,本地區水稻施用低量活性糖肽肥節本增效的效果最佳,可大面積推廣應用[9]。
4? ? 參考文獻
[1] 趙凌,趙春芳,周麗慧,等.中國水稻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田[J].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0):105-107.
[2] 王偉妮,王亞藝,魯劍巍,等.晚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薦用量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2):306-309.
[3] 孫永健,孫園園,蔣明金.施肥水平對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利用特征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6,49(24):4745-4756.
[4] 張國榮,李菊梅,徐明崗,等.長期不同施肥對水稻產量及土壤肥力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09,42(2):543-551.
[5] 朱兆良.農田生態系統中化肥氮的去向和氮素管理[C]//朱兆良,文啟孝.中國土壤氮素.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213-249.
[6] 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3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7] 吳文革,習敏,李紅春,等.不同水稻專用新型肥料減肥增效對比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135-137.
[8] 安羿衡.兩種新型肥料對水稻生長影響及應用效果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6.
[9] 董作珍.水稻氮磷鉀肥料長期施用效應研究[J].杭州:浙江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