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海 潘久四 陳鳳
摘要? ? 氣象因素制約潛江市小麥、油菜生產,2018年、2019年潛江市連續2年遭遇極端天氣,1—2月的長期低溫多雨和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高溫高濕天氣對小麥、油菜生產造成較大影響。本文分析了潛江市氣候變化特點,并提出了應對措施,以期為該地區小麥和油菜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小麥;油菜;極端天氣;影響;應對措施;湖北潛江
中圖分類號? ? S512.1;S565.4?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4-0052-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氣候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長期的氣候變化有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增多增強。潛江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小麥、油菜是主要秋冬種作物,氣象因素制約其生產尤以1—2月、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氣象因素變化對其影響最大。2018年、2019年潛江市連續2年遭遇冷冬天氣,1—2月長期低溫多雨寡照使小麥、油菜越冬期出現明顯生育停滯,冬發不足、春發不健;4月下旬至5月中旬高溫高濕造成小麥、油菜病害加重、高溫逼熟、植株早衰、全生育期縮短、收獲期提前、產量降低。因此,分析越冬作物氣候變化特點,加強預警監測,制定應對措施,非常必要。
1? ? 氣候特點與影響程度
1.1? ? 氣候特點
據潛江市氣象局氣象觀測站資料可知,2018年1—2月積溫262.2 ℃,日平均氣溫4.4 ℃,雨量77.3 mm,雨日17 d,日照時數182.5 h;與常年同期相比,積溫少65.7 ℃、日平均氣溫低1.1 ℃,雨量少21.2 mm、雨日少4 d、日照時數多1.9 h。2019年1—2月積溫241.6 ℃,日平均氣溫4.1 ℃,雨量67.9 mm,雨日25 d,日照時數62.7 h;與常年同期相比,積溫少86.3 ℃、日平均氣溫低1.5 ℃,雨量少30.6 mm、雨日多4 d、日照時數少117.9 h。
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120 d),積溫926.9 ℃,日平均氣溫7.7 ℃,雨量224.9 mm,雨日53 d,日照時數236.5 h;與上年度同期相比,積溫多81.7 ℃、日平均氣溫高0.7 ℃,雨量多113.5 mm、雨日多20 d、日照時數少149.2 h。氣候特點是低溫、多雨、寡照,主要表現為日均氣溫較常年低0.7 ℃左右,降水日數占44.17%;連續5 d以上日照時數為0的天數有60 d,占50%,其中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0日連續11 d、2019年1月2—15日連續14 d、2019年2月7—21日連續15 d日照時數為0;根據氣象資料分析,連日寡照是影響小麥、油菜生長發育進度與壯苗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8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30 d)積溫684.0 ℃,日平均氣溫22.8 ℃,雨量188.8 mm,日照時數154.2 h;與常年同期相比,積溫多82.0 ℃、日平均氣溫高2.7 ℃、雨量多46.1 mm、日照時數少9.7 h。根據氣象資料分析,高溫高濕是影響小麥、油菜后期產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1.2? ? 影響程度
2019年度小麥、油菜播種出苗期間土墑適宜,播期集中,出苗整齊;冬前溫光適宜,利于壯苗形成;但冬后低溫陰雨持續時間長,對小麥、油菜生長發育均造成一定程度影響,出現了越冬期小麥、油菜生育停滯現象。作物栽培測報資料顯示,自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1月19日30 d,小麥主莖葉齡只增長了1.2葉,出葉速度為0.04葉/d;油菜主莖葉數只增加了1.6葉,出葉速度為0.053 3葉/d。春后“倒春寒”來襲,強度弱、時間短,小麥、油菜返青春發進程未受太大影響,但小麥春生分蘗苗弱體瘦、油菜主莖綠葉數增速明顯放緩,壯苗不足、弱苗有余;2月22日氣溫回升,小麥苗情轉化加快,油菜蕾薹生長加速,但水田、旱地苗情差異大。作物栽培測報資料顯示,同一栽培類型田塊小麥莖蘗數水田較旱地少90萬~120萬株/hm2、油菜主莖綠葉數水田較旱地少1.0~1.5片。2019年度潛江市三類麥田春生分蘗終止期較常年提前2~3 d,水田小麥無效分蘗消亡時間較正常年份提早3~6 d,加之長時間田漬土濕,冬春分蘗發生受到影響,導致驚蟄苗情總莖蘗數有所減少。2019年小麥拔節期較常年同期推遲4~5 d;油菜大田見花為2月23日,較常年同期遲4~5 d;始花期為3月8日,較常年同期推遲7~8 d。近幾年來,潛江市油菜收獲期較常年提早2~3 d,小麥收獲期較常年提早4~6 d。
2? ? 應對措施
2.1? ? “三適”播種,保證質量
實現小麥、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推廣種肥同播技術,小麥、油菜做到“三適”播種(適期、適量、適墑)。油菜適宜播期在9月25日至10月10日,小麥適宜播種期確定在10月25日至11月5日,推廣油菜種子包衣技術、小麥藥劑拌種技術[1]。
2.2? ? 健身栽培,壯苗越冬
推廣小麥、油菜健身栽培,充分利用冬前有利溫光資源,加強小麥、油菜田間管理,培育越冬壯苗,實現壯苗越冬,提高小麥、油菜自身對低溫冷(寒)害的抵御能力。主要措施為圍繞促根、促莖、促蘗、促葉片生長,促壯苗安全越冬;肥料施用合理,調控適時適度;對12月下旬未達到壯苗標準、群體莖蘗數偏低的麥田和植株營養體偏小的油菜田,及時補追平衡肥,促進苗情轉化升級[2]。
2.3? ? 抗寒保苗,防霜防凍
一是培土壅蔸,切斷土壤毛細管,提高土壤熱傳導能力;二是增施以有機肥為主的農家肥(土雜肥)和復合肥,提高土壤溫度,培育壯苗;三是及時進行稻草覆蓋,為小麥、油菜越冬營造較為理想的環境與條件。對已發生凍害的小麥、油菜要及時施好2次速效肥料,第1次在作物解凍后,第2次在小麥拔節初期、油菜抽薹初期[3]。
2.4? ? 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小麥銹病、小麥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是潛江市小麥、油菜三大主要病害,要加強預測預報與監測預警,開展小麥“一噴三防”和油菜“一促四防”工作。小麥條銹病發現一點防治一片,小麥赤霉病齊穗一塊防治一塊,油菜菌核病在初花期普遍防治,合理用藥,安全高效[4]。
2.5? ? “三溝”配套,降漬防濕
潛江市屬江漢平原水網湖區,地下水位較高,春季雨水偏多,漬害濕害嚴重,應及時進行“三溝”開挖、疏理工作,做到廂溝、腰溝、圍溝與排灌溝渠“三溝 ”配套、“四溝”升級,溝渠相通,能排能濾。
3? ? 參考文獻
[1] 王曙光,姜長稷,白楊,等.淺析揚州市小麥生產中主要氣象災害的影響及防御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2017(5):30-32.
[2] 蘆明.氣象災害對臨汾市小麥生產的影響及對策[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6(9):55-56.
[3] 章銳.冬春氣候條件對油菜生產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四川農業科技,2005(3):17.
[4] 鄧玉華,托爾紅,馮惠芳.甘蘭型油菜生產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新疆農業科技,200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