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志
摘 要:中國目前存在的征信模式大致可分為三種:以中央銀行征信系統為中心的中心化模式、以當前各互聯網公司信用評分為代表的征信模式、第三方征信機構模式。隨著金融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傳統征信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的互聯網應用技術,受到了廣泛關注。介紹我國存在的幾種征信模式,闡述區塊鏈的原理、技術要點及其在征信領域的可行性,指出區塊鏈技術在私鑰丟失、用戶被遺忘特權、系統安全、信息存儲等方面的局限性。雖然區塊鏈技術有很多優勢,但要實現其在征信領域的應用場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仍需要積極探索和研究,力爭使區塊鏈技術的效用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征信業;信用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1-0153-01
引言
在互聯網金融與大數據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信用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我國目前的征信模式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以中央銀行征信系統為中心的征信模式,其數據主要來自于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權威性高但存在數據不全面、更新不及時等缺陷。第二種是以各互聯網公司信用評分為代表的征信模式,其數據主要來自于用戶在互聯網平臺交流、交易等行為所產生的記錄,具有數據雜亂、信用評估不全面等缺陷。第三種是第三方征信機構模式,其數據主要來自于第三方外部采集,并且使用特殊的信用模型對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此種模式雖有效緩解了以上兩種模式數據不全面、數據分析準確性低等問題,但其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不足,且容易引發用戶故意刷信用分的道德風險問題。可以看出,以上幾種征信模式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數據采集不全面、不能直接讀取原生數據、信用評價精確性低等弊端。
在現有交易活動過程中,由于交易雙方缺乏信任,往往需要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參與。但第三方中介機構往往存在諸多中間環節,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可以有效規避這些煩瑣、冗余的中間過程。區塊鏈可以看成是由一個一個的分散區塊,鏈接起來的分布式系統。每個區塊之間都可以直接進行信息共享實現去中心化,利用非對稱加密技術保證用戶隱私,利用時間戳實現信息回溯,利用不可篡改保證數據真實。在互聯網時代,用戶的信用信息不止儲存在金融機構,還出現在互聯網平臺及交易媒介,而區塊鏈技術在征信領域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打破各個信息主體之間不互通的現狀,同時用戶信息的安全性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一、區塊鏈的原理和技術要點
1.區塊鏈原理。拜占庭將軍問題—即人們在與不熟悉的客戶進行交易時,如何不被對方欺騙。
2.區塊鏈技術要點。一是去中心化。區塊鏈中有大量的節點,每一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相同的,這些節點沒有一個處在中心位置,系統中的所有節點都參與數據的記錄和驗證。二是不可篡改。每一區塊都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所有區塊依次相連,形成一條主鏈,然后分布式存儲在區塊鏈節點,一旦數據被添加到區塊鏈上,就會永久地存儲起來,無法被篡改和刪除。三是透明性及匿名性。數據保存在區塊鏈的所有終端設備中,每個終端設備都能查看到全部的交易信息。而且在交易過程中,區塊鏈以公鑰地址而不是交易者的個人信息來進行運轉,從而實現透明性下的匿名性。四是共識機制?!肮沧R”機制是指區塊鏈理論形成的新的信用機制,即沒有第三方中介機構的背書,只需相信共同的算法就能建立起信任。
3.區塊鏈技術在征信領域應用的可行性分析。首先,在現實生活中,信任問題主要是通過第三方中介服務機構提供信任背書來解決的,區塊鏈技術利用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架構完成數據交互信任背書,構建算法信任,摒棄了傳統模式的中心化信任。其次,數據不再由第三方機構進行二次加工,可以直接得到原生數據。數據真實、可靠、準確性高。再次,信用數據不再存儲在各個信息采集機構,打破傳統征信模式的信息不對稱及信息不互通現象。最后,中央銀行、各金融機構、各互聯網平臺、監管部門等信用信息采集機構,可以通過達成共識,實現不同的應用場景。
二、區塊鏈技術在征信領域應用的局限性
1.區塊鏈技術私鑰加密公鑰解密的天然特性,使得用戶信息得到強效保護,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私鑰保存在用戶手中,沒有第三方參與,一旦用戶泄露或丟失私鑰,將會導致其不能對原有的信用數據進行讀取與操作,即使用戶重新加入區塊鏈系統,用戶也無法對之前的信息進行回溯,因此會對用戶未來的信用管理造成影響。
2.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性,將會保留用戶的所有信息,即使是按照法律允許刪除的信息也不能刪除,用戶的“被遺忘”權利不能很好地被實施。
3.區塊鏈的所有操作過程都與網絡息息相關,所以未來網絡風險是區塊鏈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應解決的首要問題。每個交易者的所有信息都可在區塊鏈上查詢到,一旦受到黑客攻擊或網絡漏洞,將給整個交易市場和所有參與者帶來極大危害。
4.若所有用戶都加入到區塊鏈中,數據的容量將會變得非常巨大。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會產生越來越多的信息。而且區塊鏈采用廣播的方式對每一條鏈發布信息,交易信息發布給全部節點又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網絡使用量大的時候容易出現網絡堵塞。
5.目前區塊鏈存在多種共識機制,怎樣說服整個行業接受一個共識機制,使用同一個平臺,讓鏈上參與方能最大化其價值以帶來真正的效應,是未來區塊鏈技術研究的主要問題。
6.作為用戶自身來說,如何說服居民進入區塊鏈,強制進入還是自愿進入,以何種方式運作區塊鏈征信系統,怎樣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數據采集的維度等等問題,都是未來區塊鏈征信系統應著重解決的問題。
結語
區塊鏈技術的天然特性可以很好的解決現有征信業務的一些痛點,實現業務模式的創新。例如,鏈上所有參與人均可實時、無差別地獲取市場中所有交易信息和資產記錄,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且智能合約簡化了支付結算流程并提高效率。同時,各參與方之間基于透明的信息和全新的信任機制無須再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等。但區塊鏈技術尚不成熟、征信領域的應用場景尚不完善,也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所以,我國應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建設,積極推進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積極探索并改進其信用信息等方面的潛在問題,積極建立規范統一的行為規則,大規模推進其與征信領域的應用場景結合,早日實現區塊鏈技術的效用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孫國貿,李猛.區塊鏈技術在個人征信領域應用研究——基于數字普惠金融視角[J].公司金融研究,2017,(1):118-129.
[2]? 陳芊汝.區塊鏈與大數據技術的結合對互聯網征信發展的啟示[J].金融視界,2016,(11):53-58.
[3]? 解黎,姚世坤.區塊鏈在征信領域應用探究[J].征信,2018,(8):26-30.
[4]? 時明生.區塊鏈技術在征信業的應用探析[J].征信,2018,(1):20-24.